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王道
从宏观来看,人类生长于天地之间,不能处于绝对自由发散的状态,人类应该是一个有控制的组织,才能够在茫茫天地之间存活、繁衍、生化和进步。这个组织的头领就是王,每个国家的政府,就是这个国家百姓之王。而所谓的王道,就是执政者所采取的民生政策。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组织,我们既是独立人,也是企业组织的一员,我们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而任何一个组织的王,不一定是指组织的所有者,而应该是指有权利定义组织政策的那个人,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王。
自古以来,在中国的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执政者,都是采用刑法与仁德相结合的方法来构成治国之道,刑法较重的被称为"霸者之政",仁德较重的则称为"仁者之政"。在中国的历史上,三皇是采用仁政,五帝是二者并重,而因暴政而亡国的案例就是秦国了。但是在我看来,无论是仁政还是霸政,其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政治严苛的程度不同而已。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还都是属于人治的国家,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王权凌驾于法律之上。
但是当人类已经进化到21世纪的当今社会,我们已经进入了法制和人权并重的年代。在西方社会中,历来强调严格的法律,但是也充分地尊重人权。而在东方的中国,我们也可以看到,法制已经越来越健全,而人权也被越来越高度重视。我认为,这是一种符合天道的回归。
但是,如何去平衡人权和王权(法制)的尺度,我认为,这是一个执政党最本质的要面对的问题了。在我看来,任何单方面地夸大法制或人权,都将是违背天道的。因为法制的衡量总存在一个度,而人权也总有需要一个约束的界限,而这个度和界限就应该要以尊"道"为原则来判定和把握才是正确的。但是这个"道"是什么?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报纸上正在刊登尼泊尔废除王权进入共和制的新闻,王权被扫地出门,代表民意的共和政府当政,这确实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在我看来,问题的本质或许并不在于是谁当政,而是在于当政者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到底代表哪一方的利益,是代表小部分特殊集团的利益,还是代表人民利益;是代表国家利益,还是代表什么?然而究竟代表谁的利益才是对的,这些利益关系之间是冲突的还是一致的呢,如何去平衡和取舍?其次,是谁在表决政策和法律的呢,王权也好,人民代表制也好,议员制也好,真的能够代表谁的意志吗?事实上,即使政策代表了全体民意,难道就是正确的政策了吗?一句话,政策和法律的准绳到底在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有很多的读者应该都已经知道了答案,这个道就应该是符合全体人类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长远利益,以及符合国计民生长远利益为原则的,而不应该是执政者或人权一方利益。而且下道服从上道,小道服从大道,人道要服从天道。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来分析一下看,究竟谁能代表这个"道"呢?显然,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代表,而且即便是全民投票公决,有时候也只代表了本国的人民意志,或者代表了当下的短期利益,并不一定是代表了其符合"天道"。但是在我看来,假如我们已经界定清楚了什么是真正天道的准绳以后,这个题目其实已经是解开的了。因为每个人都会判断和评估,上到执政党,下到百姓,都拿同样的准绳去评估的时候,相信结论是不会相去甚远的。而所谓万物归一统,只有执政者本身代表了天道,那才是人类真正的福祉所在,因为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都是执政党。
我们来看一下,对于这个问题,道家思想是如何看待的,事实上,道家思想在中国历朝都被尊为"帝王术",在中国的很多朝代,都被奉为帝王治国的纲领。虽然,在中国的古代,从来都没有人权一说,但是在诸子百家中,只有道家学说是最尊重人权的。道家向来提倡执政者要顺遂民意,尊重人性和规律,"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但是它也强调执政者和百姓都要自律、节欲和俭啬,这才是长生久视之道,反对人欲横流式的人权。
