文学研究

从“诗史”的角度看杜诗

洛阳隋唐研究(第二辑) 作者:郭绍林 主编


  许若平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诗歌,被后人誉为"诗史"。而唐代诸多诗人,同样创作大量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反映着社会现实生活,他们的诗却都没有被称为"诗史"。可见杜诗之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是大量的、深刻的、无所顾忌的,倾注着作者全部的思想感情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魅力。在唐代,杜甫之外,还找不出同时具备杜诗这些条件的诗人。

  那么,是不是杜甫一生创作的诗篇都可以以"诗史"来看待呢?那倒未必。我们如果能对杜甫各个时期所创作的诗篇进行一些分析,看看哪些诗篇可以称得上"诗史",是在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支配下写出来的,那便不仅会使我们对杜诗有更好的理解,而且对诗歌创作的价值会有更深的认识。

  杜甫出身于官宦人家,他的祖父杜审言和父亲杜闲都做过官,杜审言还是初唐时期颇为有名的诗人。杜甫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生活条件比较优裕。由于唐代重视诗歌的文化大环境,加之杜甫家庭的诗歌传统(杜甫《宗武生日》诗云:"诗是吾家事"),杜甫很小就会写诗,早有文名。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说:"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开元十九年(731),杜甫20岁,开始和一些文友结伴出游,先后游历了晋(山西)、吴越(江南地区)、齐赵(今山东与河北南部一带)。开元二十九年,他由齐鲁归东都洛阳,筑陆浑庄于偃师县西北25里之首阳山下。其地有其远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之坟墓。他在此与夫人杨氏结婚。天宝三载(744),杜甫在东都与李白相遇,秋天与李白、高適游梁宋(今豫东地区),再游齐鲁。至天宝五载,杜甫35岁,自鲁郡归东都,旋即至长安,结束了长时间的漫游生活。这就是说,杜甫在35岁以前,过的是优游的官宦子弟的生活。当时的社会比较富裕和安定,他在后来写的《忆昔》一诗中描绘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所以那时的杜甫无忧无虑,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缺乏足够的关注。他在漫游生活中,与人们诗酒唱和,吟咏山水风光,写了不少诗篇,如《望岳》、《赠李白》、《登兖州城楼》等等。所有这些诗篇,从诗的角度说,都是很好的,但从思想内容上来看,只是表现了杜甫的少年意气,个人抱负。如《望岳》中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和国家命运、社会状况、人民生活,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杜甫这么长时期的大量诗作,还不能说是"诗史"。

