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节:民调与管治艺术(2)

新君王论 作者:蔡子强


   第23节:民调与管治艺术(2)
  
  The New Prince的作者Dick Morris亦说:
  
  “领导这门学问,往往是处于自己想国家走多远及选民想国家走多远这两者的张力之间。”(Leadership is a dynamic tension between where a politican thinks his country must go and where his voters want it to go.)
  
  要能在张力之间成功取得均衡,Morris说关键亦在于善用民意调查。
  
  其实重视民意,并以作此为施政的主要基础,在西方民主国家可谓十分普遍,更可说是由来已久。美国前总统林肯,可说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们的政府依赖民意来管治,谁人可以改变民意,亦即是说他可以改变政府”;“我会待至最后一刻,看看民意的最新发展,才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如果不加注释,相信很多人都会以为这是一些不负责任、民粹主义政客的言论。但其实这两段话,却是历史上以坚持原则见称甚至不惜为此发动内战的林肯,在1856年及1861年两篇重要演讲中所说的。
  
  当然,林肯那个年代还没有科学化的民意调查,他只能靠每天早上阅读华盛顿市的三份主要报纸:Morning Chronicle,National Republican,Evening Star,批阅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信件,以及与不同党派的国会议员交流等来揣摩民意。但这些工作却往往把他弄得心力交瘁。
  
  相比林肯,近代的美国总统可说是幸福得多,因为他们可以倚赖科学化的民意调查。罗斯福可说是当中的分水岭。1935年,盖洛普的民意调查面世,它很快便得到罗斯福的重视。举个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为应否基于军事考虑而轰炸圣城罗马而举棋不定。他最大的忧虑,便是害怕因此会开罪人数庞大的天主教徒选民,一旦处理不好,甚至可能会触发国内反战情绪。最终令他痛下决心的,便是1944年3月的一项民意调查,该调查发现,高达六成六的教徒,认为如果宗教古迹得到特别保护,便不会反对轰炸,两天后,圣城罗马便遭受战火洗礼。
  
  另一个例子是前总统老布什,他任内曾发生加州大暴动,事后老布什打算发表全国性讲话,但却大为头痛:究竟应强烈谴责此等违法行为,还是对饱受生活折腾的暴乱民众先表示一点关怀,以起安抚作用,避免火上加油呢?他的幕僚最后递交了两份截然不同的演讲文本到他跟前,一份措词强硬,由传播处主任(Communication Director)David Demarest 及幕僚Dan McGroarty执笔;但另一份则怀柔,由幕僚Tony Snow撰稿。在此关键时刻,老布什最终也是决定交由民意调查结果来为自己作出决定,最后选择了前者。
  
  任由民意调查结果主宰,是否会令政治领导人变得堕落,变成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