所以在我们要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老庄的帝王术之前,应该首先要来弄明白两个前提问题:第一个问题,从天道来看,执政者最本质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第二个问题,人权究竟应该以什么为界限。对于这两个问题,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我们有必要来找到正确的答案。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从天道来看,是否应该这样来回答:执政者的任务就是在上要尊重天道,在下则要顺应四时,居中则要和睦民意来安定四方,创造就业的条件让百姓通过劳作而生存,让百姓居有定所,老有所养,让国家风调雨顺;对外则要抵御强敌,和睦邻邦,对世界的和平安定作出贡献,为达成世界大同和造福全人类而作出努力。
关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人权是否需要有些约束,在我看来,应该从如下的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
第一个方面,从宏观来看,人必须是要通过劳作的方式而获得生存的资源。除了孩子和老人以外,一个正常和健康的人,都不应该不劳而获。
第二,每个独立人都应该做有助于促进全体人类的共同安定的事情,而不应该去做破坏这种安定的事情。
第三,每个人的生命和生命的过程都是珍贵的,让每个人生活得安定和快乐是符合天道的,不仅我们自己要珍视它,而且这一点也应该要得到其他人和政府的尊重和保护。
第四,我们应该要知道,从微观面来看,人性是懒惰的、贪婪的和自私的,而且对于外部世界而言也多数是好斗的和掠夺的,甚至还有一些人是生性残暴的,如果任凭人的意志而不加限制的话,那么世界将是永无宁日的。所以除了人们自己需要修身节欲以外,从政府的角度,也应该有相应的法制对人的行为加以节制,这是符合天道的事情。
第五,我们应该要知道,事实上每个人获得安定和快乐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源的内容和数量是有限的,过度的物质是不需要的,奢侈的生活也是违背天道的。
所以假如大家能够认同我上面所讲的各条,那么在我看来,我们对于人权的要求是单纯的。
接着,让我们来看一下,道家思想究竟是如何阐述治国之道的。
其实翻遍整个五千字的《道德经》,通篇在讲的就是治国之道和修身之道,而归根结底其实只有两个字,就是"尊道"而已。在老子看来,历代的帝王因为没有尊道,所以世道才会败落如此。从三皇五帝开始推崇仁政以来,就已经是错误的开始了,"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慧出,案有大伪"。而历代的帝王所推崇的德、仁、义、礼,在老子看来,都是舍本逐末的事情,而且反而是致乱的根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道德经》第38章)老子的意思是说,上德其实就是按照道的意图,顺其自然地去作为,其结果是让人民各得其所,这其实就是得道,是真正的德;而下德是提倡人们要贤德,要去刻意地谦让和施展德行,其结果并没有办法让人民安定,这实际上是没有得道,虽然是不失德,但实际上是无德。而德也没有的时候,才会去推行仁、义、礼等末节。所以老子认为,人们应该要反璞归真,回归于道,"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道德经》第38章)。老子在这里要求人们要立身于敦厚和朴实,不要流于浅薄和浮华,才能够得道。
那么道家所提倡的"得道"究竟是什么呢?在道家的著述中,虚拟了一个得道的"圣人"或者"圣王"的形象,那么在下面,我来尝试着从道家的著作中整理一下圣王的治理之道:
一、圣王恒有三宝,才能成为天下之主。
"我恒有三葆,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道德经》第69章)
老子说,道家有三个法宝,第一是慈爱,第二是俭啬,第三是居后。因为慈爱,所以勇敢;因为俭啬,所以开拓;因为居后,所以才能成为天下之主。假如没有慈爱的心而去逞勇敢,没有俭啬的精神而去开拓,没有居后的态度而去争先,那么这是必死无疑的。而有了慈爱之心,才能战则胜,守则固。
老子认为,勇敢有两种,因慈爱百姓而产生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天会助之,而因为逞强逞能所表现的勇敢是不得好死的。"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所以圣哲之王一定是拥有对百姓的慈爱之心,这是第一宝。
第二,是要俭啬。"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蚤服。蚤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氐,长生久视之道也。"(《道德经》第59章)俭啬是节俭物质和爱惜精神的意思,只有俭啬,人才会内敛和自省,才会去尊道和积德,积德深厚了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功了。这样的人,他的能量将不可测其极,这样的人才是有根底的人,才可以拥有国度,才能够获得长治久安,这是第二宝。
