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宇宙对称论

万维宇宙 作者:云寒 著


  我们在这世界上所看到的这一切秩序,这一切美,是从哪里来的呢?

  ——牛顿

  一、因果悖论

  宇宙中因果报应政策如何确定?

  如果时间是一个维度,那么事物的发展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那么就肯定存在因果报应。中华文化有很多著名的因果论:

  《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尚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太上感应篇》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楞严经》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莫言不报,时刻未到。

  地藏菩萨曰: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不报,乾坤必有私。

  世界很多著名的哲学家也认为,所谓道德也是抽象的,如果没有因果报应,那么道德就不存在防御的下限。人一旦不怕死,什么坏事、恶事都能干的出来。所以不相信因果报应的社会是可怕的,因为法律、道德都是事后的正义,如果做了坏事不受到惩罚,又活的很舒服,那么就等于引诱更多的人选择犯罪。

  可是因果报应现象,又是极其不对称:一方面,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坏人,干尽坏事,享足好处,竟然没有恶运;一方面,也有很多的好人,一辈子老老实实却总被人欺负,又没有好报。如何解释?

  云寒创造一个因果悖论:蚂蚁和大象悖论。一头大象踩死了一只蚂蚁,那么宇宙应该如何制订因果报应政策呢?

  如果从生命平等的角度考虑,蚂蚁应该将大象也踩死一次。这个政策从两个生命平等的角度来说,报应是公平对称的,可是从两个生命内含的物质数量上看是不对称。蚂蚁的细胞很少,原子也很少,大象的细胞很多,原子更多,那么出现互相踩死一次是不对称的。

  如果从物质平等的角度考虑,比如大象的原子数是蚂蚁的一亿倍,那么规定大象可以踩死一只蚂蚁一亿次,然后蚂蚁再踩死一头大象一次,这个政策从原子数量上看是对称的,可蚂蚁也冤枉。同样是生命,凭什么大象要踩死我一亿次,我才能踩死它一次呢?上天!你太不公平了吧!

  结论:因果报应问题既不是没有,也不是简单对称,否则早就解决了。

  二、自然对称

  1.对称之美

  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对于各式各样物体的外形,我们经常可以碰到完美匀称的例子。它们引起人们的注意,令人赏心悦目。每一朵花,每一只蝴蝶,每一枚贝壳都时常使人着迷;蜂房的建筑艺术,向日葵上种子的排列,以及植物茎上叶子的螺旋状都令我们惊讶。

  仔细的观察表明,对称性蕴含在上述各种事例之中,它有最简单到最复杂的多种表现形式,是大自然构成的基础。

  花朵具有旋转对称的特征:花朵绕花心旋转适当位置,每一朵花瓣会占据它相邻花瓣原来的位置,花朵就自相重合。旋转时达到自相重合的最小角称为元角,不同的花这个角不一样。例如梅花为72°,水仙花为60°。

  很多植物是螺旋对称的,即旋转某一个角度后,沿轴平移可以和自己的初始位置重合。例如树叶沿茎杆呈螺旋状排列,向四面八方伸展,这样彼此可以不遮挡生存所必需的阳光,这种有趣的现象叫叶序。向日葵的花序或者松球鳞片的螺线形排列是叶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有些植物拥有完美的球状对称,如蒲公英的种子。

  蝴蝶是人类喜爱的昆虫,有左右对称的阔大翅膀,而且图案美丽,色彩丰富,喜欢白天在花丛中飞舞。要飞,就得有左右对称的结构;翅膀大,又很薄很轻,很节能。蝴蝶双翅的彩色图案是装饰性的,如不对称也不影响它的结构功能。常见蝴蝶的左右翅膀的结构是对称的,而且翅膀上的图纹与颜色也是左右对称的。

  蜂巢是由一个个正六边形对称排列组合而成的建筑物,每个正六边形大小统一、上下左右距离相等,这种结构最紧密有序,也最节省材料。

  结论:自然是充满对称的,对称是自然美的一种基本形式。

  2.人体对称

  人体是左右结构对称,所谓左右对称,实际上是左右镜像对称。可以想象将直立的人从中间加一个双面镜把人分成左右两半,那么左边的镜像能与右边重合,人的左右两半也都能与镜中之像重合。人的左右如不对称,便成残疾,如小儿麻痺症患者,行动就很困难。

  人体除结构对称之外,还有功能对称。人的左右眼和左右脑具有对称性,当外界光学图像在视网膜上成倒像,由视网膜中的锥、杆细胞接收后,再由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左、右眼靠鼻子一侧视网膜的信息经交叉传入相反一侧的半个大脑,而靠太阳穴侧视网膜的信息不经交叉而进入本方的大脑。经大脑处理,使人看到眼前的实体景物。