  杜甫到长安,为的是寻求官职。读书人为了施展政治抱负,本来就是要"入仕"的,杜甫早就有这个雄心,《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同时还有个实际问题,杜甫到长安不久,他的父亲在奉先令任上去世了,他的生活成了问题,必须寻找一个吃饭门路。这时,"开元盛世"已到末路,统治者穷奢极欲,社会矛盾逐渐尖锐,人民生活趋于困苦,杜甫再也不能无忧无虑了。杜甫在长安,向一些权要们呈诗、拜访,请求引荐,甚至不惜卑躬屈膝,《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披露:"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几年下来,毫无作用,他的生活越来越贫困,以至于天宝十载(751)不得不上街卖药,到朋友家寄食,天宝十二载加入到去太仓领救济粮的饥民队伍中。随着杜甫生活的日益穷困,他逐渐步入社会的底层,对社会的不平和人民的苦难,慢慢有了认识。他的诗作在思想内容上开始有了转变。他不再高唱什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而是开始叹息"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叹息百姓的苦难,抨击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天宝十一载,他写出了《兵车行》一诗,揭露统治者无休止的征战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痛苦。次年,他写了《丽人行》一诗,辛辣地讽刺了杨贵妃兄妹们倚仗权势过着的享乐腐化的生活。像这样的诗篇,在这个时期杜甫的大量诗作中虽然还是少数,不过已经可以看出杜诗在思想内容上有了变化--杜甫在走向人民,杜甫对社会现实有了新的认识。但杜甫对仕进之路并没有死心。在向权要们求告无果的情况下,他直接向皇帝说话了。这一时期,他向唐玄宗进《三大礼赋》,又献《雕赋》,对皇帝歌功颂德,表白自己的忠心,终于在天宝十四载得到一个小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杜甫的生活状况,依然穷困,所以他对社会现实才会有了新的认识,他的诗歌才有了大的转变。就在这年,杜甫再到奉先县探望家人,写出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篇长诗。诗中写了自己沿途所见村野荒芜、百姓苦难的情景,以及到家后幼子饿死、合家痛哭的惨状,终于迸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深刻揭示社会不平的警句。这样的诗篇,就可以称为"诗史"了。这样看来,杜甫困居长安十年这一时期(746-755),是他的思想认识大转变的时期。一方面,出于原来他所受的教育和他的理想追求,他还想在上层寻求出路;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他自己生活的穷困,他不能不面对现实,对事物产生新的认识。在他大量的吟咏个人困苦、与友人唱和、游赏之类的诗作中,逐渐出现了《兵车行》以至《咏怀五百字》这样的表现社会现实的诗篇。虽然这样的诗篇还是少数,但创作方向的转变已经呈现出来了。杜甫是带着这样一种新的思想认识和写作方向,进入他生活经历的第三个时期--"安史之乱"中的。在这个时期中,他这种新的写作认识就非常明确了,于是写出了大量的辉煌的真正称得上是"诗史"的篇章。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叛军自河北起兵,引兵南向,十二月攻陷东京洛阳,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直冲长安,唐玄宗从长安逃奔四川,京都失陷。在此战乱之中,杜甫从长安携带家口杂于难民间开始向北流亡,行至鄜州(今陕西富县),将家人安顿于羌村。这时,他听说唐肃宗已在灵武(今宁夏银川市南方)即位,于是只身前往投奔,行至延州(今延安)为叛军所获,押送长安。幸亏杜甫这时官位不高,名声不大,没有引起叛军注意,在长安未被严加看管,在友邻间还可以来往走动。这时他看到长安城中那些原来的贵族子弟现在流落狼狈的情形,听到前线传来官军惨败于陈陶斜和青坂的消息,写出了《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三首名诗。在后二首中,写出了对官军的失败、士卒大批阵亡的悲痛,对叛军的猖獗、在长安街市上横行的气愤,写出了市民百姓"日夜更望官军至"的心情,并且还嘱咐官军要耐心准备,不可仓猝出战,招致失败。至德二年(757)春天,杜甫仍困在长安,看到山河破碎的景象,写《春望》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些都是"诗史"式的作品,说明杜甫关心的不再只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

  这年二月,唐肃宗移驻凤翔,四月,杜甫逃出长安,奔向凤翔去见皇帝,在那里被授予左拾遗一职。杜甫《述怀》一诗记述此事:"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闰八月,朝廷准假,杜甫回鄜州探家,写了《北征》、《羌村三首》等诗。《北征》是一首长诗,写出了沿途看到的战乱所造成的灾难:"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接着写了他回家后看到他的妻儿贫困的状况:"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骄儿,颜色白胜雪。见耶(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后边他还用很长的篇幅写出他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大唐中兴的希望。在《羌村三首》中,他虽然还写家人的困苦,但主要写出了战乱给一般老百姓带来的灾难,并写出了他与村中农民的亲密的情谊:"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在这里,杜甫的生活和一般老百姓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他与一般老百姓有了共同的命运,所以他自己的遭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遭遇也就成为一体的了。像这样一些诗篇,完全可以看作安史之乱中唐代社会状况的真实记录,所以也就是"诗史"了。

  同年九月,官军收复了西京长安,十月收复了东京洛阳,朝廷回到了长安。但战争还在继续。至德三年(758)六月,杜甫上疏朝廷,援救迂阔宰相房琯,自己被贬为华州(陕西华县)司功参军。冬天,杜甫从华州回东都。次年开春,杜甫到其偃师故居陆浑庄探视,然后回东都,二、三月间由东都返华州。回程途中,经过新安县、石壕(在河南陕县东)、潼关等地,看到战乱造成的残破荒凉,官吏仍施其虎狼之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景,写出了"三吏"、"三别"六首名诗,极深刻而鲜明地表现了安史之乱中的社会状况。"三吏"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即《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里我们只要看一下《石壕吏》这一篇,就十分清楚了:"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官府的小吏是如此的横暴!老妇家里三个孩子都到军队去了,其中两个已经战死。现在老夫妇俩也不得安生,最后连老太婆也抓走了,送到前线去充劳役。要知道,他们家里是穷得年轻媳妇连一件完整裙子都穿不上啊。当然,这是为国打仗,征丁服兵役或服劳役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杜甫在诗中对这些被征的人,还是尽量给以安慰和鼓励。如在《新安吏》中说:"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送行的人不要太难过了,统兵的郭子仪元帅是像父兄一样的慈爱的)。"在《新婚别》中,明明是头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早上丈夫就要离家出征这样痛苦的生离死别,但新媳妇仍然鼓励丈夫说:"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但老百姓的灾难实在是太深重了,那是很难用什么话语来安慰他们的。所以在《垂老别》中,写一位老人在子孙都已战死,自己也将从军出征,与老妻告别时,虽然他硬是说出一些勉励自己的话,但读者却早已为之惨然泣下了:"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像"三吏"、"三别"这样的作品,是早已列入"诗史"的篇章里的了,这里用不着多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北征》、《羌村三首》等诗中,作者还是从自身的遭遇中来感受人民的苦难的话,这里则完全是站在整个社会之上的高度,为人民呼吁了。因为在写这些诗时,杜甫自己起码生活还是有保障的,而且不需要去服兵役或劳役,所以他不必为自身来诉苦;而是更为自觉地以诗作去反映社会现实了。这里应该提一下,就是在这一时期,除了这些著名的诗篇外,他同时还写了很多的个人感触、怀念亲友、诗友唱和、送别友人之类的诗,但都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由此可见,人们在赞誉杜诗为"诗史"时,是有所选择的,并不是统而言之的。

