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康复了的周卫国率着部队离开了清风寨。尽管朱子明一再挽留他们多住些日子,但他还是毅然离开了。因为他还有着重要的任务--重回虎头山,建立抗日游击支队。
走的那天,朱子明率众送了一程又一程。望着周卫国远去的背影,他不禁热泪盈眶。
一回到阳村,战士们就忙着收拾他们的驻地。
周卫国也开始考虑接下来的工作要怎么继续。
经过这次战斗,他们三连人员损失将近三分之二,一个连打得就剩下五十来个人了。加上特战队,也就六十多人。而更为严峻的,是他们现在弹药不足,平均每个战士还不到十发子弹。而粮食储备也很缺乏,加上所有的罐头食品,最多能吃七天。在这样的形势下,要建立起游击支队来,真的算是白手起家了。但是周卫国知道,再难,也得完成上级的任务。再难,也得坚持下去。
经过认真考虑,他决定给战士们放三天假。好好睡三天觉。这三天的任务,就是把七天的粮食全吃了,罐头全开了,好好补补身子。三天后,他们要去打距阳村五十公里处的一个鬼子据点。之所以选择这个据点,是因为特战队员们得到情报,两天后将有一大批军用物资运往该处。而驻守的日军只有一个小队!只要把这据点打下来,不仅战士们的士气得到鼓舞,而且,军需物资的需求也会得到缓解。
命令下达下去,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之前被鬼子围追堵截,打得到处逃,这口气难以咽下,都盼着早日一雪此恨。
第二天黄昏,李勇和张楚率领队伍出发了。他们于次日拂晓到达鬼子据点,在炮排和特战队的支援下,对鬼子发动奇袭,毫不费力地将据点打了下来。
李勇、张楚带着战士们回到驻地。战士们拉着十几辆大车,车上满是武器、粮食等各种物资。按杨大力的话说,这回是发财了。
周卫国走到一辆大车跟前,车上堆满了炮弹,他一看,笑道:“好你们的!七十五毫米山炮的炮弹一下子给我拉回来一大车?可咱这现在也没七十五毫米山炮,你们给我弄来这么多炮弹干啥玩意呢?”
李勇说:“嘿,你是没看见。我们这帮战士啊,一个个穷惯了,穷疯了,到了鬼子那,甭管好用的不好用的,能拿的全都拿了!”
众人哈哈大笑。
首战告捷,又缴了这么多东西,周卫国心里放心多了。
这天,周卫国正在屋里独自用餐。突然,门推开,张楚大步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一瓶酒:“没酒怎么吃饭,来,我请你喝酒!”
周卫国一笑,打趣道:“多谢多谢,快请上座!”
两人推杯换盏,一直喝到日落西山。
两人都已经有些醉意了。张楚拍着周卫国,说着酒话:“我原来就是瞧不起你,我瞧不起你是因为你在学校是个富家子弟,跟我们不是一路人!不过,我张楚最佩服的……就是你这种能改变自己的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周卫国苦笑了一下:“理想?我还能有什么理想,我现在只是想报仇打鬼子!”
张楚端起杯子:“我们一起打鬼子,我们是好兄弟。来,干!”
两人干杯。
放下杯子,张楚说:“我要告诉你一个消息,我要结婚了。”说着喜滋滋地笑。
周卫国抬眼看他:“真的?来,恭喜你,我敬你一杯!”
两人又喝一杯。
周卫国醉醺醺地说:“你还没说,你媳妇儿是谁呢?”
张楚醉笑着:“猜不到吧,我告诉你吧……是……陈怡!”
周卫国一愣,惊得酒醒了一半。
张楚自顾自地说着:“其实很早以前我就喜欢陈怡了。这么多年,我们俩一直并肩战斗。当年为了工作,我们还假扮夫妻来着呢!”他笑着,非常憧憬,“是时候了,我打算明天就跟她求婚。我们都十年的感情了。”说着,又喝了一大口酒。
周卫国呆滞地看了半天张楚,惨然一笑,说:“恭喜你!到时候,我为你们主婚!”
说完,内心竟一阵疼痛。
第二天,张楚真的去找陈怡表白了。
陈怡听完张楚的告白,有片刻的吃惊,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她委婉地拒绝了张楚。
张楚一下子傻了。他没想过陈怡会拒绝他。他以为陈怡能明白这些年来他对她的感情。但始终,一切都只是他以为。
“你告诉我,你是不是心里有别人了?”
陈怡沉默了片刻,说:“是。”
张楚绝望地看着陈怡:“告诉我,他是谁。”
陈怡沉吟良久,才缓缓说出“周卫国”三个字。
张楚一听,愣了半天,什么也没说,出去了。
陈怡望着张楚受伤的背影,叹了口气。在她心中,她一直只把张楚当做她最好的朋友。而她心里真正最喜欢的那个人,是周卫国。这么多年,一直没变。
晚上,陈怡在缝补衣服。张楚敲门走了进来。
陈怡抬头看他:“张楚?还没休息啊?”
张楚看了看陈怡,片刻的沉寂后,他说:“他的确很优秀!你的选择是对的!”
陈怡一愣,半晌,说:“实际上并不是我在你们之间作什么选择!我真的是很爱他!”
“能告诉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上学的时候!”
张楚没说话,过了一会儿,又问:“这么多年你都在等他?”
陈怡犹豫了一下,答道:“是!这么多年,我没有可能去寻找他,因为战争改变了我们的一切。但我一直在履行着我的诺言,我在等他!”
“你是个好女人!”张楚说。
陈怡突然有些感动:“张楚,你是我的好同志、好战友--”
张楚打断她:“你别说了,我明白!我不是一个拿不起放不下的人!衷心地祝愿你幸福!”
“谢谢!”
“我走了!”张楚说完,转身离去。
陈怡看着张楚离去的背影,心生感激,敬意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