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我这辈子没离开过“牛”,姓牛,养牛,做牛奶,卖牛奶,一辈子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
牛根生的这句大白话为上一段话作了绝妙的注解。与牛根生经历相仿,蒙牛管理层的大部分人都是从事乳业十几年,他们把根深深扎在乳品行业,深深扎根在草原,将蒙牛做到专业,再专业,即“蒙牛聚精会神做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
为什么要强调“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呢?因为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资源一旦分散,不能被集中利用,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美国500强的前十名里有石油公司、汽车公司、零售公司、金融公司、技术公司等。然而,只有通用电气公司(GE)一家是多元化发展的企业。GE是搞多元化的“老大”,但它最终把一百多个行业清减成十几个行业。GE走的是一步一步发展的道路,比如做一个灯泡做到二十几年,市场份额做到百分之九十几,才做下一个产品。下一个产品不是一下子蹦到网络或是金融上去,而是机电、电机之类的相关产品,也属于“专业化”范畴。
这8年来,无数的人向我“劝进”过,一会儿有人说这个产业好,一会儿又有人说那个产业好……面对一切诱惑,这一阶段我们坚守乳业,不为所动。
* * * * * * * * * * * * * * * *
遍览五大洲,世界上大凡成功的企业,80%以上都是以一业为主。在我们乳制品这个行当里,每个产品都有一个世界500强的巨匠在做,例如,牛奶有帕玛拉特,奶粉有阿拉·福兹,酸奶有达能,冰淇淋有和路雪……你如果什么产品都想做,那么,就意味着你与很多个世界冠军在对打;对抗一个犹恐不胜,何况是对抗多个专业化对手?
所以,蒙牛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乳制品的专业制造商”,旗下产品有“三大系列”:液态奶系列,冰淇淋系列和奶品系列,分别涉足牛奶的常温、低温、高温三种状态。如今的蒙牛已经完全具备赶超第一品牌的迅猛态势,但他们仍然坚持做这三大系列,坚持只做乳业。
思路决定出路
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中国营销界的一件大事。在这次营销事件中,不仅受益者众,更重要的是自“超级女声”之后,营销界针对这一现象发起了对“娱乐营销”、“事件营销”的如潮评论,商业界更是掀起了一阵阵的模仿狂潮。“这就像核聚变,传媒与资本碰撞在一起,放射出的是比它们简单相加多得多的巨大能量,这是完全值得写进教科书的经典案例。”一位资深乳业人士这样评价“蒙牛酸酸乳”和“超级女声”的绝佳组合。
然而,作为这一次营销事件中最大的受益者,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又是如何来看待这一问题的呢?
酸酸乳为蒙牛贡献了10亿元的销售收入,没有“超级女声”,蒙牛的酸酸乳不大可能卖出这个数字。这说明什么?蒙牛在风味奶领域的知名度还不够,需要“事件营销”推动。
* * * * * * * * * * * * * * * *
要想知道后10年,请你看看前10年。2004年没有“超级女声”,蒙牛的增速将近80%;2000年至2003年也没有“超级女声”,但连续4年保持三位数增长,蒙牛成立6年,不就今年才有“超级女声”吗?好像今年(2005年)有“超级女声”,就说明我们上半年的业绩提升带有一定偶然性,一年偶然,蒙牛6年的高速发展都是偶然的吗?2001年以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很多事件中,都有蒙牛的影子。这是一种偶然吗?思路决定出路,吨位决定座位,布局决定结局,心胸决定功勋。
在2005年的一次采访中,牛根生这样客观地评价了“超级女声”所发挥的作用,并将“超级女声”归结为蒙牛人思路创新的必然结果。
蒙牛之所以大力推广酸酸乳,有其背后的原因,即它也同样面临着传统纯鲜奶发展的窘境。当时,中国乳业经过了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几大乳业巨头之间的竞争已经升级为价格战,随着定价持续走低,销售纯鲜奶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可言。此外,有资料表明:1988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000美元的时候,韩国人在乳品上的年人均消费量是30公斤左右,此后多年都增长缓慢。由于东亚人的消费习性相近,这种现象很具有参考价值。一些蒙牛高层觉察到了一种潜在的危机:“中国许多大中城市人均饮奶已达25公斤,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人均已超过40公斤,逼近或超过韩国历史上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