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宇宙模糊论

万维宇宙 作者:云寒 著


第七章 宇宙模糊论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清•顺治

一、自我悖论

我思故我在,这句话看起来有道理,其实也是悖论。“我”是谁,如果“我”是身体的组合,那么任何物体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人体的细胞是不断地生灭,体内的物质与体外的物质又是不断地进行交换,实际上每一刻身体的组合都是动态的,那么没有固定的组合又如何产生固定的自我呢?

如果承认“我”本身是变化的,那么“我”的钱、“我”的名、“我”的家是属于谁的,如果是属于一个不断变化的东西,那么怎么能用属于这个词呢?

如果“我”是不断变化的,那么谁知道“我”处于变化中,总不能说一个变化的东西能知道自己变化吧?是谁将变化联系起来形成不变的存在概念,可是后来却知道自己要死呢?到底是有“我”还是无“我”?有“我”已经是悖论,无“我”更是荒唐,是谁在写这本书,不是云寒,难道是电脑吗?

“我”是谁?

二、宇宙异质

1.差别不同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从古至今,人类累计诞生的总人数应该有上万亿。每个人都个个不同,无论是长相、体重、经历、性格、结局都不同,至于思维、社会关系等差别就更大,即使是双胞胎,也是外观相似,差异也巨大。

人的血型有差异:人类的红细胞有15个主要血型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为RH血型系统。临床上将人类最主要的血型分为:A、B、AB、O四种。

人的气质按心理学也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著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仔细观察树叶中间主脉的细微结构,你会发现就连同一片叶子两边叶脉的数量、叶缘、锯齿的数目和分布也都是不同的。

地球上一年有四季,乃春夏秋冬也。春雨缠绵,夏花绚烂,秋叶静美,冬雪纯洁,四季气候景色都不同,甚至每一天的气候也不一样。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能否将这概念绝对推广出来,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呢?

太阳是一颗恒星,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恒星吗?

不会的,恒星之间也有差别,恒星有质量、密度、温度、光度、体积、形状、物质结构、运动速度等各种参数。恒星有这么多的参数,就说明恒星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

想想太阳是由1057个氢原子和氦原子组成的,这么多数量原子的排列组合是个巨大的数值。

首先,单元宇宙中恒星含有的原子个数不可能一样多,原子数量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这样就导致质量会有差异,所以太阳下一步发展只能成为白矮星,而有的恒星却能形成中子星和黑洞。

其次,即使存在某个恒星与太阳具有完全相等数量的原子和构成比例,那么这么大数量的排列组合概率非常大,也会导致这两者之间的体积、形状、密度等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结论: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恒星。

同理:星系、超星系、行星、彗星等都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

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原子吗?

我们一般认为同种原子的质量是相同的,量子理论认为存在替代效应,是相同的。但如果考虑电子云的概念就应该能判断,原子是不同的。因为所谓电子云,说明电子是高速旋转,它的轨道只是近似在一定的区域,形态是云雾状。用量子理论的话,电子位置根本测不准,是无所不在的,只能用几率来表示。

如果存在两个原子绝对相同,那么它们的电子与原子核的位置、距离、方向、运动速度、变化规律应该一样,可现在电子的位置是极端变化的,它自身都变化无常,能说两个同种原子的电子就一定处于的相同位置吗?

结论:同种原子只是等效相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粒子。

即使我们认同有两个绝对相同的原子,实际还是不同,因为既然是两个, 就意味是可以区分,既然可以被区分,就意味存在不同。能区分就意味至少是处于不同的时间或空间,既然是处于不同的时间或空间,那么本身就是不同的,因为时空本身也是物体的一种特征。

如果就是完全相同,又确实处于相同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实际就是一个原子,也就谈不上两个,更说不上相同。

结论:单元宇宙万物之间的差别不同是绝对的,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因为能在观察主体意识中形成两个事物的概念,那么它们就肯定已经被区分了,既然能被区分,就说明已经存在不同的特征。

2.变动不同

差别不同说明在同一时空中,万物之间是绝对不同的。那么不同的时空中,物体自身的变动呢?

