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新国说:关于丝绸之路,我们的研究和国际同行的看法基本一致。和世界各地出土的丝织品相比,都兰吐蕃墓群出土的丝绸,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图案之美,技艺之精,时间跨度之大(从北朝晚期到唐代中期,即六世纪末到八世纪后半叶),都处于领先地位。种类有锦、绫、罗、缂丝、绢、纱、絁、絣、紬等。其中金锦、缂丝、嵌合组织显花绫、素绫等这些高品位商品,都是国内首次发现。出土的丝绸百分之八十是中原汉地织造,另外还有西方中亚、西亚的织造。西方织锦中独具异域风格的粟特锦数量较多,一件织有中古波斯人使用的钵罗婆文字锦,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仅有的一件八世纪波斯文字锦。这说明吐蕃时期,从六世纪到八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在这条道路上,当地人与东方和西方的贸易空前繁荣,青藏丝绸之路作为与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干线和中转站,其地位绝不亚于河西走廊。它是我国境内迄今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的第二条国际化的丝绸之路。
许新国说:当然对于我们的发现我是不会沉默的,我写了八篇长文,公布了我对都兰吐蕃墓群以及出土文物长达二十年的研究。我的出发点是:都兰墓群虽属于吐蕃文化,但它比之当时的吐蕃文明,有更璀璨更先进的文化形态。它应该是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邦国的遗存。这遗存既是吐蕃的也是吐谷浑的,是吐谷浑对吐蕃文化的贡献。也就是说,在吐谷浑人和吐蕃人漫长的交锋和交流以及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吐谷浑人以自己在物质、文化和观念上的优越,影响和改造了吐蕃人的生活。都兰吐蕃墓群的存在,就是这种影响和改造的证明。
许新国说:我有一个猜想:人头鼓应该是吐谷浑人的护国法器,六字真言最早是吐谷浑人的发明,藏族文字最早的形态是吐谷浑人的创造,吐谷浑是青藏高原最早的丝绸持有者(都兰墓群出土了大量北朝晚期到初唐时期的丝绸,这一时期的整个柴达木都在吐谷浑的有效控制下,享受丝绸这种高档奢侈品的只能是吐谷浑人),也是最早向大唐文明顶礼膜拜并汲取有效成分的周边国家。而对辽阔而野蛮的吐蕃疆域来说,吐谷浑人就像从远方跑来传递文明火种的使者,当他把火种交给别人而后自己倒下去的时候,吐蕃大地就先在一条线上后在一片原上渐渐燃烧起来了。文明的链条就是这样:一个较为先进的民族往往会用自己的屈辱、悲愤乃至死亡,来推动另一个民族的进步。尽管双方都是无意识、不情愿的。
许新国说:吐谷浑原来是辽西慕容鲜卑中的一支。公元四世纪初,这一支强悍的鲜卑人不耐烦辽西天地的逼仄,要去寻找新的家园了。他们在首领吐谷浑的率领下,穿越蒙古高原,翻过绵延不绝的阴山山脉,西迁到现在的甘肃东南部和青海的东部。那时候这个地方是羌人部落的家园,吐谷浑人来到这里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拼命打仗并且胜利。他们做到了——征服群羌之后,他们创立了自己的国家,并以先祖之名为姓,以吐谷浑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