第三,是要居后,不要争先,这是第三宝。老子从天地之道中观察到这一自然法则。"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7章)天地从不为自己而生存,但却是最长久的。所以圣人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之后,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前面,百姓才会拥戴他。他因为无私,反而能成全他成为天下之主。
二、保障民生,安定民心,是圣王治国的根本。
老子说:"人之饥也,以其上食税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也,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道德经》第77章)意思是说,人民饥饿是因为税负太重,百姓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过于强权,人民敢于铤而走险是因为人们期待丰厚的物质生活。
老子又说:"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第3章)意思是说,不要去标榜贤能,不要去推崇难得之物,不要去引发百姓的欲望,这样百姓才不会去争抢,不会去偷盗,也不会惑乱。所以圣哲之王治理国家,是要让百姓身体健康、生活安定,但是要引导百姓虚怀弱志,不要抱有太多的欲望,这样百姓才能安定。
从上述的两个观念中,老子认为,引致百姓不能安定的根源有两种,一种是生活无保障,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另一种则是百姓欲望太高。所以老子是从根本上提出了安定民生的方法。
有很多的人们认为老子的思想是代表了封建帝王的愚民思想,但是我却认为,这世界上的人们,绝大多数有着平和的愿望与平和的才能,他们所追求的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实生活。假如生活的环境赋予人们有安定的物质基础保障,相信这世界上即使很多有才能的人,也满足于过平常的生活。而只有极少数的人们有着高度的愿望,特殊的才能,或者有着强烈的对于理想事业的追求,那么这些人可以去创造去圆梦,只要他们获得财富的方式是符合道义的,只要他们的创造是有利于民生的,只要他们的物质生活不是奢侈的和过度的,只要他们的道德行为符合天道和人道,只要他们是守法的公民,则他们完全可以比一般人生活得更丰富一些。我认为这也是符合价值规律和符合天道的,相信百姓也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道家的思想十分符合逻辑,不存在所谓的愚民的概念。而假如在一个社会氛围中,过度崇尚财富、攀比声望和名利,或者追求物质刺激,那么民心就会被蛊惑,百姓的欲望就会被高度激发。
今天我们的社会如此浮躁,我认为主要就是来自这个原因。当我们打开电视和报纸,冲入眼帘的全部都是那些一夜成功的财富神话,所有的媒体都高度追捧甚至夸大炒作那些一朝成功的精英人士。在近年出现的一些选秀活动也引发了民众空前的热情,这从某种方面反映了百姓内心深处渴望快速成功的情结,这样的一种浓郁的功利气氛充满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导致那么多优秀的少男少女们从此不再安心于学习和工作,而走上了万众一心挤独木桥的道路。
但是我们假如归零推理一下,对于这些成功的名人们来说,他们失去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在我看来,他们所失去的东西可能就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自由、安宁以及快乐自在的生活。而他们所获得的则是功名利益等这些只能带来短暂的虚荣和快感的身外之物,从此他们的生命将不再完全属于自己。而我认为这是不符合人性的,也不应当成为那些明智的人们所应该要选择的生活方式。
北欧国家在我的感觉中是一些比较理想的社会,我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一篇瑞典人写的文章《瑞典精神和瑞典人的梦想》,来解释有人曾经问作者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瑞典人比较追求精神生活,有了梦想就会去追求?"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她认为除了这个国家有着良好的社会保障系统以外,也鼓励人们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瑞典人淡泊名利,为人低调,不喜张扬,不羡慕明星头上的光环,他们不追求去做亿万富翁,但是他们珍惜生命,享受真实生活的细节,有了梦想就会去追求,他们宁可放弃高薪也要去追寻梦想。瑞典人与大自然也特别亲近,也许大自然净化了人们的心灵,使得他们的梦想更简单、更纯真、更接近人生的真谛。