  杜甫从东都回到华州后,已是初夏,关中干旱,饥馑遍地,不仅百姓生活无着,就连杜甫这个小官,生活也难以保证。这时战争仍在进行,官军与叛军在河南地区进行着激烈的战斗。而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内部却在进行着争权夺利的斗争,杜甫所尊重的房琯被贬出,杜甫也因此受到影响,回朝无望。这种种情况使杜甫灰心丧气,于是他决定弃官而去。七月他携家西行,先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十月离秦州南行,一路走走停停,年底入蜀,到了成都。这一路他都写有诗,记述这一苦难历程。从此,杜甫结束了他在安史之乱中的经历,开始了僻居西南的生活阶段:大部分时间在成都,间至蜀中其它一些地方;永泰二年(766)春末,离蜀东下至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两年后又离夔东下。

  杜甫在西南地区,远离北方的战乱,又得到一些做官的朋友的照顾,生活比较安定了。他的诗作更多了,记交游,忆往昔,题名胜,咏风光等等。这时杜甫的诗歌艺术更加成熟,达到了高超的境界。名篇像《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戏为六绝句》之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在夔州写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以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等。这样一些诗篇,真正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杜甫在诗歌艺术上,更是努力追求,《遣闷戏赠路十九曹长》诗自称:"晚节渐于诗律细。"《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又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后来,著名诗人元稹作《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甚至说,在"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毫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这方面,连"诗仙"李白都远远赶不上杜甫。

  当然,杜甫的生活还是困难的,这从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忘记人民的苦难,《征夫》诗写道:"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释闷》写道:"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白帝》写道:"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岁晏行》写道:"去年米贵阙(缺)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农民)杼轴茅茨空(家中一无所有)。……况闻处处鬻(卖)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缴纳赋税)。"对于北方的战乱,中原百姓的命运,他也时时系念着,《恨别》写道:"洛阳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在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极其生动地写出了当他听到官军最后平息了叛乱、收复了河南河北地区的消息时,那欣喜若狂的情状:"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些诗篇仍然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的很好的记录,这里边自然有堪称"诗史"的作品。但我们不能不说,杜甫当年身历战乱,用血泪写出的《北征》、《羌村三首》、"三吏"、"三别"等等那样震撼人心的作品,是不大能看到的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那种穷困生活,是不能与当年羌村家中的苦难同日而语的;歌末所发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慨,也与全诗的情调不大协调,听起来是有些勉强了。

  大历三年(768)年初,杜甫离开夔州东下,开始在荆湖地区漂泊,投靠无门,贫病交加。《清明二首》自暴状况说:"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另一方面,他还系念着北方故乡苦难的人们,《登岳阳楼》写道:"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但贫病终于无情地割断了一切思想和感情的丝缕,夺去了他手中那支"如有神"的笔,过早地结束了这位伟大诗人的一生。大历五年(770)秋,杜甫逝于去岳阳途中的船上,终年59岁。

  这里需要申明一下,把杜甫的诗歌分为可称"诗史"和不可称"诗史"两类,只是选择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并不是对杜诗分出高下。杜甫诗歌作为有高度成就的艺术整体,是不可分割的。

  许若平,一名许太安,男,河南省偃师市高中高级教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