  当人的两只眼睛同时去看同一个物体,由于两眼有一定的横向距离,使两眼视网膜上的图像略有差别,经大脑处理使人具有立体感。加上时间概念,使人看出外界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方向,能把飞来的乒乓球打回去。人由于有对称结构的双眼,才能有立体感的功能,才能欣赏美景。

  人的两耳对称生长于头部两侧,使人有感受立体声的功能,可以觉察到音源传来的方向。对动物来说,双眼和双耳的立体功能非常重要。

  对称功能是生存竞争的需要,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左右结构对称,才能跑得快,飞得起来;左右眼图像的立体感和距离感,使它能够准确捕捉食物;左右耳的声音叠加,使它能躲避来犯之敌。

  结论:人体是对称的,对称功能是大多数动物所具有的。

  3.语言对称

  世界各国语言都有大量的对称词,特别是形容词,好对坏,大对小,上对下等对称。文章中大量采用对称语言能使形式美丽、结构合理。

  中国的对联是最能反映语言对称,选两幅对联为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至于唐诗、宋词中的对称语言就更多,选唐代李商隐的几首诗句为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选几句宋词为例: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能千古不朽,内容好是一方面,诗词好是其特色: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拢中,女儿薄命。

  结论:语言对称是文章优美的一种重要形式。4.其他对称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创建并弘扬了以“对称”为主题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历代古都城池和皇宫内院的整体布局,辉煌雄宏的楼、堂、殿、阁的建筑设计,遍布城乡山村精巧秀美的寺、庙、亭、塔的造型艺术,这些都是“对称”文化的佳作。

  流传千古的著名建筑物大多也是极具对称美的,比如中国的故宫、天坛、颐和园的长廊,埃及的大金字塔,罗马的角斗场。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对称建筑群,它有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建筑物按此线依次对称排列,呈现皇家气魄。此线上有个“至尊点”,此点是在“金銮殿”内的明清两朝皇帝的座位。皇帝坐北朝南,此点之南为“前”,之北为“后”。前有午门、天安门、前门等,前门之左有“崇文门”,右有“宣武门”。文武百官上朝时亦按左文右武,有序排列在两厢。

  放眼宏观和微观世界可以发现,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人、鸟、虎、鱼、青蛙、蛔虫、苍蝇、蛐蛐、树叶、鲜花、蝴蝶、贝壳、鸡蛋、种子、细胞等等,都是对称的物体。

  结论:自然对称是一种和谐、一种美感、一种秩序。

  三、科学对称

  1.数学对称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早就从数学研究中发现和谐之美,称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体,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用物理学中对称操作来证明,它们是最完美的。对球体来说,通过球心的任何直线都可以成为旋转对称轴,转动到任何角度都可以和原图重合。任何通过球心的平面,都是把球分成两半的镜像对称面,这就证明球体是立体图形中最完美的对称。

  同样,在圆所在的平面,通过圆心竖立一根对称轴,按此轴旋转至任何角度,都与原图重合,就像没有转过一样;含对称轴的任何平面都是镜像对称面。可见,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对称。

  几何学中,有圆、椭圆、正方形、矩形、梯形、三角形、圆锥、圆柱等各种对称图形。代数中,有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对称、方程的对称函数,甚至还有专门关于对称性的数学理论——群论。最简单的数学对称:正数与负数对称,奇数与偶数对称,有理数与无理数对称,实数与虚数对称,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对称,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对称,根号运算和幂运算对称。

  结论:数学的基础是对称的,数学的规律也是对称的。

  2.物理对称

  在物理学,特别是晶体学中,对称是有严格的定义。光有相同部分并不一定是对称,对称是指有规律的重复。

  晶体中的原子数目很大而且有严格的空间排列,因此只需要画部分的原子排列图像就能代表晶体结构。对此图像进行操作,如操作后的图像与原图像无法区分,则称之为对称。这类操作可以是平移、旋转、镜像和它们的复合操作,而操作所得的对称被称为:平移对称、旋转对称、镜像对称等。

  通常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有周期性,可用三个坐标轴的晶胞单元来体现。沿坐标轴每平移一单元,平移后的图像与原图完全重合,这种操作可继续下去,这就是平移对称。如在原子排布空间取一根直线为旋转轴,当转至360°/n(n为正整数)时,此空间排布与原排布完全重合,表示符合对称操作。继续操作,应可重复n次,称作n次对称或n重对称。如雪花有六重对称。

