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时代的噪音 自序/张铁志

时代的噪音 作者:张铁志


  二○○四年在台湾出版《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之后,引起不小回响,常有玩音乐的朋友说有冲动更加关心社会问题了。每一次听到这种鼓励,就让我更加确信书写的力量。
  
  二○○八年《声音与愤怒》在大陆出版了简体版。始料未及的是,由于台湾与大陆的不同历史脉络,这本书在两地引起了很不同的回应。
  
  过去在大陆,音乐或者文化都是高度政治性的,背负着由上而下强制的巨大政治使命。然后,崔健来了,摇滚成为八○年代启蒙的文化力量之一。因此,后来的摇滚人更希望的是卸下过去社会责任的大旗——不论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启蒙。连周云蓬也跟我说,现在更需要的音乐是更个人主义的,而不是集体主义。
  
  的确,在处于这个历史时刻的中国大陆,人们更渴望个体自由带来的解放。
  
  强调摇滚作为一种抵抗的力量,并不代表鼓吹一种集体主义,或者主张音乐要服务于特定目的。创作者应该自由地去表达他心中的想法,不论是对爱情、人生,或是对社会的思考。
  
  本书关注的是音乐人与他所处的时代之间的关系,但并不表示这才是音乐的力量所在。如同文道和晓舟在本书推荐序中所提出的,音乐作为“时代的噪音”不只是在于其提出政治或社会议题,事实上,不论是音乐的先锋性对主流美学的挑战,或者是在这个虚伪时代对真诚人性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反抗的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音乐人确实意欲在他们的作品中反思时代,甚至介入历史。
  
  这本书的故事是从二十世纪初到我们所处的二十一世纪,不同时代的西方音乐人如何用他们的音乐去记录历史、对抗不义、抵抗体制。有的人是抱着改变世界的革命抱负,有的人则仅是想说出心中的话。本书除了书写音乐人的创作理念,也试图刻画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反抗史: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资本主义与工运早期阶段、三四十年代的左翼运动、五十年代的麦卡锡主义、六十年代的反战运动和民权运动,七八十年代的经济转型和里根的新自由主义,以及九十年代的全球化/反全球化、战争与和平、发展与贫穷。
  
  本书也试图讨论音乐与社会实践结合的不同难题,与如何可能真正“改变世界”。当民歌之父伍迪·格斯里在吉他上写着:“这把吉他会杀死法西斯”时,没有人比他更相信音乐的力量;但在斯普林斯汀、琼·贝茨、冲击乐队、乃至U2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巨星地位/商业体制与抗议信念的矛盾与纠结;而在乔·希尔、西格、黑人民权歌手和U2的实践上,我们则要反思,是实际的政治游说、草根组织,还是通过歌曲和现场演出来激励群众,才是最有效的力量。
  
  如果《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是提出问题,这本书则通过分析不同音乐人的生命轨迹,尝试提出答案,虽然答案可能不只一种。但我相信的答案在第一章的第一页,也在最后一章的最后一页。
  
  这本考察音乐与抗议的历史之书当然有其限制,故事集中于英、美、爱尔兰的白人摇滚与民谣。事实上,美国的嘻哈和雷鬼有着更强烈的社会意涵,而在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乃至东欧,也有更多透过音乐来介入社会反抗的故事,但那些可能会留给下一本书。
  
  当然,我更想写的,是在这个华人的世界,音乐如何被时代形塑,并且如何反过来介入时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