很简单,所谓变动就是指前后不一样,否则就叫静止不变了。所以物体的变动导致自身也是不同的,这就是万物的变动不同。

太阳一直不断进行热核反应,这就说明每秒中都有巨大数目的氢原子变成氦原子。因此,太阳的物质结构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那么对它的前后一秒比较,这两个静元太阳相同吗?

结论:任何两个静元太阳之间不完全相同。

地球也是,原始地球无论是面积、质量、转动速度、公转速度、磁场变化与现在差距都很大,地球经历多少次沧海桑田的变迁,冰川世纪的变化,地球上的生灵又变化多少,曾经控制地球的恐龙王国盛极而亡。这样巨大的差距是累积过来的,并不是一天造成的。

结论:任何两个静元地球之间也不完全相同。

长江、黄河就更不说,改了多少次河道,河床高度变化了多少次,水中的鱼群又变化了多少次,能说长江、黄河永远不变吗?

结论:单元宇宙万物自身的变动不同是绝对的,单元事物是静元事物量子连接的,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静元事物。因为既然能在观察主体意识中形成事物变动的概念,那么它们就肯定已经被区分,既然能被区分,就说明存在不同,如果不能被区分,就是静止的,看不到变动了。

3.认知不同

在宇宙相对论中,云寒已经阐述这样的观念,单元宇宙中同一客体在不同的主体看来,相是不同的,原因相不是客体单独自身决定的。

认知的过程是需要有主体和客体,并且有观察手段、标准、方法等,这样就导致认知的结果不仅依赖所认知的对象,也依赖主体本身,既然主体是绝对不同,那么认知的结果也肯定不同。

比如看电视,我们能看到电视中的各种画面,其实真实的电视画面不就是显像屏出现一个个的点吗?为什么我们能看到一个个的故事情节,而且为电视中的人物担心、欢喜、悲泣等意识呢?

因为人的视觉系统能将这些点组合成为一个大的图像,如果将电视图像放大几百万倍,那么我们就形成不了整个图像的概念,只能看到一个个的亮点。同样,如果将人缩小几百亿倍,从类似一个细胞甚至原子大小的角度看,那么电视也就不是电视了,有点类似我们观察到的宇宙彗星图像。

同样,如果从太阳的角度来看电视,那么电视就是一个点,它根本搞不清这个点与人这个点是什么关系,只能判断人这个点经常到电视这个点来玩。

我们吃饭,嘴巴是不断地做咀嚼运动,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吃饭动作。如果从我们身体上的一个原子角度考虑,那么它只能观察到一群原子向一个方向运动,过了很长时间,这群原子又开始反向运动,它能搞明白这是人吃饭的动作吗?

因此,宏观物体有意识的行为,从微观上看是搞不清楚怎么回事。这就是不同的主体看到同一客体产生的认知不同。

结论:单元宇宙万物被认知不同是绝对的,任何单元事物或静元事物在另一个单元事物看来是有一定的认知结果,但这个结果与其他单元事物所产生的认知结果是绝对不同的。

4.永恒真理

宇宙异质论是所有静元宇宙的普遍规律,原因在于:所有静元事物只要能被识别、被区分就意味绝对不同。静元事物的所谓相同只是静元事物在某些特征近似相同,如质量、空间、能量等,不能代表其整体全部绝对相同。

宇宙异质论是所有单元宇宙的普遍规律,原因在于:所有单元事物是由很多的静元事物组成,静元事物之间的绝对不同,反映单元物体也是绝对不同。而且单元物体不仅与其他单元事物不同,单元物体中的任何两个静元事物也是绝对不同。

宇宙异质论是所有单元宇宙的观察规律,原因在于:任何单元事物、静元事物被观察时,因为观察主体绝对不同,导致认知的结果是绝对不同。

结论:宇宙异质论是本书的一个奇点理论,它是单元宇宙永恒的真理,也是本书创作的缘起。

三、宇宙模糊

单元宇宙万物不同是绝对的,但是我们确实又形成了很多相同的概念,世界上难道没有两个人吗?