  在晶体中,既要滿足五重对称,又要满足平移对称是不可能的。在生物界,五重对称的花很多,因为它不需要滿足平移对称。

  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们所信守的准则是:与一个丑陋的数学理论相比,一个优美的数学理论更有可能是真的。奇怪的是,对自然规律中对称的追寻不但没有使人类误入歧途,反而对宇宙的秘密有了最基本的认识。

  “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在机械学中占统治地位;在数轴上,与正数相对的是负数,它们如同孪生兄弟一般;在粒子的世界里,物理学家们的信条也是正确的。正是因为确信对称的存在,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才提出存在反物质的假设,并且这个假设在以后科学实验中被证明是正确的:1932年,人们在宇宙射线中首次发现了反物质粒子的存在。

  结论:对称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形式。

  3.规律对称

  以牛顿定律为例,无论怎么转动物体,物体的运动都遵从牛顿定律,因此,牛顿定律具有旋转对称性;镜子里和镜子外物体的运动都遵从牛顿定律,牛顿定律又具有镜像对称性;物体在空间中任意移动后,牛顿定律仍然有效,牛顿定律也具有空间平移对称性;在不同的时间,昨天、今天或明天,物体的运动也都遵从牛顿定律,牛顿定律还具有时间平移对称性……其他的物理定律也都有类似的情况。

  对称性常常使得我们不必精确地求解就可以获得一些知识,使问题得以简化。例如,一个无阻力的单摆摆动起来,其左右是对称的。因此,不必求解就可以知道,向左边摆动的高度与向右边摆动的高度一定是相等的,从正中间摆动到左边最高点的时间一定等于摆动到右边最高点的时间,左右两边相应位置处单摆的速度和加速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物理定律的这些对称性其实也意味着物理定律在各种变换条件下的不变性,由物理定律的不变性,我们可以得到一种不变的物理量,叫守恒量,或叫不变量。

  例如,空间旋转最重要的参数是角动量,如果一个物体是空间旋转对称的,它的角动量必定是守恒的,因此,空间旋转对称对应于角动量守恒定律。再如,如果把瀑布水流功率全部变成电能,在任何时候,同样水流的发电功率都是一样的,这个能量不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时间平移对称对应于能量守恒。还有,空间平移对称对应于动量守恒,电荷共轭对称对应于电量守恒,如此等等。

  物理定律的守恒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了这些守恒定律,自然界的变化就呈现出一种简单、和谐、对称的关系,也就变得易于理解了。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对守恒定律有一种特殊的热情和敏感,一旦某一个守恒定律被公认后,人们是极不情愿把它推翻的。

  因此,当我们明白了各种对称性与物理量守恒定律的对应关系后,也就明白了对称性原理的重要意义,无法设想:一个没有对称性的世界,物理定律也变动不定,那该是一个多么混乱、令人手足无措的世界!

  物理定律对称性与物理量守恒定律的对应关系,是一位德国女数学家艾米•诺特在1918年首先发现的,因此被称为诺特定理。自那以后,物理学家们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只要发现了一种新的对称性,就要去寻找相应的守恒定律;反之,只要发现了一条守恒定律,也总要把相应的对称性找出来。

  诺特定理将物理学中“对称”的重要性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物理学家们似乎还不满足,1926年,又有人提出了宇称守恒定律,把对称和守恒定律的关系进一步推广到微观世界。

  在微观世界里,基本粒子有三个基本的对称方式:一个是粒子和反粒子互相对称,即对于粒子和反粒子,定律是相同的,这被称为电荷(C)对称;一个是空间反射对称,即同一种粒子之间互为镜像,它们的运动规律是相同的,这叫宇称(P);一个是时间反演对称,即如果我们颠倒粒子的运动方向,粒子的运动是相同的,这被称为时间(T)对称。

  结论:物理规律是对称的。

  4.情感对称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是一个钟摆,往快乐的一边摆动得越高,往抑郁的一边摆动得也就越高,这是非常符合情感的对称现象。所以当你试图要控制这种摆动,期望自己永远停留在快乐的一边时,实际上你离痛苦的危险也就不远了。

  人对财富的欲望也如此,你认为拥有的财富越多就越快乐,即使你生前财富无损,但是你总有死去的一天,你死的时候就意味你将丧失的财富也越多。也就是说,如果你以拥有财富为快乐,那么当死亡来临之时,也就是与快乐对称的痛苦来临的时候。

  名利都是如此,一个乞丐死的时候痛苦是最少的,因为他拥有的很少,失去的也很少;一个总统或者国王死的时候痛苦是最多的,因为他拥有的很多,失去的也很多。

  森林比丘说:“人的感觉就像一条蛇,蛇头是痛苦,蛇尾是快乐。人们往往总想去抓住蛇尾,可是在去抓蛇尾的时候,蛇头反过来会咬你。”结论:情感是对称的。

  四、对称非对

  1.手性非对

  偏手性是由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发现的,他注意到一些分子具有使光偏向不同方向的两种结构形式。尽管这些分子的化学成分相同,但是在结构上它们是彼此的镜像——我们无法用这样一个分子填充被另一个分子占据的空间,就像我们的右手永远无法插进左手手套里一样。

