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毛泽东在驻地召开了中央负责人会议。会议经过讨论,中央正式决定到陕北去。这一决策,为确立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建立在陕北奠定了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几份报纸,决定了中央红军的去向。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国民党统治区出版的报纸刊物比较容易收集到,毛泽东订阅的报刊多起来了。
根据上世纪40年代初期为毛泽东管理图书的史敬棠回忆,毛泽东当时订阅的报纸有:《中央日报》、《扫荡报》、《大公报》、《益世报》、《新华日报》、《新蜀报》、《时事新报》、《商务日报》、《新民日报》、《秦风报》、《工商日报》、《西京日报》、《前线日报》、《新工商》、《大刚报》、《新中国日报》、《光华日报》、《国家社会报》等。刊物有:《世界知识》、《群众》、《经济建设季刊》、《人与地》、《中农月刊》、《财政评论》、《四川农情报告》、《农业推广通讯》、《中国农村》、《四川经济季刊》、《中国农民》、《新闻周报》、《文化杂志》、《经济论衡》、《西南实业通讯》、《国论》、《新经济》、《民主周刊》、《文萃》、《中苏文化月刊》、《国讯》等。
1941年3月1日,毛泽东曾致电周恩来、董必武,请他们订阅一批报纸书刊,在上述目录中以外的,还有《四川经济参考资料》、《贵州经济》、《日本对支经济工作》、《列强军事实力》、《中外经济年报》、《中外经济拔萃》。
延安《解放日报》是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将《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出版的。这份党中央的机关报一直是在毛泽东的关怀和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毛泽东不仅亲自为它撰写社论,还直接计划安排组稿工作。他读到报上的好文章、好消息,立即通知各报转载,广为传播。
毛泽东读报纸,不仅善于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最新动向,还善于以他独到的慧眼发现人才。
1942年1月8日,田家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题为《从侯方域说起》的文章。毛泽东读后,颇为赞赏。虽说杂文只有千余字,却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史功底不浅。
侯方域是明末的“四公子”之一,入清后参加河南乡试,中副榜,曾向清总督出谋献策。田家英对这个“生长在离乱年间的书生”,作了犀利的解剖,他在文章中写道:
一个人,身经巨变,感慨自然会多的,不过只要这人还有血性、热情、不作“摇身一变”才行,不然,便会三翻四覆,前后矛盾。比如侯方域吧:“烟雨南陵独回首”,真有点“侧身回顾不忘故国者能有几人”的口气。然而曾几何时,这位复社台柱,前明公子,已经出来应大清的顺天乡试,投身新朝廷了。这里自然我们不能苛责他的,“普天之下”此时已是“莫非”大清的“王土”,这种人也就不能指为汉奸。况且过去束奴的奴才已经成为奴隶,向上爬去原系此辈常性,也就不免会企望龙门一跳,跃为新主子的奴才。“后之观今,亦犹今之视昔。”近几年来我们不是看得很多:写过斗争,颂过光明,而现也正在领饷做事,倒置是非的作家们的嘴脸。
文笔如此深沉老辣,而作者竟然只有20岁!当毛泽东听说作者田家英的大概情况后,特地把他找去谈了一次话。鼓励他给“大后方”因看不见国家前途消极悲观、空虚颓废的人“抽一鞭子”。从此田家英在毛泽东的大脑里深深地打下了烙印。当需要为从苏联回来的毛岸英请一位老师时,毛泽东立刻想到了田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