答案:相同不是永恒的,相同是建立在模糊的基础上,因为任何观察主体都具有模糊功能。

1.差别模糊

单元宇宙万物存在差别不同,可我们的观察功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将事物的所有特征进行观察,只能观察其主要特征,这样在主要特征近似相同的情况下,就形成相同的概念。

什么是人的概念?

我们认为人是个生命,具有自由意识的特征,两只手、两条腿、一个大脑等结构,当我们形成这样的认识后,就形成人的概念。这个概念从产生开始就是模糊的,并没有明确规定手一定要有多长、脑袋一定要有多大才能算是人。因此,当我们遇见类似的生命结构时,就认同他是一个人,这样相同人的概念就形成了。

家庭也如此。

我们将人类以亲缘关系组成的小组织称为家庭,当我们形成这样的认识后,就形成家庭的概念。因为家庭概念产生是模糊的,并没有明确规定家庭应该有几个人、在什么样的位置、组织结构等特征,所以家庭有多种类型,单身、夫妻两人、三口之家、四世同堂等各种亲缘组织都可以理解为一个家庭概念,也经常有小家和大家概念之分。

同理,我们模糊区分人类的部分特征产生家族、民族、国家、社会等概念;模糊区分形体、智慧、运动等概念产生人类、动物、植物等概念;模糊区分运动、变异等概念产生生物、物体的概念,以及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概念;模糊区分星体的物质结构形成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星体概念;模糊区分恒星组织、远近等概念形成星系、超星系的概念;模糊区分围绕恒星的物体形态和层次不同,产生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太阳系概念。模糊所见万物的整体组合概念产生宇宙的概念。

结论:单元宇宙万物差别是绝对不同的,只是因为我们观察能力有限,当我们选择主要观察特征后进行归纳,就形成各种相同的事物概念。

2.变动模糊

我们对自身的变化是模糊认同的。

人人都有一个自我意识,我们把自我看的很重,我的钱、我的孩子、我的房子等等。实际人体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我们一直需要吸入空气,这意味有大量的氧气、氦气等气体进入体内,这中间还伴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入体内。我们体内将氧气消耗,排出二氧化碳、水蒸汽等体内其他气体。血液将氧分、水分、盐、能量等补充到身体各处,有的细胞刚刚成长,有的细胞处于分裂,有的细胞处于衰老、死亡。

这样的变化,实际上意味自我的形体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人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交流,人的经历、思维方式、性格、知识也处于不断变化的,但我们仍执著有一个不变的自我存在,真实的原因是我们模糊忽略这样的差异变化,而认同自我延续不变。

家庭也如此。

小时候,我们是与父母、奶奶、爷爷、兄弟姐妹等生活在一起,我们的家是以父母为核心组成的家;长大后是以自己和爱人为核心组成的家;再后来是与儿女一起生活组成的家;再后来很多人又是和老伴一起生活组成的家,甚至孤单一个人形成的家。不同的时期,家的定义不同,家里的成员不同,而我们仍认同自己有一个家,原因这样家庭的差异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内也模糊忽略。

至于民族、家族等概念是基于血缘远近概念而产生:家族通常是以男性血缘为核心认同延续,模糊忽略女性血缘的延续而形成的概念。民族是以更长期的血缘关系为基础,包含文化、地域、宗教等一系列的概念。

国家也如此。

所谓中国,是基于模糊忽略千百年的变化而形成的概念。从古到今,中国的疆土变化多少次,中国人的血统又变化多少次,中国的人口、文化、经济又变化多少次。这样的巨大变化我们仍模糊忽略差异,形成一个延续发展的中国概念。

企业也如此。

所谓百年企业,无论是股东、管理层、员工,还是企业的产业、产品、技术都出现巨大的变化,然而我们仍然认为这个企业还存在,没有死。这是模糊忽略企业的巨大变化,是从历史延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样才能有百年企业。

