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商道篇

第三章 王道与企业治理之道(二)

商道与女人 作者:如汐 著


  第二节 企业治理之道

  分析了王道以后,企业治理之道是否也可如同参照?在我看来,真的是可以参照许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企业与国家有着相似的地方,但是在本质上还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表现在以下的方面:

  第一点:国君的任务是安定民生,积蓄国力以及创造内外和平的环境,维持长治久安的国家环境,但是国君有天赐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企业则需要去创造商品的价值来实现交换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所以企业的任务是通过组织员工去履行各项功能以达成企业的管理目标。

  第二点:企业是一种处于自由竞争状态下的组织,在企业的生存空间里,竞争是残酷的,为此企业必须调动起其内在所有的资源来提高其竞争力,从而保持自己的平衡和发展。

  第三点:国家与百姓之间一般情况下是无法双向选择的,而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双向选择的。

  第四点:企业与国家相比,是一个十分小的组织,但是要求更聚焦、任务更明确,生命周期也更短,因此变化频率也更快。

  这些区别对企业的治理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在我看来,一个企业治理的根本目标首先应该是长期维持和提升企业在其特定的商品市场的竞争力。除此之外,相信不同的企业还有各自的企业目标,为此企业有必要为自己找到适合的治理之道,出发点的不同将导致完全不同的企业形态和管理模式。

  对于我所研究的企业模型而言,我们的目标和任务是两点:第一点,长期地保持企业竞争力,第二点,追求企业的长治久安,保障员工的安定。在这样的任务模型中,我们来看一下,道家的王道思想可否引申到企业中来,有哪些是合适的,还需要增加一些什么元素,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1.持三宝,慈爱、俭啬、居后。

  关于慈爱的观念,我认为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该要具备的,如果企业家的行为只是为了赚钱,或者只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一种目标,这是不够符合天道的。企业经营者应该对员工怀有慈爱之心,并把对大多数员工的安定和生活保障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之一,把员工看作是企业大家庭的一员,自己作为大家庭的家长,因此而激发勇敢和开拓精神。我认为这应该是企业家应有的精神,而只有这样,员工也才会把自己当作大家庭的一员,从而激发员工对于企业的凝聚力,促进整个企业目标一致地向前发展。

  关于俭啬的观念,同样也非常适合企业的经营活动。身为企业经营者,如果本身是不节俭的、发散的和不爱惜精力的,那么他也不会去注重尊道积德。可以想象,从一点而放大下去,企业浪费和发散下去将是不可控制的,企业越大则越失控,这样的企业就非常容易出现官僚和浮夸的毛病,干部和员工不再能脚踏实地工作。而只有老板自己就是严谨的、俭啬的和收敛的,员工才会敦厚朴实,对每一个工具、物料、作业、变更、指令和执行都是严谨的,对于时间和精力是爱惜的,无论做什么事情才有可能是可控的,企业才会形成一批踏实、严谨和符合科学精神的员工团队,企业才能长治久安,才有可能走向未来。

  关于居后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体现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在国家,圣王把百姓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但是,在企业由于所有制的性质是不同的,企业经营者不可能把利益全部奉献给员工。在我看来,是否应该这样来理解:企业所有者要首先安己,然后在安己的基础来安人,我认为这是符合天道的,但是这种安定绝不应该是指奢侈的生活。其次,我认为,如果企业家把企业所赚的钱用于让自己或者员工不再需要工作和劳动,并可以作为轻视劳动的理由的时候,那么这个钱就用错了,而且这是违背天道人道的。在现代的不少企业中,我们看到,有不少的企业采取一些特殊的激励政策使得一些干部或者员工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所获得的收入将使他们不再需要工作,即使他们工作时也已经失去动力和责任心,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再次,企业的赢利除了企业的正常积累和安定作用以外,更富余的部分可以用来开创事业让更多的人获得就业和安定,或者进行慈善事业及环保事业等。

  2.保障民生,安定民心,不推崇绩效管理和个人英雄。

  西方MBA所提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的。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按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自我实现的模式发展。然而在我看来,这个模式的本身就是一种西方社会对于人性化的片面放大。在一种过分强调个体的人性基础上的管理理论所带来的管理方法,必然是偏颇的,无法令企业的大多数员工获得身与心的安宁,无法让他们去除浮躁,安定地履行岗位的责任,这与道家思想是违背的。