  “左撇子”分子在偏振面上向左旋转,而“右撇子”分子则向右旋转。自然界中的糖分子绝大多数是“左旋的”,而大部分氨基酸是“右旋的”。此外,我们的身体也适应了食物的“偏向性”,它根本就不会接受一块“左右颠倒了的”面包。

  分子神秘的“偏向性”也表明生活中更多的是不对称,而不是对称。人类的偏手性以一种方式说明了我们的左右两侧身体并不是彼此真正的镜像,在我们完全对称的外表下隐藏着惊人的不对称。例如,我们的心脏和脾脏几乎总是位于体内中间偏左的位置,而我们的肝脏和胰腺则处在身体的右侧。人类的大脑功能同样是不对称,大多数人的语言中心都位于大脑的左侧。

  自然中的对称也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被打破:如豹、狗、猫身上的斑点与花纹并不严格对称,比目鱼的两个眼睛长在一边。除了这种形体的位置不对称外,还有一种有趣的时间上的不对称,如大多数鸟飞行时都是同时拍打双翅的,但奇怪的是,燕子和蝙蝠却是交替着拍打双翅。蝴蝶翅膀的图纹与颜色是对称的,但在中、南美洲,有不少蝴蝶翅膀的图纹与颜色是左右不对称的,这并不影响它们的飞行,这是装饰性的不对称。

  如何解释这些不对称现象是生物学家面临的一大难题。对称一目了然,不对称则微妙得多。例如,大多数的人习惯于用右手,而使用左手的人仅占世界人口的11%。为什么很多人习惯用右手,而左撇子似乎并没有生存上的缺陷?左手与右手的使用概率却极不相同,为何比例如此悬殊?

  一种理论认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惯用右手的人在战场上的死亡率较低,因为他们用右手拿武器与敌人搏斗,左手拿盾牌保护位于身体左侧的心脏。但麻烦的是,另一种理论与上述理论完全相反。它认为,左撇子在战场上更有优势,在一个被惯用右手的人主宰的世界上,占绝对少数的左撇子往往会取胜,因为他们在战场上总能进行出人意料的抵抗。至少有一些支持这一论点的数据,左撇子在体育赛事中取得了与其人数不相称的巨大胜利。

  自然界的20种氨基酸中,有19种都存在两种构型,即左旋型和右旋型。在非生物反应产生氨基酸的实验中,左旋和右旋两种类型出现的几率是均等的,但在生命体中,19种氨基酸惊人一致地全部呈现左旋型(除了极少数低级病毒含有右旋型氨基酸)。无疑,生命对左旋型有着强烈的偏爱。

  有人提出,生命起源时,氨基酸呈左旋型其实是随机的,它不过是顺应了地球围绕太阳转的磁场方向。但多数科学家却认为,左旋型和右旋型的不对称意味着这两种能量存在着高低。通常认为,左旋型能量较低,也较稳定,稳定则容易形成生命。

  更令人费解的是,虽然构成生命体的蛋白质氨基酸分子都是左旋型的,但组成核酸的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子却都是右旋型的——尽管天然的糖中左旋和右旋的几率几乎相同。

  如果说偏手性为何存在的问题尚未解决的话,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同样没有解决。胚胎最初形成时完全是对称的,为了最终发育成不对称的特征,它还必须能识别自己,即如何将原子安排到合适的左右位置。

  看来,上帝对左右真的是有所偏爱的,如果事事处处都要达到绝对的平衡对称,“万物之灵”的生命就不会产生了。

  结论:分子结构存在同分异构体,形成手性差异,而自然对手性的选择是不对称的。

  2.宇称非对

  宇称就是指一个基本粒子与它的“镜像”粒子完全对称,人在照镜子时,镜中的影像和真实的自己总是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包括容貌、装扮、表情和动作。同样,一个基本粒子与它的“镜像”粒子的所有性质也完全相同,它们的运动规律也完全一致,这就是“宇称守恒”。

  假如一个粒子顺时针旋转,它的镜像粒子从镜中看起来就是逆时针旋转,但是这个旋转的所有定律都是相同的,因此,镜内镜外的粒子是宇称守恒的。按照诺特定理,与空间反射不变性对应的就是宇称守恒。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同一种粒子下的个体粒子理解成彼此互为镜像的。假设一个电子顺时针方向自旋,另一个电子逆时针方向自旋,一个电子就可以把另一个电子当成镜像中的自己,就像人通过镜子看自己一样。由此推断,根据宇称守恒理论,所有电子自身环境和镜像环境中都应该遵循同样的物理定律,其他粒子的情况也是如此。

