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热衷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朋友最近如梦初醒,对我一弹三叹,他朋友的儿子(即延伸到当代学子)对诸葛亮的《出师表》连听都没听过,更别说看了,大有世风日下之意。我对他说,这有什么关系?教科书范文是取消了《出师表》,所以那学生不就错失了一篇陈情的鸿文;但如果他有留心奥巴马的演讲,听了觉得有趣,然后从网上把全文研究一番,也一样有另一番收获。
学习这回事,跟感情一样勉强没幸福。教科书有什么就带着应付的心态来看,看不出个兴味来,一毕业不是把这些经典古文还给老师就是还给时间。教育制度倘若继续绑着老师的手来教学,令学生对古文望而生畏,那是教育的失败,与世风无关。
而且,一说到古文经典,为什么会吓跑人?因为经典太多也太滥了吧。最糟的是为了营销,不论新书古籍,逢书都有“必读”之类的文案。至于中国经典必读,更有很多简介书动不动就必读一百。想那个“必”字,也不知是什么心造就了什么事,也不晓得最后是为国学建功还是赶客。
经史子集,要看齐全的话,别说能力,所花时间精力已堪称白首穷经,还要抱着必然要看的心情去看,惨过假装很爱一个人,然后执子之手偕老。
庄子要是活在这个网界无边的时代,大概说上一万遍“生有涯而智无涯”还嫌不够,信息知识以光速膨胀,要上进博学,好像什么都是必看必读;当什么都是必读的时候,其实就没有所谓必读了。
抱着实惠的心态,就在普天下的必读中找有利可图的看吧。还可以学李敖的读书法,先看大纲,然后用观鸟队的目光跳看内文,抓到重点就记下来圈起来甚至剪下来,这样的高效率浅阅读也算得上狠绝了。只是,听“爱书才会赢”听久了,未免会想到究竟想赢的是什么?
世风是向上还是向下,《出师表》能否保持长青都没有关系,只要每个人就着自己的性子,找到一部读得畅快的书,无分中西,只论可读性。只要能做到读“破”的境界,也就终身受用了。现在出版事业不易为,书封除天花乱坠的宣传文案,必读外还必然请来大量名人的推介,看着封面已够疲劳。不懂得自己想从书中“赢”什么的人,贪多务得,受不住名人效应的诱惑,看完了不合性情,过目即忘,白疲劳一场,也白博学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