  我认为,满足员工的安全需求是政府和企业应承担的责任。然而企业要去研究满足每一个员工内心的自我实现,设计各种刺激成绩的工具和特殊的待遇,让一些员工高度实现自我,这对其他员工产生的是一种刺激和攀比,然后再用所谓的绩效管理工具去平衡这些员工的欲望,这是导致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复杂,产生消极和内耗的主要根源,也是企业致乱的根本原因。假如我们能够设计出让员工安定顺遂,安居乐业,敬业爱岗,并且良好地履行岗位功能的管理方法,只有遵循道家的思想,不要去刻意标榜和人为生事。在我们的企业中,我们只告诉员工,工作到位是员工对于企业天经地义的责任,履行功能是员工为什么存在于企业的理由所在,而即使对于成绩十分优秀的员工,我们也只是个体行为的表彰,并不值得去公告和标榜。

  我们所要做的,是要在公司内倡导一种敬业、到位与和谐的工作氛围,强调团队合作,而不去推崇个人英雄主义,我始终认为,企业氛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企业治理元素,就好像人身体中的气一样。健康和安定的人有着顺畅祥和之气,如春风化雨一般,才能够安定五脏,化施万物。而假如在身体内充满的是躁气,是无法让我们五脏安定的,最后必然会使身体无法内守而致病变。

  3.以长远的安定和全体民生的根本利益来制定国策。

  这一点与企业也是相通的,只是由于企业与国家的性质不同,所以在制定基本策略的时候要包含两点:第一点是本着保持长期竞争力为原则,第二点则是以长远的企业安定和员工生活保障的安定来制定。企业长期的策略方针应该围绕着这两点来制定,而在我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基本战略的制定是最重要的,其次则是企业管理的问题。因为所有的战略都是要依靠人去实施,所以在我看来,企业管理的本质是要解决企业对于战略的执行力问题。

  4.遵循规律来设官分职,善于识人用人,让不同才能的人分管其所专长的事情,让臣下各得其所,对臣下委任责成,使臣下尽忠职守。

  我把这个问题的本质看作为是人力资源的任务。在我看来,人力资源工作的任务就是要用比较小的人力资源成本来使企业战略获得可控性的实施,进而达成企业目标。

  5.正己、身教,采用柔术而非强权,潜移默化地改变民众令其安定向善。

  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运用在企业之中的。从企业端来看,我们要让员工生活安定和心态安定,我们要赋予他合适和胜任的工作,并通过闭环控制来监控员工的产出和纠正员工的工作偏差,使其不断改善,达成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目标。然而,这仅是事情的一方面,我们把它认为是事物的"阳"面;在另外的一个方面,从员工端来看,我们需要让员工有良好的理念,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做好工作的热忱,并在内心认同企业的行为和理念。如果能达成这样的状态,员工才能在企业的环境中,感到如鱼得水,并认同自己工作的价值感,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自豪的感觉,我们把它认为是事物的"阴"面,这样阴阳的结合将达成企业和员工的双赢。我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符合阴阳道的原理。

  而要达成上述的状态,从"阳"的一面,我认为这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的内容,而"阴"的一面,则应该就是企业内部的教化和环境所要起到的作用了。这就是本点所要描述的事项了,如何通过教化,让员工来认同和辨识正确的理念,并逐步地印刻到自己的思维和习惯中去,需要我们采用道家的"行不言之教"的方法,用柔术和正己的方法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员工,并创造正面的企业氛围。这一点需要我们经营者本身长期地去努力、修身和律己才有可能达成。

  6.制定符合道义的法律,以法律为准绳,律人先律己。

  这一点对于企业也完全相同,需要强调的是,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公司的长远目标,也应符合大多数员工长远的利益。而一旦制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无论是谁,应该要一视同仁。而假如制度有不合理和不完善之处,则应该要立即修正,使其符合公司长远的基本策略。

  7.对外持守谦下的姿态,以和睦邻邦,促进和平,军政以防御为主,反对战争。

  在这方面,企业和国家是有着最大的不同了,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中有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有关政府管理部门,还有一种就是竞争对手。对于前者,企业的态度是应该要持守道家的谦下的姿态,当我们谦下的时候,才能够被顾客、大供应商及合作伙伴所包容,也能够聚拢小的厂商及合作伙伴;当我们谦下的时候,我们也才能被各个政府管理部门所接纳和认同,这样我们的经营环境才能如鱼得水,我们的企业之船才能开得顺畅。

  但是对于竞争对手,我们是否也能谦下呢?这个问题我还没有研究出来。从我们所遭遇的一些竞争对手来看,他们是比较恶意的,在我们公司的文化中,从来不准我们的业务人员去随意诋毁别人,甚至竞争对手。但是对方却并非如此,我们对于竞争对手的谦下并没有得到对手的尊重。对于一个时时想把你吃掉的对手能谦下吗?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我们的困惑所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