太阳也如此。

太阳每秒都要进行大量的热核反应,有很多的氢原子变成氦原子,否则地球上哪会有光和热。可我们认为太阳是不变的,人类始终有一个太阳,这也是模糊认同。

恒星也如此。

每个恒星的质量是各不相同的,体积、温度、密度、速度、光度也都不同,我们是按类似太阳的特征模糊认同有恒星概念。至于星系、超星系更是按围绕星核的星体群来划分的概念。

微观物体也如此。

同种的细菌、细胞的质量和体积是不完全相同,连它们的基因也有差异,否则就没有所谓基因突变、抗药性增强等问题了。所谓相同的细菌、细胞也只是指功能相同、基因大致一样而已。

原子、电子、质子等也如此,它们只是具有相同的理论质量、特征,实际它们的形态也是一直处于不定的变化中。

结论:单元宇宙万物是处于不断变化中,因为我们观察功能具有追溯性,我们将万物短期内的变化模糊忽略,这样就形成单元事物在有限的时间内是相同不变的概念。

3.认知模糊

在宇宙相对论中,云寒已经说明了每个人的视锥细胞组成是不完全相同,对同一个波长看到的颜色也是不同的,比如你看到的红色是100,我看到的可能是是99.999。因为这之间差距很小,所以我们认为看到的世界是相同的,严格来说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色彩。

尽管真实的世界是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但我们在很多问题上却能形成共识,原因在于我们的视觉意识也具有模糊功能,如果我们看到的颜色是差不多的时候,那么大家就认为看到的是相同的。

声音也是,为什么我们一接到电话就能马上判断是某个熟人的声音?

这就说明尽管说同样的话,其实每个人的发音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能够区分是谁的声音。尽管我们能区分声音的不同,可仍然认为它们表达的意思是相同,这就是对声音的认知模糊。

文字也是,很多字的意识是需要想象才能理解的,只有处于一定的文化和环境中才能真正明白文字的意思。比如:中国队打赢了美国队,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这样的语言中国人都能明白,都是一个意思是说中国队胜利,可是美国人就搞不清楚,怎么打赢了和打败了都是中国队胜利呢?什么时候才能轮到美国人胜利呢?

结论:单元宇宙万物被认知是绝对不同的,认识过程中模糊功能选择了主要的观念,形成相同的认知,这就形成人类追求对和错、真理和谬论的过程中。因此所谓追求绝对真理,就是人类希望能找到绝对的认知相同,使大家都没有分歧。

4.真理模糊

宇宙相对论中关于庄子的相对悖论,这个悖论逻辑上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形成相同的意见呢?

原因是模糊功能,即尽管认知是不同的,一旦认知差距很小,那么人类内部之间就会进行模糊缩小差距,形成相同的结论。实际上如果两个人都强烈坚持自己的观念,那么就不可能形成共识。

为什么我们最后能形成共识呢?

原因是第三方并不是只有一个人,当更多的第三方的观念是站在我这边或者你那边时候,不仅被支持方的信心增强,而且被反对方的信心开始动摇了,最后模糊功能开始发挥作用,反对方放弃了自己的观念形成大多数人统一的认知相同。

中国历史上有三人成虎的典故,说的是尽管这个人并不相信老虎来了,也确实真没有老虎来,可是第一个人,告诉他老虎来了,他没有反应;第二个人,告诉他老虎来了,他已经开始动摇了;当第三个人再告诉他老虎来了,结果他完全相信并被吓跑了,这就是动摇后模糊认同的本能。

因此,人类的发展是探索真理的过程,我们一次次寻找的真理,一次次被否定,原因真理也是模糊的,是受到认知模糊的控制。为什么存在三人成虎的典故?这是意识映射导致信念动摇的事实。

庄子曰:“对的假如果真是对的,那么对的不同于不对的,这就不需要去争辩。”为什么我们一直争论理论之间的对错呢?因为只要认为是对或错的理论都是前提不同、看法不同导致的,并非就是永恒正确,万维宇宙存在永恒的真理,只是绝对真理不属于对错范围内的。

结论:万维宇宙理论是永恒的真理,它已经超越对错,不属于对和错的范围,只有超越对错的理论才是永恒的,才是我们一直寻找的真理。

四、模糊本元

1.意识模糊

三种绝对不同和三种模糊相同是如何产生的呢?