  很早就有人提出了牛顿定律具有镜像对称性。不过,以前科学家们提出的那些具有镜像对称的物理定律大多是宏观的,而宇称守恒则是针对组成宇宙间所有物质的最基本的粒子。如果物质最基本层面的对称能够成立,那么对称就成为宇宙物质的根本属性。

  现代物理将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分为四种: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在强力、电磁力和引力作用的环境中,宇称守恒理论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粒子在这三种环境下表现出了绝对的、无条件的对称。

  在普通人眼中,对称是完美世界的保证;在物理学家眼中,宇称守恒如此合乎科学理想。于是,弱力环境中的宇称守恒虽然未经验证,也理所当然地被认为遵循宇称守恒规律。

  20世纪50年代初,科学家们从宇宙射线里观察到两种新的介子:θ和τ。这两种介子的自旋、质量、寿命电荷等完全相同,很多人都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粒子。但是,它们却具有不同的衰变模式,θ衰变时会产生两个π介子,τ则衰变成三个π介子,这说明它们遵循着不同的运动规律。

  假使τ和θ是不同的粒子,它们怎么会具有一模一样的质量和寿命呢?而如果承认它们是同一种粒子,又怎么会具有完全不一样的运动规律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物理学界曾提出过各种不同的想法,但都没有成功。物理学家们都小心翼翼地绕开了“宇称不守恒”这个可能。当时的物理学家们不能想象:一个电子和另一个电子的运动规律不一样吗?或者一个介子和另一个介子的运动规律不一样吗?

  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位物理学家在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各种因素之后,大胆地断言:θ和τ是完全相同的同一种粒子(后来被称为K介子),但在弱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它们的运动规律却不一定完全相同。通俗地说,这两个相同的粒子如果互相照镜子的话,它们的衰变方式在镜子里和镜子外居然不一样!即“θ-τ”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是宇称不守恒的。

  类比说明:假设有两辆互为镜像的汽车,汽车A的司机坐在左前方座位上,油门踏板在他的右脚附近;汽车B的司机则坐在右前方座位上,油门踏板在他的左脚附近。

  汽车A的司机顺时针方向开动点火钥匙,把汽车发动起来,并用右脚踩油门踏板,使得汽车以一定的速度向前驶去;汽车B的司机也做完全一样的动作,只是左右交换一下,他反时针方向开动点火钥匙,用左脚踩油门踏板,并且使踏板的倾斜程度与A保持一致。现在,汽车B将会如何运动呢?

  大多数人会认为,两辆汽车应该以完全一样的速度向前行驶。遗憾的是,在粒子世界里,汽车B将以完全不同的速度行驶,方向也未必一致!粒子世界就是这样不可思议地展现了宇称不守恒。

  最初,“θ-τ”粒子只是被作为一个特殊例外,人们还是不愿意放弃整体微观粒子世界的宇称守恒。此后不久,物理学家吴健雄用一个巧妙的实验验证了“宇称不守恒”,吴健雄用两套实验装置观测钴60的衰变,她在极低温下用强磁场把一套装置中的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转向左旋,把另一套装置中的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转向右旋,这两套装置中的钴60互为镜像。

  实验结果表明,这两套装置中的钴60放射出来的电子数有很大差异,而且电子放射的方向也不能互相对称,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

  从此,“宇称不守恒”才真正被承认为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科学原理。不过,究竟粒子为什么在弱相互作用下会出现宇称不守恒呢?根本原因至今仍然是个谜。

  结论:宇称不守恒说明弱相互作用的镜像不对称。

  3.粒子非对

  根据大爆炸宇宙创生理论,基本粒子是从能量中成对地产生的,每产生一个正粒子就会产生一个反粒子。目前,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制造粒子时也是这样,正、反粒子总是成对产生。

  同时我们知道,正、反粒子相遇时会双双湮灭成光子并释放能量,这是大爆炸的逆过程。既然这样,宇宙中就永远不会有物质生成,但实际上宇宙中却有恒星、行星等大量物质。为此,一些科学家曾设想,因为某种还不知道的原因,正、反粒子生成后就彼此分开了,它们天各一方,各自形成各自的物质,这就是正、反物质各半的对称宇宙论。