我认为,或许这就是理想的社会模型,只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保障体系下,才能够平息人们的浮躁;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老百姓对待工作就像对待艺术一样神圣;只有在这样的国度中,才能生产出如此精工的产品,这是因为人们是处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下去创造每一个作品。我虽然没有去过北欧,也没有研究过北欧,但是我猜想,这样的国家的政府一定是把保障民生的安定作为长期和基本的国策,并长期地在社会中提倡和善、安定、互助、和谐、环保的美德;他们也一定不提倡攀比名利、财富和个人的成功,也不会宣扬某一种特殊的才能或者荣耀。正如同老子所说,"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我也认为,这样的国家应该称得上是成功的国家:人口少、控制规模,谨慎地取舍外来的影响,坚持自己的理念;她让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定,一生无忧;她让人民淳朴安良,她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有着良好的人生价值的人民;她与其他的国家和平相处,不干涉别国的内政,专心于本国的事业;她从不采用强暴的措施去掠夺别国的资源,她以自己的方式对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这样的国家才是实践了老子的理想的国家,"小国寡民,使老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企业也是如此,我们对企业终极目标的设定将决定了我们企业的未来是怎样的远景。
三、保障民生,效法天地之道,以长远的安定和全体民生的根本利益来制定国策。这种国策应该是简单而制度化的,并以坚定不移的制度来保证正确的国策。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老子认为,"王"居四大之一,拥有崇高的地位,但是"王"应效法天地,尊重自然规律来行事。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第5章),很多人看这段话的时候,会去曲解其中的含义,认为圣王把百姓看作草扎的狗,但是以我的理解,事实上老子的意思是说,圣哲之王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他的责任是要以全体的民生安定以及以长远的国家利益为重的。所以必须是理性的。所以只能把百姓看作是一个对象,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否则万事若流于情感,就无法获取一个长远有利于民生的政策了。
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是说,因为天地是无情的,所以才会天长地久。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天荒地老是什么样子,但是天地按照它们的运行轨迹自然运行。《易经》中说,"天行健,昼夜不息",就是说上天按照自己的规律履行自己的责任,昼夜不息交替运转,从不停顿。同样大地也按照四时节气而变化,岁月更替,万物循环生长枯荣。天地从来不会因为一个生灵而改变自己的运行轨迹,但是天地却长久地担当起生长万物、滋养万物的责任。而假如天地没有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而去照顾每个生灵每一天的变化,那么就不会有全体民生长远的安定了。
老子又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道德经》第5章)意思是说,天地之间,就好像是有个大风箱一样,本来是空虚安静的,你越是去鼓动它,风就越大,治理国家本有规律可循,只要我们找到了这个规律,把它作为我们的基本责任,并严格遵守就可以了。倘若我们见识太多,又缺乏道的判断原则,就很容易人为生事,只会导致政令烦苛,反而令世道不宁。所以,只要"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不要随意去变动符合道义的国策,就可以达成治理天下的目的了。
所以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道德经》第26章)意思是说,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轻浮就失去了根本,浮躁就失去了主宰的地位。
四、遵循国事运行规律来设官分职,善于识人用人,让不同才能的人分管其所专长的事情,让臣下各得其所,对臣下委任责成,使臣下尽忠职守,是圣王治国的第四要点。
庄子的《应帝王》一文中,谈到圣哲之王如何治民,"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货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意思是说,圣哲之王治理天下,功绩普盖天下却好像不是出自自己的功绩,教化施及万物而人民却不感觉有所依靠,他使万物各得其所心花怒放,而自己却立足于不可测度的境地而并不感到有所施为。