仍然要归元于万维宇宙,万维宇宙是有无合一,它连一都谈不上,所以它既不是相同也不是不同。因为如果存在相同或者不同这样的概念,就说明已经有主体和客体存在了。

单元宇宙万物为什么会出现不同呢?

原因是单元宇宙万物只要一被创生就肯定不同,不同就是说明存在,如果世界有两个相同的人,意识也相同,那么怎样区分呢?谁是存在或谁不存在呢?

结论:单元宇宙万物只要存在就意味是不同的,单元事物和静元事物也同样是如此,只要一出现就肯定不同。绝对相同的事物只有一个,即使有两个,也还是一个,因为能被区分才能形成两个的概念,不能被区分就是一个。

单元宇宙万物不同是绝对的,那么相同为什么又会产生呢?

因为意识是依托相同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如果看到任何物体都是不同的,自己的变动也是不同,那么就无法产生意识,因为意识本身需要依托时间和主体,绝对不相同就否定了主体的连续性,这样就导致意识根本不能产生。

结论:单元宇宙只要出现意识就同时出现模糊,意识首先是自我模糊,然后开始对其他事物进行识别模糊,这样就形成单元宇宙万物相同和不同的概念。

2.时间模糊

时间为什么存在相对性,其实非常简单,第一它符合宇宙相对论,第二它符合宇宙模糊论。

什么是一年?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可地球每次围绕太阳的时间都一样吗?

不可能。地球和太阳都有诞生的时候,原始地球和原始太阳的运动是复杂的,地球的磁场发生多次重大变化,历史上有多次冰川世纪,这就说明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一直只是相对稳定的,不是绝对稳定的。

结论:地球上的每一年都是对应不一样的时间的。

什么是一月?

月亮围绕地球转一圈就是一月,可月亮每次围绕地球的时间都一样吗?

不可能,月亮的运动轨道一直在变化,为什么中国的农历有闰月、闰年等,就是修正一月运行的偏差。

结论:地球上的每一月都是对应不一样的时间的。

什么是一天?

地球自转一圈就是一天,可地球每次自转的时间都一样吗?

不可能。地球的运动不是一直围绕赤道转的,地球的自转轴是不断变化的,那么即使地球的体积不变,每一天的时间也不一样。实际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都在变,今天地球上南极臭氧层、温室效应都是变化的一种表像。

结论:地球上的每一天都是对应不一样的时间的

有人说,现代科学家是以原子的运动为基础来测量时间的,因此现在测量的时间是不会变的,完全精确的。实际上原子的运动也是相对的,空间相对论是本书第二大引论,将阐述原子的运动也是模糊的。。

结论:宇宙的年龄是模糊的,时间是模糊的,它说明科学论证的宇宙年龄是相对的,科学论证的宇宙年龄还是要依据某个标准,可谁能保证宇宙在膨胀过程中这个标准是不变的呢?

五、自我本元

1.“我”是谁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自我,产生我的家、我的钱、我的老婆、我的身体、我的房子等等概念。仔细思考:“我”是谁?

从一个受精卵开始,人的肉体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有”的过程又包含老、病、坏几个环节,最后回归死亡,又形成“无”。

人处于生存的过程中,究竟“我”是谁?