  但是,迄今既没有获得正、反粒子分离的机制,也没有观测到由反物质组成的行星、恒星和星系。而另一方面却诞生了物质对称破缺的理论,认为在大爆炸的超高温度下,正粒子比反粒子的产生几率大10亿分之一。正是这多出的10亿分之一的正粒子,构成了宇宙中的物质,到此,对称宇宙论已基本失宠了。

  结论:能量可以产生粒子和反粒子,但产生的数量不对称。

  4.时间非对

  日常生活中,时间之箭永远只有一个朝向,“逝者如斯”,老人不能变年轻,打碎的花瓶无法复原,过去与未来的界限泾渭分明。不过,在物理学家眼中,时间却一直被视为是可逆转的。比如说一对光子碰撞产生出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而正负电子相遇则同样产生一对光子,这两个过程都符合基本物理学定律,在时间上是对称的。如果用摄像机拍下其中一个过程然后播放,观看者将不能判断录像带是在正向还是逆向播放——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是没有方向的。

  物理学上,将来和过去都是对称的,牛顿定律、哈密顿方程、马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狄拉克方程、薛定谔方程等著名的公式,都反映时间是对称的。

  1998年,物理学家们首次在微观世界中发现了违背时间对称性的事件。欧洲原子能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发现,正负K介子在转换过程中存在时间上的不对称性:反K介子转换为K介子的速率要比其逆转过程——即K介子转变为反K介子来得要快。

  结论:粒子世界物理规律的对称性全部破碎了,世界从本质上被证明了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

  5.情感非对

  人的痛苦和快乐是对称的,即有多少快乐就有多少痛苦,但是人对快乐和痛苦的感受是不对称的。我们常不能忍受痛苦,短暂的痛苦会使我们感觉时间很长,度日如年;我们常期待永远快乐,每当快乐来临的时候,我们却感觉时间太短,一个结婚仪式、一个生日晚宴、一个获奖典礼,这些都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快乐,可真出现了,总感觉不满足。每当盛宴散席的时候,心中总有遗憾,这么美好的感觉为什么这么短呢?

  结论:情感对称,而感受不对称,这是个情感之谜。

  五、对称本元

  1.绝对对称

  万维宇宙是绝对对称的,单元宇宙对称和不对称的现象实际是反映万维宇宙奇点特征的两面:它既是“有”也是“无”。

  万维宇宙“无”的一面说明:万维宇宙是相当于0,世界最对称的东西就是0,因为没有,所以才能无限的对称,是绝对的对称。

  根据“无”的特征,万维宇宙中包含的所有单元宇宙、静元宇宙之间形成绝对对称。空间对称:宇宙空间是任何方向规律一致,这说明是球体的特征。物质对称:正电子对称负电子,正质子对称负质子,中子对称反中子(中子与反中子是通过自旋方向来区分)。已经知道的所有基本粒子都是具有反粒子的。

  现代物理学家目前困惑的原因是有一个对称没有敢想,那就是能量对称。物质对称,即物质与反物质对称,但是物质与反物质一旦见面就会湮灭,形成了能量,这就说明能量是守恒的。能量守恒就会面临为什么宇宙会有这么多的能量的问题,比如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的基本粒子是1088个。这个结论只是观察结果,不能说明为什么是1088个,必然要导致谁决定宇宙有这么多数量的问题。

  粒子的数量这么多,我们又认为宇宙诞生时的奇点是无限小的,就必然导致无法解释奇点是什么?所以根据万维宇宙“无”的特征,必然存在负能量的物质。

  云寒认为所谓反宇宙应该有很多种:

  一是空间相反,即我们的宇宙是膨胀的,他们的宇宙是收缩的;二是物质相反,即我们的宇宙是由正物质组成的,他们的宇宙是由反物质组成的;三是能量相反,即我们的宇宙是正能量,他们的宇宙是负能量,这样的宇宙物质与我们的宇宙物质见面,就会消失,什么都没有。

  综合分析,与我们这个单元宇宙对称的反宇宙有无数个,我们这个单元宇宙有多少特征就对应多少个反宇宙,而且存在一个绝对相反的单元宇宙。

  结论:万维宇宙“无”的一面说明万维宇宙是绝对对称的。

  2.相对对称

  万维宇宙“有”的一面说明:万维宇宙相当于两个对称无穷大的单元宇宙,它能以对称方式形成两个对称的宇宙,即正宇宙和负宇宙。这样的对称导致万维宇宙整体结构仍然符合“无”的特征,但所产生的任何一个单元宇宙就表现出“有”的一面。

  单元宇宙可以看成万维宇宙一种“有”的形式,它必然表现出不对称性。因为真正与它对称的是另一个单元宇宙,所以单元宇宙不仅存在各种物体,也存在物体的各种特征,有总电荷、总能量、总质量等等。