在这些文字中,阐述了老庄的治理之道,那就是要抛弃那些强权和心机,深入洞察人的本性,顺势而为,因此能化育人民而不使人民感觉有痕迹,使百姓各得其所。在老庄看来,人民有共同的使命和道义,就是依靠劳动而获得收获,每个人又有不同的个性和能力,只要顺从各人的能力,把人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去提倡复杂的制度。"其正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缺缺。"(《道德经》第58章)意思是说,政治宽厚,则百姓就淳朴,政治严苛,则百姓就狡猾。事实上,在管理的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家都在升级和进化,打成平手。这就像电脑病毒软件和杀毒软件是一样,没有谁能胜过谁,最后的结果是把事情和人心都复杂化,但是回到出发点来看,于国于民都没有正面的建树。
在国家的治理上,庄子认为,"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仕"(《庄子·在宥》),意思是说,天地各守其职,阴阳各居其所,谨慎地守护你的身形,万物将自会昌盛。所以只要明确职守,使用合适的人各守其职,事物自然会昌盛,所以不需要太过复杂的管理。
庄子又说,"通于天者,道也,顺于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义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庄子·天地》)。意思是说,重道才能通达于天,尊德才能顺应于地,符合义理才能周行于万物,君王要对臣民各任其事才能治理好国事,而臣民要依靠技术才能守其位,所以只要技术符合事物的规律,事物符合义理,义理合于德,德合于道,道合于天,那么天下就能无为而治了。在这里,庄子强调了君王应善用人才,重道尊德,而臣民应注重技术,管理好事情。在《在宥》中,庄子还说,"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支远矣,不可不察也"。意思是说,什么是道呢,有天道和人道之分,无所作为而处于崇高地位的是天道,有所作为并且功绩卓著的是人道。君王是天道,臣民是人道,天道与人道相差太远,不可不察。
但是君王用人,需要十分慎重,所用之人是否合适,关系到国家是否得到治理。君王需要责成他们履行各自的职守,还需要全面考察臣下的德行和功绩。在君臣关系方面,君王应该要恩威并施,君王既要施恩于有功之臣,但也要掌握权势的要柄,审察臣下的行为而适时调整授权与剥夺的分寸,只有这样才能使臣下效忠君王而不敢懈怠,从而使政令通达,使百官条理通畅,臣下像车辐一样归向君王。引申到企业治理,其实也是同理可喻,作为经营者,要按照企业的规律来设官分职,任用合适的人来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这才是人力资源管理之本。
五、先要正己,施行身教而非言教,采用柔术而非强权,潜移默化地改变民众令其安定向善,是圣王治国的第五要点。
身为君王要掌握事物的规律,并秉持公正容物利人之心,才能有资格成为王者。"知常,明也。不知常,〖XCZ1.TIF;X*1/9〗。〖XCZ1.TIF;X*1/9〗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第16章)意思是说,知道事物的规律,是一种智慧,不能了解事物规律的人是盲目的,而盲目去作为则结果是凶多吉少的。了解了事物的规律,就会懂得包容,懂得包容的人才会公道,公道的人才能为王,符合王道就符合天道,符合天道就会长久,终身没有危险。
其次,君王教化百姓,要用精神教化而不是语言教化,不能使用强权而要使用柔术。君王本身若具备道德慈爱、虚怀俭啬、甘于居后的品行,则不用言语,百姓都会潜移默化地去接受和效法。所以老子说,"天下之至柔,弛骋于天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道德经》第43章)意思是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进入最坚硬的东西之内通行无阻,空虚无形之物,可以进入没有缝隙的空间。我因此而知道无为的好处,教化人民不需要空谈(而只需要身体力行),达到目标不需要刻意,(柔术)这是天下最好的方法了。庄子在《天地》中云,"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者"。意思是说,圣王治理天下,让民心自由,通过教化使他们自然去顺应良好的习性,灭掉原来的陋习和为害之心,增进他们的自我教化,让百姓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本性,百姓感觉就好像自己本性就是如此,而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这样就会逐步使人心安定向善,并形成风气。
六、制定符合道义的法律,以法律为准绳,王法如炉,律人先律己,使人民不敢犯错,是圣王治国的第六要点。