“我”的身体是不断变化的

每一秒,“我”一直需要吸入空气,这意味有大量的氧气、氦气等气体进入体内,这中间还伴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入体内。“我”体内又将氧气消耗,排出二氧化碳、水蒸汽等体内其他气体。

“我”的思维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的意识是念念相连的,不存在没有念头的时候,即使睡觉的时候, “我”仍有思维,否则我们就不会醒来。

“我”的知识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从胎儿、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我们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社会阅历是不断变化的。

“我”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

家庭地位中,“我”从孙子、儿子这样的概念不断向小子、父亲、爷爷、太公进军;社会地位中,“我”从被领导向领导转变,从吃父母饭到养育子女,成为纳税人。

“我”的财富是不断变化的

“我”从一切来自父母,父母供“我”衣食住行,并且提供读书、娱乐等活动,到“我”开始工作挣钱、买菜、恋爱、买房子、买车子、投资股票、创业等,“我”的财富从零到有,中间又多少次增减不断。炒股的人心中最清楚,“我”的财富到底是多少?股市变动,财富就变动。

“我”的关系网是不断变化的

“我”的亲人、朋友也在变: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多认识几个新朋友,又死了几个亲戚或老朋友。

“我”的家庭是不断变化的

最初的家是以父母为核心的家;长大后是以自己和爱人为核心组成的家,再后来是和儿女一起生活的家,最后我的家是大自然。

“我”的房子是不断变化的

就算“我”一辈子没有换房子,即使“我”一直住在一间房子里。那么住五十年后,再看看这房子还是原先的那房子吗?破烂不堪的房屋是一夜间变化的吗?

“我”的内部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的身体内部不断地有新细胞产生,不断地有旧细胞死亡,所以“我”相貌、皮肤等形体也不断老化,这样大的变化又如何能组成唯一的自我呢?

“我”的外部环境是不断的变化的

地球是一直在不断变化,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改变地球表面形态的历史。“我”的太阳系也在变化,还有50亿年,太阳也将失去它的光芒,变成一颗灰暗的白矮星。

单元宇宙也是如此,既然它能从万维宇宙中产生,也肯定会有死亡的一天。这就是真实的“我”面临的内外之变。

那么“我”是谁?

2.在何处?

人人都认为自己有固定的身体,其实都是物质通过力的连接形成的物体。真实的人体,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细胞与细胞之间是有距离的,只是这样的距离很小,“我”认为自己是无缝连接,其实这个缝是不小的,只是“我”的眼睛看不见罢了,否则“我”的身体是如何出汗和呼吸的呢?

细胞是原子组成的,原子之间是有很多空间的,仍然是通过力来连接的。至于原子本身就更空,一个原子如果将它放大到一个足球场的大小,那么电子就相当于一个小乒乓球在操场上调皮地玩耍。

这些并不是坚固的结构却组成“我”,那么“我”在何处?

“我”的身体少一个原子,不会丧失自我,实际上“我”一直是处于增加或减少原子的过程中,这就是“我”的体重会不断变化的原因。

那么减少两个原子,“我”还是不会丧失自我,同样“我”少了一条胳臂,还是不会。那么可以肯定自我的存在不是在胳臂上。那么少一条腿,也不会,心脏也不会,因为已经有人工心脏,不照样有人活的好好的,没有什么问题吗?

那么“我”是大脑里吗?

也不对。因为大脑手术现在也能做,各种脑手术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比如丧失记忆什么的,但这并不意味手术后的他就不是人,否则就没有人敢做这手术。

那么是否存在自我意识的特别部位,这正是《惊人的假设》书中一直研究的问题,即是否存在一个意识的特别区域,它就是“我”呢?

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部位,自我的存在并不依托某个具体部位,因为大脑神经细胞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中,人体中有哪个细胞不需要能量、氧气的呢?

如果意识存在某个细胞中,那么细胞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会导致“我”的消失呢?而且如果存在某个特定的细胞中,那么一旦缺少了这个细胞,就会出现某个人,什么都正常,就是无“我”。你打他一顿,他根本不认为你是打他,甚至帮你打自己,真实生活有这样的人吗?

结论:人体的任何部位都是模糊的,是可以部分改变的,并不是一点都不能变,包括大脑也如此。只是如果出现重大问题,比如大脑基本被切除,那么没有神经系统的指挥,人就不存在了。同样如果某个人内脏全部没有,失血过度,那么他也会死。“我”不在任何一个细胞,却又离不开整个人体。

那么“我”在何处?

