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有一个绰号“印刷报纸的本”,这个绰号起源于他与格林斯潘在通货膨胀问题上的分歧,公众赐予伯南克这个雅号是基于他的一个观点:如果有需要,就可以通过大量印刷钞票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美联储的博弈
从2000年到2008年,简单地说就是美联储和流动性不断博弈的8年。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世纪之交热闹一时的新经济神话,随着纳斯达克的崩盘而灰飞烟灭。2001年,拉登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袭击美国世贸中心的恐怖活动,自此之后世界经济、政治走势悄然开始发生变化。
溯源本轮通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和美元纸币的过度发行相关。随着“9•11”事件的发生,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为了挽救美国经济的衰退,美联储从2001年1月开始逐步调低联邦基金利率,以每次0.5%的速率在2001年6月调低到4%,在年底调至2%。在2002~2004年三年时间里,联邦基金利率始终低于2%,并在2003年6月~2004年6月期间处于1%的历史性水平。
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的宽松货币环境,尽管造就了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在面临诸多衰退因素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着快速的增长。但是,格老大量释放货币的做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美元本位制的背景下,欧元区、亚太区等经济体也不得不实施宽松的货币环境,以对冲美元的持续贬值所引发的本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所以到2004年的时候,全球就出现了流动性的大量过剩,资产泡沫开始酝酿,通货膨胀威胁着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而且过于宽松的货币环境为次贷危机的出现播种了嫩芽。
从历史上看,自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本位制自此确立之后,全球的货币流动性就开始随着美元货币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周期性的过剩和枯竭。CRB指数是最能衡量全球流动性资金去向的指标,一旦流动性泛滥,全球的商品价格必然出现暴涨,而一旦出现枯竭,商品市场的熊市也就随即而至。以CRB指数为例,历史上,最近一次的牛市是从1977年底开始,终止于1980年底,总共运行了3年的时间,这三年刚好是美联储为挽救“滞胀”危机而不得不放松流动性的年代。当然此后展开的熊市运动却持续了20年之久,直到2000年之际牛市才开始启动,也就是罗杰斯口中的超级大牛市。
随着流动性泛滥趋势的出现,通胀风险的上升,格林斯潘开始意识到前面四年的货币着实释放太多,于是从2004年6月到2006年8月连续17次提高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拉升到5.25%,一定程度回收了不少的流动性,但也就是这轮紧缩货币,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2007年开始,次贷危机日趋恶化,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金融市场动荡不定,从2007年9月18日到2008年的3月份,连续6次降息,短短的半年间将联邦基金利率从5.25%拉低到了2%,到目前依然维持着2%的低息时代。如此一来,美元的流动性延续7年前的情景再次出现大幅度的泛滥。
伯南克制造全球通胀?
伴随着持续低迷的经济数据以及信贷市场的恶化,美国经济已经难逃衰退的噩运。经济疲软的最主要来源,房产市场更是陷入了严重的衰退状态。美国房价目前比2006年第二季度时的顶峰水平下降了10%,并且可能会至少再下跌10%。
让人更为忧心的是,房价的不断下跌,加上金融市场的疲软和信贷的收紧,给消费者带来了无穷的痛苦,这导致消费者信心下跌至自1991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已经出炉,但现在看来,这并不足以防止经济衰退的出现。现今,不少机构纷纷预期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为负值,这次衰退可能导致1990年和2001年更为严重的后果。
为了挽救经济衰退,美联储已经采取了多次降息的“鸽派”(“鹰派”和“鸽派”是美国国内存在的两种主要势力:主张用武力解决争端的一派被称为“鹰派”;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的被称为“鸽派”)政策,半年内将联邦基金利率从5.25%拉低至2.25%,加上伯南克的“忧心忡忡”,使得更多的人看淡美国经济,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以及外国央行储备由美元转向其他货币的威胁,美元指数从2007年9月的80点一下子滑落至现在面临破70的可能,美元兑一揽子货币加速贬值的趋势甚是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