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文议论文说明文抒情文到八股文可悲的趣闻一则,有父亲投诉儿子的老师,不是体罚,是那老师教作文,说叙述文要有abc元素、议论文要edf、说明文要ghi、抒情文要jkf。那学生也真是个人材,反问如果我在说明中夹杂了议论,议论又以抒情手法表达,那是否可包含egf?
好一个该从事生物学物种分类的老师,误闯中国语文的云烟中,对难得懂问问题的学生说:“不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你那样写说明文,考试会扣分。”
好一个通透开明的父亲,为学习不是求分数做了最佳示范。远到我念书那个年代,的确是开宗明义把文章分成叙述文、议论文、说明文、抒情文,那时已觉得这硬分法过时兼不合逻辑:抒情是手段,也可以是目的;议论是文体,也可以是口吻,不可能就此简单化地将散文以并排关系分类。
教中国文学的,不可能不知道秦相李斯的《谏逐客书》,是如何对秦嬴政动之以情,说之以理,令秦王收回排斥外国劳工的成命。是什么时代了,考试评分员是否机械化到面对情理并茂的鸿文,反而迷失到不懂打分数?受文必有起承转合的教化长大,又以此为唯一好文章的标准,几乎可以肯定,不但不会成为一个够底气的作家,在任何行业也不会成为有创意的人。
这种教育法与考试法,不得不令人想到以八股文取士,把文章分八段:破题、承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只有在起股才可在限定的字数内发表议论,在大结才不用模仿圣贤口吻用自己的语言发挥。多少中国人的心力就花在精研这格式,在这局限下写出符合考官心水的方程式,与打电玩研究破关秘技无异:一个是文字游戏,一个是官能游戏。结果当官的都是同一类人,我们下一代稍有机会向上流动的也可能是同一种人。
教改令老师难做,难在要写报告,要把自己的“政绩”量化,学生依足规范才有分可计,好老师也不可能写下:“啊,我昨天跟学生谈看星空的得着,令他对人生开了窍。”这功德是不会在评核及考试成绩中反映出来的。幸好,网界无边,这一代又可能因吃了太多雌激素,早熟得很,见多识广,可能比小部分因循的教师还懂得我有我思考,我有我天马行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