3.谁是“我”?

不仅存在“我”是谁这样的千古问题,谁是“我”也是千古问题,即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永远存在,希望自己有灵魂。年龄越大,离死亡越近,就越感到生命的可贵,不仅自己留念这个世界,更幻想能有来生。

如果没有灵魂,世界的秩序维护也存在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遵守法律?为什么要遵守道德?抚养小孩那么辛苦,结果不都是一样,他们不也都是死路一条吗?

否定灵魂就等于否定世界,因为对一个死人来说,自我都没有了,这个世界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与他有什么关系。所以才有人说: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可如果有灵魂,那么身体都没有了,灵魂又如何存在?

到底谁是“我”?

4.知我我知

问心:谁是知我?谁是我知?

“知我”和“我知”是不同的概念,“我知”是以自我为中心,观察其他事物产生的认知;“知我”是知道有一个自我存在和思考,并能感觉到自我的变化。

比如照相机能对外界进行摄相,这个结果说明照相机能对外界进行观察和形成观察结果,可是照相机能否有“知我”去认识到自己是在观察呢?这涉及到照相机的意识问题。机器人也如此,无论功能多强大,如果它仅仅是能做事情,但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事情,那么狭义的生命论是不承认它具有生命的。

比如我看见一头牛,不仅是光线进入眼睛成像,也不仅是我的神经细胞对它进行分析判断是牛,更重要的是存在“知我”意识到自己正在观察。没有“知我”那么人与机器就没有分别。

人总有邪恶的一面,我们经常会犯错误,可我们也经常希望推卸责任,明明知道是自己的错误,却拒绝承认;我们刻意掩饰自己的缺点却不愿意修正自己的行为。我们经常吹牛、忽悠、编故事,心里却知道并不是这回事情。更奇怪的事情,有时候心里也不承认,比如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有时是婚外恋,一开始都是不承认自己的不对,可潜意识还是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后来确实出现越轨了,结果不审查自己却找其他理由。

我们对别人的过失看的很清楚,可是对自己的过失经常分不清,我们往往会以其他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过失掩饰,可静下心来还是知道自己不对。

我思故我在,我思可以理解为“我知”,我在可以理解为“知我”,显然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是将这两个用因果关系来解决,可电脑现在也能运算、也能思考,那么它们的我在是何时出现的呢?

如果“知我”和“我知”是一个主体,那么谁知到自我存在就是悖论;如果“知我”和“我知”是两个主体,那么谁是自我意识的主体呢?难道有两个自我主体吗?

5.千古之谜

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必须要等万维宇宙理论全部展开后才能真正理解,云寒对这个问题是分层次的解释,因为真相是难以置信的,否则早就有人写出来了。本书将分四个层次来阐述“我”的秘密:

第一层解释依托宇宙模糊论:自我是模糊的,自我的产生本身是模糊的原因。因此“我”是谁,并不是对应具体的某个东西。“我”是对应人体这样的组合模式,它不在人体任何一处,任何细胞的减少不会影响它的存在,但它也离不开人体,因为人死了,就没有“我”了。

第二层解释在第8章宇宙生命论中,分析“我”的存在,将自我意识进行分层次说明意识的合成原理。本级意识是“我”的核心基础。

第三层解释在第14章宇宙映射论中,对灵魂进行分析,重新建立“我”理论基础。

第四种解释在本书以后的另一个理论中,全面阐述“知我”和“我知”的关系及缘起之谜。

随着万维宇宙理论的全面展开,“我”是谁这个问题将会有清晰的答案。

章结:本章通过自我悖论,引出宇宙异质论、宇宙模糊论。宇宙异质论以意识存在为基础,阐述单元宇宙万物不同是绝对的。宇宙模糊论以模糊认同为基础,阐述意识存在是模糊的本元。

模糊本元开始分析“我”是谁,随着“我”的秘密逐步破析,千古之谜即将真相大白。

本章核心:阐释见同非同的奇点,破析自我存在的基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