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野心的旋涡(一)

德川家光(第一部 守正出奇) 作者:(日)山冈庄八


大御所秀忠的病不仅令次子骏河大纳言蠢蠢欲动,在德川一门的尾张,纪州,水户,越前家也卷起了难以想象的暗涌。

此时,尾张的义直比纪州的赖宣迟了一步也进入了江户。由他的行动引起了老中们的怀疑,在入住品川之前,还接受了老中们的审问,留下了一段有名的趣话。

将军家光二十八岁,尾张,纪州,越前,水户也统统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所以,把外系大名抛在一边,准备自己大干一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过,也正因为德川一门都是血气方刚、能力出众的年轻人,外系的诸大名才噤若寒蝉、不敢轻举妄动。

江户幕府的奠基人家康已经故去十五年了。接下来的宽永九年(一六三二),又要为家康的第十七次忌日举行佛事。然而,二代将军的病情却怎么也看不到好转的迹象。如此一来,各人心中打着自己的算盘,德川一族内部无疑将会热闹非凡。

关原之战后的第十五年,大阪之役爆发。其后五年间,迎来了人世间无法避免的转换期。

庆长三年(一五九八)八月,秀吉逝世。然后,庆长五年(一六○○),不管日本愿意与否,秀吉的统治不得不告一段落,关原之战开始了。

回顾当时的情形,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这是非人力所能左右的时代变化。

关原之战时,丰臣秀赖费尽心机保住了自己——父亲秀吉遗孤的地位。不用说都知道,令其达成此事的是家康。

庆长六年(一六○一)三月二十七日,丰臣秀赖继承了父亲秀吉权大纳言之位。

接下来的三月二十八日,家康的儿子秀忠也同样受封为权大纳言。

从这时开始,家康内心就盘算着,将周遭局势所决定的道路开辟出来。改变以关白为政治责任者的旧传统,重新确立镰仓时代以武士的栋梁征夷大将军为幕府政治责任者的实力主义制度。

庆长八年(一六○三)二月十二日,家康正式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开始着手整顿幕府政治的组织形式。

最先实现的政治功绩,是三月中即发布的“禁止斩杀百姓”的公告,接着四月二十二日,推荐秀赖为内大臣,五月十五日,更是宣布把自己的孙女千姬嫁给秀赖。

此时,身为内大臣的秀赖不过是一个十一岁的孩童而已。家康之所以立十一岁的孩童为内大臣,这理由是不难猜到的。

幕府的政治当然不能由一个十一岁的孩童来掌控。因此,具有政治实权的征夷大将军的要职就让给了秀忠。为了兑现对秀吉的承诺,秀赖作为秀忠长女的夫婿,被安置在了关白这个闲职上。

然而,现实政治形势的走向,并不一定都朝着家康算计的方向发展。

战国之后,实力比名分更能夺得权力这一粗暴理念在人们的思想深处扎根。

基于这个想法,朝廷的任免根本不是问题。秀赖是秀吉的遗孤,又有自负的关原之战的败将以及南洋传教士的策动,最终酿成了大阪冬之役和夏之役。

从关原之战算起,正好过了十五个年头。

然而,这场战役对于家康来说,完全是计划之外的。秀赖和淀君等人的自杀,也完全是出乎意料的结果。尽管幕府的基础由此得到了巩固,但对于一心想成为丰臣家恩人的德川家康来说,这个结果是违反他本意的。天下虽定,可家康的一生却蒙受了世人的误解。

“大概,人生在世根本就不可能万事如意吧。”

纪州赖宣骑着马,经过竹桥御门向左转,就到了自己的同胞兄弟水户赖房的宅邸前。

(大御所秀忠一旦撒手尘寰,江户城会产生怎样的混乱呢……)

正是想看到这样的景况,赖宣才来到了江户。

根据记载,纪州赖宣到达赤坂御门外江户宅邸的时间是十二月一日,尾张义直到达麹町土桥内宅邸的时间是十二月二日,差了一天。然而事实上,赖宣早在两天前就已经入住赤坂御门外的江户宅邸。

要比哥哥尾张义直早赶到江户,好取悦大御所之类的卑劣想法,赖宣是一点都没有的。比义直早赶到江户只不过是因为,如果江户有发生动乱的迹象,就可以趁早考虑动乱的根源和对策而已。

同胞兄弟水户中纳言赖房的宅邸雄伟地耸立在小石川御门外,在相当于如今从水稻桥到春日町十字路口这段距离之外,道路的左边当时似乎还是常有狐呀狸呀之类出没的巨大的武藏野天然森林。

走近大门时,名取三十郎先赖宣一步,走近门卫,说了些什么。

赖宣和三浦良介一同驱马到达的时候,门卫站在向两边推开的格子门边,手持长枪迎候客人的到来。

赖宣在门卫的面前,停住了马。

“怎么回事。难道还有貉出没吗?”

赖宣透过蒙面的头巾,粗鲁地问道。

“不是的,没什么貉出没,倒是有狸经常在附近出现。”

“哈哈哈……狸和貉不是一样的东西吗?就说貉吧,避讳下狸的说法。”

“遵命……可是在这宅邸里出现的确实是狸啊。”

“绝对不是狸!狸是东照权现的绰号,而且狸和你家主人太像了。以后在水户禁止提到狸!”

“是!小人冒犯了。”

门卫紧张得满脸通红,低下了头,赖宣驱马穿过大门进入门内的树林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