  单元宇宙的不对称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存在能量、质量、时间、空间等参数就说明它是不对称;另一方面存在这些参数的变动,即单元宇宙的能量、质量只是相对守恒,在不同的静元宇宙中是不一样的,只是差距很小,我们观察这种差距有难度。

  所以单元宇宙的起源并不需要什么物质对称破缺的理论,因为不能解释为什么正粒子比反粒子产生的几率大,而且正好是大10亿分之一。真正的原因是单元宇宙是与它的负宇宙一起生存,这才是真正的完美对称,但是真正的完美对称是不能在正宇宙中看到的。

  结论:万维宇宙“有”的一面说明单元宇宙是不对称的。

  3.见对非对

  单元宇宙是不对称的,它是处于万维宇宙中,作为它的一个成员,因为受到其他单元宇宙映射的作用,单元宇宙的事物经常以相对对称的形式来反映了万维宇宙绝对对称的特征。单元宇宙为什么能出现对称,核心是静元事物的映射导致单元宇宙出现相对对称。

  因此,单元宇宙是相对对称的,我们看到的任何一个对称物体也只是相对对称,比如人的左手和右手对称,实际这只是近似对称,没有任何人的两只手完全一样,原子数和原子结构全部都相同,不可能。

  结论:单元宇宙事物,对称是相对的,不对称是绝对的。看到对称的事物,要明白这只是近似对称,实质是不对称。这就是见对非对的解释,也符合宇宙异质论原理。

  4.美的本元

  我们对美感有两种感觉:一种是对称美,另一种是不对称美。

  人的形体是对称的,设想一个人少一只眼、或嘴歪在一边,那一定被认为不是很美的。人类对对称的偏爱不难理解,英国诗人布莱克曾说对称是一种美,诗人们寻找韵律的对仗和整齐的叠句,正是出于对诗歌形式美的追求。

  对称是混乱世界里的一个路标,但过多的对称会让人厌倦。很久以来,绝大多数人已不再生活在原始森林里,而是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人工化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不再杂乱无章,而是井井有条:林荫大道、屋前的花园、卧室里的布置,还有桥上的栏杆等等,视线所及,无不是对称的影子。

  卢梭认为“对称是自然和多样化的敌人”,并支持打破古典主义的模式,倡导浪漫主义运动。艺术家们很早就意识到过多的对称形式所隐含的危机。雅典卫城中的巴台农神庙被视为对称的典范,然而,若我们更仔细地观察该建筑物,就会发现建筑师在很多地方为它安排了不对称的形式。比如,柱子不是直立的,而是向里有些倾斜。有时,对称性或者平衡性的某种破坏,哪怕是微小破坏,也会带来不可思议的美妙结果。

  虽然对称性反映了不同物质形态在运动中的共性,但是,只有对称性被破坏才能使它们显示出各自的特性。这正如建筑一样,只有对称而没有对称性的破坏,建筑物看上去虽然很规则,但同时却一定会显得非常单调和呆板。只有基本上对称但又不完全对称才能构成美的建筑。

  不仅在自然界,即使在崇尚完美的人类文明中,绝对对称也并不讨好。一幅看来近似左右对称的山水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如果一幅完全左右对称的山水画,呆板而缺少生气,与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观毫无共同之处,根本无美可言。

  生物界里的不对称是绝对的,而对称只是相对的,这是由于细胞内原生质的不对称性所引起的。从生物体内蛋白质等物质分子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一般呈不对称的结构形式。不对称原生质的新陈代谢活动能力,比起左右对称的化学物至少要快三倍。由此可见,不对称性对生命的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宇宙充满了对称,宇宙同时也充满了不对称或被打破了的对称。液态水分子有一种球性的对称,这是水能流动的奥秘所在。当水受冷结冰时,这种完美的对称就被破坏,而转变成了低层次、如雪花晶体般、六边形的新对称。

  维纳斯雕像残缺的双臂上肢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或许完美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对称,恰恰是对称的打破带来了完美。

  结论:对称美和不对称美其实美的本元都是一样的,是人类潜意识对万维宇宙的回归映射。对称反映万维宇宙“无”的特征,它是一种圆满美;不对称反映单元宇宙的生命之力,不同就说明有生机,它是生命个体的差异美。我们的追求永远是差异追求,即追求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人对自己的生活全部满意,我们一直是尝试改善生活,所谓改善就是追求新的生活。

  对称中含有不对称的差异,不对称中又有对称的影子,对称与不对称的奇妙变换,这就是单元宇宙残缺的对称美。

  六、因果本元

  1.宗教传说

  世界多数的宗教是有因果报应的说法。

  佛教:有因必有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基督教:一个人播下什么种子,就会有什么收获。上帝会依照他的行为而判决的。

