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有目标才有动力(8)

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作者:胡锋


到家后,纪昌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地看着虱。十天之后,他眼里的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此时,他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箭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却没有断。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手舞足蹈,拍着纪昌的胸膛,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纪昌的成功源自于他对目标的专注。同样,齐白石专注于画虾,画出的虾才栩栩如生;黄胄专注于画驴,画出的驴才活灵活现;徐悲鸿专注于画马,画出的马才呼之欲出;李苦禅专注于画鹰,画出的鹰才形神兼备。而与此相反的是,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却整天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目标太多,孩子会无所适从,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致和动力,也就成了父母眼中的懒孩子、“问题”儿童。父母在埋怨孩子不爱学习的时候,是否想过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呢?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学习上,给孩子制定太多目标,其实就是没有目标。让孩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紧追一只羊—让孩子只专注一个目标!

7.不做“守株待兔”的孩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张地图,无论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从地面上移动半步。

先来看一则故事:从前,宋国有一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他正在田里干活儿,看见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脖子而死。从此,这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守株待兔的故事早已为人们熟知,但这样的事情却从没有真正停止过。很多孩子在学习中给自己树立了目标,可学习的时候,却是拖拖拉拉的,不愿意行动。这样,孩子始终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光说不练,已经成了孩子学习中最大的绊脚石。有一天晚上,我到一个朋友家,他正在和孩子在做作业这个事情上较劲儿。孩子坐在书桌前昏昏欲睡,强打着精神,他在苦口婆心地劝导孩子一定要把作业完成。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孩子本来打算下午做作业,因为刚吃过午饭,就先打开电视看一会儿。孩子本只想看三五分钟,谁知节目太精彩,孩子就被节目吸引住了。不知不觉,就看了三个小时,等节目看完,已经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吃过晚饭,父母催孩子去写作业,孩子口头上说行,却趁父母去忙别的事情时,又打起了游戏,打完游戏,就感到十分疲倦了。这时候,才想起作业还没有做呢。可是,孩子已经很困了。就像罗大佑在歌曲《童年》中唱的那样: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日复一日重复这种生活的孩子比比皆是。拖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浪费了一个人多少时间啊,它让宝贵的生命失去了应有的光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