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3)

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 作者:史景迁


  结果农业税收大幅带动的是城市生活的流行风气,市镇的文化多元,以及促进绍兴等城市的规模与繁荣。庞大的财源几乎没有回流农村,去投资改善农耕技术或大型的灌溉排水工程。虽然毫无疑问,像绍兴长期依靠河道与运河运输民生物资,部分农家也因此能将农产品销往这些新兴城市,提高所得,然而城乡经济和生活形态的差异日扩,已成社会的发展基调。
  
  往昔的读书人,特别是张岱大力推崇的读书人,早已看出社会弊病所在,经常冒着丢官甚至丧命的危险,也要大声疾呼。当然,对张岱或历代有志之士来说,中央朝廷的集权,与在朝为官从政的文人官僚,都是他们要面临的现实。也拜这些所赐,张岱才得以穿透社稷之表象,了解暗藏的积弱不振,这确实很像他小时候爱看灯笼,仿佛其亮光可以照亮卜居城市的种种暧昧不明。
  
  因当时朝廷修史与京城邸报每周新闻的传播,明朝多位皇帝惊人的荒唐行径也为市井小民所知。张岱出生时,在位的是明代第十四位皇帝万历。至万历四十八年(1620)为止的整个万历年间,国政是一天不如一天。也许是这位皇帝种种怪异的行为举止,激发张岱钻研历史,特别是阅读人物传记更成为他终生的嗜好。张岱弱冠之时,神宗深居内廷,宫里的宦官是唯一可面见圣上的男性,他们很快就把持了朝政。有明一代,宦官一直大权在握,但因朝臣假道学、交相挞伐,惹恼万历皇帝,让他难以忍受,往往好几个月拒绝到外殿接见官员。为表反弹,文人和遭罢黜者开始结社倡议改革,虽议论酣热,但对圣上或宦官表明造反,只有遭严厉整肃的下场,于是朝政日败,危在旦夕。
  
  张岱对明史有很透彻的理解。上溯至14世纪中叶,开国君主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农村,贫无立锥之地,一度还出家为僧,游方四海。后来,朱元璋展现运筹帷幄的军事长才、果敢的决断能力,历过经年征战,驱逐蒙元的异族政权,一统天下。明太祖一方面分封诸皇子,另一方面在南京重建强大的官僚体系,透过组织地方上的大地主,完善农村的社会制度。明太祖性格暴躁,行事极端暴烈,但也以精明干练、眼界开阔闻名。太祖把皇位传给皇孙惠帝,新君学问渊博,对理想的中央集权方式有其见地,但太祖之子、惠帝之叔弑君,随即践祚,是为成祖。成祖自南京迁都北京,下令建造舟船,远航至非洲东岸和波斯湾,宣扬天朝国威与成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