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8岁就离开了家,住在少年业余体校里。每天早晨5点起床练习滑冰,上午8点多上学,下午3点多放学后再接着练习滑冰。业余体校发的冰鞋又大又破,里面垫了一层皮子,穿上不跟脚。教练王春瑶就把自己收藏的冰鞋拿给杨扬用。她在宿舍里穿好冰鞋,宿舍离冰场有100米远,穿冰鞋不能在土路上走,否则会把冰鞋上的刀刃弄钝。王教练就把她和小伙伴一个个背到冰场。黑龙江的气温好冷啊,零下30多度,11月份就冻冰了。人人都冻成了红脸蛋儿,眉毛上睫毛上全是霜。她顾不上那么多,噌的一下就向远方滑去。刚开始滑不快,但她不怕摔跟头,执著地练着。她有着良好的滑冰天赋,上了冰就兴奋。滑得满头大汗,衣服湿透了,后背上结了一层汗碱,好像一层冰霜。
1986年,爸爸调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工作,她跟随爸爸来到了七台河市,在育红小学念书。七台河市少年体校比汤原县要大,训练更加正规。滑冰分为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速度滑冰一圈是400米,一人在一个跑道,看谁滑得快。短道速滑在冰球场地比赛,一圈有米,4个人一组,共有25组,每轮取前两名晋级,看谁在最后冲刺时取胜。速度滑冰是人和秒表的比赛,短道速滑是人和人的比赛。
七台河是个市,市级体校的选手有机会参加全国比赛。滑冰比赛对运动员的战术、技术和头脑的灵活性要求极高,在董延海教练的指导下,杨扬逐渐上路了,9岁就代表合江地区参加全国春芽杯滑冰大赛,获得接力第二名,个人第九名。
人生之路有欢乐也有坎坷,正当11岁的杨扬在冰场崭露头角时,不幸得了胸膜炎。发高烧、咳嗽,人瘦得皮包骨头。妈妈看她病得很重,心疼地对女儿说:“闺女,奖你也拿到了。咱不练了,回家吧。”
她倔强地说:“不,第九名算个什么奖,要拿就拿第一!”
1986年冬天,她和队友们一道到哈尔滨练习滑冰,她身体不好负责做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1岁的杨扬给全队的人做饭。他们没有钱住宾馆,只能租民房住。小小的年纪自己洗床单被套。一天,杨扬把刚做好的牛肉炖土豆锅端到地下,顺手去捅炉火做米饭。谁知两个男队员在院子里抻洗好的床单,一个男孩子调皮捣蛋故意松了床单,另一个男孩子躲闪不及,一个趔趄不偏不倚刚巧踩在土豆锅里。只听一声惨叫,刚出锅的牛肉滚烫滚烫,把那个男孩子的脚烫掉了一层皮。教练急忙带他到医院看病,剩下的队员交给杨扬管。她对伙伴儿们说:“教练不在家,我也没钱请大家吃饭,咱们就吃这锅牛肉吧。”
那时候的孩子都很皮实,就这样,队员们硬是把这锅踩进了脚丫儿的牛肉吃了个底儿朝天。
11岁的杨扬不觉得自己小,凡事都要做得更好。柴米油盐锻炼了她的生活能力,冰雪训练锻炼了她的意志品格。有一次举行黑龙江省滑冰比赛,杨扬被编在少年乙组。她长得又矮又小,却十分凶悍,边滑边叫唤。按照比赛规定,运动员只要滑冰时摔了跟头,整个比赛就没有好名次了。别的运动员摔了跟头就溜溜达达,她却爬起来一定要滑到终点。黑龙江省体校的金美玉教练来到赛场上观看孩子们滑冰,发现七台河市体校的3个队员都很有特色,其中一个队员滑冰非常棒,获得过全国亚军,很有培养潜力。杨扬虽然很瘦弱,滑冰速度差,但有毅力,耐力好,敢拼命,是棵好苗子。金教练决定留一个七台河的队员,她本想把那个滑得最棒的队员招进黑龙江省体校,但那个队员却因为在七台河市体工队可以赚工资而拒绝了。于是,金教练就把目光瞄上了二号种子选手杨扬。
杨扬家生活也不富裕,留在七台河体校可以赚工资,上黑龙江省体校不仅没有工资,每月还要交30元的学费,再加上30元的伙食费,30元的生活费,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心里说她想上黑龙江省体校,可金钱对于一个穷孩子来说也是很有诱惑力的。她是长女,有养家的责任。她学习成绩很好,育红小学的老师不愿意让她走,要保送她上重点中学。老师说:“这丫头学习不错,好好学习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