  印度教:没有种植,什么也收成不了;只有你种树,树才可能长大。

  犹太教:慷慨的人才是富有的人,供水者,别人也将供给他水。

  因果论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得失成败,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因果论则认为: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

  从社会道德角度,强调因果论,对社会是有益无害的。如果人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人遵守社会秩序就要完全取决良心,一个人要是不相信报应,又抱有反正就是一死的决心,那么干什么坏事都不害怕。

  结论:科学的发展将人从宗教思维束缚中解放出来,但也破坏了因果论。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敢大肆贪污,很多富人比古代的财主还要贪婪小气的多呢?根本原因是现在人多数不相信轮回,不相信因果报应,单凭良心、道德的约束,社会风气能有多好呢?法律永远是事后的公平,而且是逮住后才能公平,何况多数人在干坏事的时候,心中总是希望自己是漏网之鱼呢?

  2.映射因果

  那么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呢?

  云寒认为从万维宇宙绝对对称的特征来说,因果报应是肯定存在的,如果出现一个静元宇宙是你杀他人,那么必然对称存在另一个静元宇宙是他人杀你。

  但是就单元宇宙来说,存在因果不对称,即你的行为未必马上就会有报应,因为完全对称的静元宇宙是很难立即连接的,这样的情况会导致生命丧失意识,单元宇宙就完全乱套了,它就形成不了生命体。

  另外还有数量的不对称,即出现你打死一个蚊子的静元宇宙,是否存在一个蚊子把你打死的静元宇宙呢?

  云寒认为不是不存在这样的静元宇宙,而是如果存在,这种对称的出现也是不对称的,因为蚊子和人是不对称的生命,将这样的事件立即对称的结果仍是不对称的。

  这个问题与蚂蚁和大象的悖论一样,同样不好解释。云寒设计这个悖论是为了打跨因果定论的说法,因为因果定论等于否定自由意志,等于迷信,应该否定。真正因果报应和对称如何设计,这不属于因果思维能理解的范围,因为因果思维已经受到因果律的控制,它又怎么能解开因果本元呢?

  只有宇宙映射论才能真正圆满地解释因果本元,因为映射理论是真正的无因无果理论。万维宇宙是绝对对称的,是存在因果报应的,但是因果报应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结论:单元宇宙中存在因果不完全对称,其中因果数量也是不完全对称。单元宇宙因果有限对称才符合万维宇宙有无合一的特征。

  3.无边之狱

  宇宙是否存在地狱?

  这个问题先不研究,不过从维护人间善良的本愿来说,宇宙应该有地狱,这样能给作恶的人以警示,给行善的人以安抚。因此,云寒祈求万维宇宙应设无边之狱,其狱无边,其苦无上。

  古人曰: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

  教育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不懂乱教,是小罪;明知道自己不懂,还装懂,还糊弄学生,是中罪;自己水平不如学生,就乱讲,甚至打压学生的才华、剽窃学生的作品,是大罪;如果以老师的便利条件,对学生干起男盗女娼的行为,那么这是无边大罪,应下无边之狱。

  古人曰:医者父母心。

  医生水平不行,误人治病,是小罪;知道自己不行,还在装自己能治病,是中罪;因为拿了回扣,就不管什么人,胡乱开药捞钱,不是治病而是为了捞钱,这是医生吗,这和魔鬼又有什么区别?是大罪;如果为了自己捞钱,反而导致病人从小病变成大病,从大病变成死尸,倾家荡产,呼天喊地,那么这是无边之罪,应下无边之狱。

  古人曰:皇帝是天子,为苍天之子,万民之父。

  所谓当官就是百姓的父母,对待人民应该像对待子女一样好。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干不好实事,是小罪;如果没有能力又想当官,又抵抗不了送礼的诱惑,是中罪;如果不分清白,任人唯亲或任人唯钱,给国家造成损失,是大罪;如果自己贪污巨款,明知道要出事也不管,造成上亿元巨额资产的流失甚至生灵涂炭,那么这是无边之罪,应下无边之狱。

  结论:云寒诚心祈求万维宇宙设立无边之狱,如果无边之罪的人都不入此狱,云寒愿下此狱。既然没有天理,那么我下此狱又有何妨?

  章结:本章通过因果悖论,引出自然、人体、语言、数学、物理、规律、情感等对称现象,说明对称是普遍存在的。通过手性、宇称、粒子、时间、情感等不对称现象说明看起来对称的世界,实际是充满不对称的。

  依托宇宙本元论,阐述对称本元和美的本元,并对因果本元进行初步论述。

  本章核心:阐释对称非对的本元,揭示因果对称的现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