《淮南子》说,"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又说,"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故通于本者不乱于末,睹于要者不惑于详。法者,非天堕,非地生,发于人间而反以自正"。意思是说,法律好比天下的度量衡,是君王手中的准绳。法律产生于道义,道义符合众生的利益,众生的利益是符合民心的,这是制定法律的要点,因为法律的制定符合根本道义,所以就不会被末节搞乱,抓住了要领就不会被细节迷惑。法律,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上生出来的,法律是产生于人民的需求又反过来正定人们的行为的一种制度。
又云:"放准循绳,身无与事,若天若地,何不覆载?故合而舍者君也,制而诛之者法也,民已受诛,怨无所灭,谓之道,道胜,则人无事矣。"意思是说,为君王者,只要放准必须遵行的法绳,自身并不参与其事,人主就像天,就像地,还有什么盖不住载不起呢?所以制定法律,这是国君的职责,制裁犯罪,这是法律的责任,百姓犯罪伏诛,这是道义的胜利。道站到了主导地位,百姓才能安定顺遂。
《淮南子》中也强调了君主律人必先律己的重要性:"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故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意思是说,君王立法,自己首先要做好守法执法的表率,这样才能令行天下,所以君王若能严格遵守法纪,那么政令就能在民众中畅行无阻了。
七、对外持守谦下的姿态,以和睦邻邦,促进和平,军政以防御为主,反对战争,是圣王治国的第七要点。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小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蓄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道德经》第61章)老子说,大国,好比是江河的下游,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是天下交汇的地方,雌柔常以安静而胜过雄强。因为它安静,所以应处下位。所以,大国如果对小国谦下,就能聚拢起小国,而如果小国对大国谦下,则能被大国所包容。身为大国,无非想聚拢小国,而身为小国,无非想被大国包容,所以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该以谦下为本,而尤其以大国更应该要谦下一些。
其次,老子是极其反对强权和战争的,主张不要主动挑起战争。"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道德经》第71章)意思是说,善用兵者,不主动挑起战争,战争只是作为防御手段,即使进入战争也是不得已而应战,宁可退一尺而不愿进一寸,这样才能无敌于天下。并认为,"故称兵相若,哀兵胜也",两军若兵力相当,则心怀慈柔和悲愤的一方会获得最后的胜利,但是即使取胜了,也不能强取豪夺。"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谓之不道。不道蚤已。"(《道德经》第30章)善战者,获得胜利就够了,不要用武力强取,胜利了也是出于不得已,不要夸耀,过分气壮势盛就会走向衰老,这是不道的,因此是会招致灭亡的。
上述七点,是我整理出来的道家思想的治国之道,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直在尝试归纳出一些要点,但是限于我的水平,只能勉强地进行一些整理,不十分到位,还是要推荐大家去研究《道德经》的本经,才能够去体会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最后我用庄子的一段文字来结束对这段对道家王道思想的整理,在这段文字里,庄子总结了王道的精华和圣王的修养。
"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可不下者,事也;粗而不可不陈者,法也;远而不可不居者,义也;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为者,天也。故圣人观于天则不助,成于德而不累,出于道而不谋,会于仁而不恃,薄于义而不积,应于礼而不讳,接于事而不辞,齐于法而不乱,恃于民而不轻,因于物而不去。"译文如下:
万物虽然处在低下的位置,但是我们必须要依随其性;百姓虽然位于低下的地位,但是我们也必须要顺应民心;事情虽然隐藏不言,然而我们必须要去做它;法律虽然粗略不雅,但是我们必须要去明确地陈述;义虽然遥远,但是我们必须要去持守;仁爱虽然亲近,然而我们应该要去广泛地播撒;礼仪虽然是小节,但是我们却不可不积;德虽然已经存在,但是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崇高的地位;道虽然本于一统,然而我们还是要依随其而变;大自然虽然莫测,然而我们必须要去顺应。所以圣人观察自然的玄妙但不予协助,做事成功于道德所以并不劳累,所作所为出自于道而不需要事先的谋略,行为符合仁德但并不依靠仁德,义薄云天但从不积留,应迎礼仪并无避讳,承担事情当仁不让,成功于法度但不妄为,依靠人民但不轻易役使,遵从事物的规律但不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