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左翼民歌时期,乔·希尔:抗议歌手的永恒典型(1)

时代的噪音 作者:张铁志


  昨夜我梦见了乔·希尔(Joe Hill),那个二十世纪初拥有悲剧命运的工运歌手。眼前的他虽然浑身是血,却显得精神饱满、眼中充满斗志,仿佛正要前往一场激烈的抗争。
  
  我惊讶地说:“乔,你不是已经死了几十年了吗?”
  
  因长期待在矿场和工厂而显得粗砺黝黑的他,缓缓地说:“不,我从来没有死。”
  
  “可是,可是那些贪婪的铜矿财主们不是枪杀了你吗?”我说。
  
  “枪是杀不了一个人的。我从来没被他们打死。”他说。
  
  “你知道,”乔微笑着说,“凡是没被他们击倒的人,都会继续坚持下去,继续去组织更多人。而我,不会就这样死去。”
  
  1
  
  的确,在整个二十世纪的工人抗争中,乔·希尔从未离开。
  
  一九六九年,在伍德斯托克(Woodstock)这个以三天三夜浓缩了六○年代一切斑斓炫目的反文化的演唱会上,乔·希尔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台上。在稀微的灯火下,面对着台下三十万人,琼·贝茨(Joan Baez),那个世代最美丽而坚定的声音,静静地演唱了一首关于永恒的坚持、关于如何组织弱势者的老歌:那是写于三十年前2的《我梦见我昨夜看见乔·希尔》(I Dreamed I Saw Joe Hill Last Night)。在这个伍德斯托克最令人难忘的夜晚,乔·希尔的历史幽魂,一个抗议歌手的永恒形象,以及美国工运的激进主义传统,掺进了属于爱与和平的满地泥浆中。琼·贝茨唱着:
  
  昨夜我梦见乔·希尔
  
  就像你我一样活生生地在我面前
  
  我说:“可是乔,你不是已经死了十年了吗?”
  
  “我从来没死,”他说,“我从来没死。”他说
  
  “铜矿老板杀了你,乔;他们杀了你啊,乔。”我说
  
  “要杀一个人,需要的不只是一把枪。”乔说
  
  “我没有死,我没有死。”
  
  他是如此真实地站在那里
  
  眼中带着微笑
  
  乔说:“他们忘了杀死的人,
  
  将会继续联合起来,继续联合起来”
  
  2
  
  瑞典出生的乔·希尔,从小喜欢音乐,并在小区中的咖啡店弹钢琴。刚进入二十世纪的一九○二年,像许许多多寻找美国梦的欧洲移民一样,二十岁出头的他在自由女神的冷漠凝视下来到美国的入口:纽约。他只能在纽约下东区靠着最粗劣的工作来维生。之后,他离开纽约,流浪在那些肮脏、危险或黑暗的工作场所中,不论是工厂、农场还是矿坑。
  
  这是美国刚从所谓“镀金年代”(Gilded Age)走向“进步年代”(Progressive Era)的转换期。内战之后,美国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垄断性资本主义,造就二十世纪的超级工业巨子,如因石油致富的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feller),因钢铁致富的卡内基(Andrew Carnegie),或者因铁路致富的范得毕尔德(Cornelius Vanderbilt)。然而,在他们镀上闪亮黄金的底层,却是对工人最原始而粗暴的压迫与剥削。例如在一九一一年三月,纽约市的一座纺织厂发生大火,一百多名女工因被雇主锁在里面而被活活烧死——这也是日后三月八日国际妇女节的由来。许多低技术工人都是抱着美国梦来到美国谋生的欧洲移民;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忍受低廉的薪资、恶劣的工作条件和雇主的虐待。甚至司法也完全站在资本那边。一九○五年,纽约最高法庭的判决说:“最高法院认为纽约州法律设定最高工时是违宪的。宪法禁止各州政府介入劳动契约,因为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保障雇主有买卖劳工的自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