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碧云寺易马拜晤张少帅获予援臂 保和殿马衡秘密作部署未雨绸缪(1)

承载 作者:章剑华


Yi Peiji and Ma Heng met General Zhang Xueliang, and the latter agreed to offer his help in Biyun Temple.

Ma Heng made preparations secretly in Baohe Palace for the evacuation.

沉默,只有沉默。

张学良的一席话让人心寒。本来有许多话要说,然而只有沉默。

终于,马衡打破沉默,动情地说:“相传释迦说法时,有五百大雁爱而乐之,降入城中,却被猎者张网捕杀。五百大雁死后均升入忉天利,化为罗汉。我看东北军个个都是凌空的大雁,他们牺牲后必将成为当今的罗汉!”

宋子文说办就办,故宫博物院文物外迁报告终于获得行政院的批准。

易培基趁热打铁再次召开院务会,讨论文物迁移的有关事项。他开门见山地说:“行政院已经同意了我院文物外迁的报告。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具体的实施方案。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经费预算,二是外迁地点。”

接着,易培基提出了6万元的迁移费预算案。由于大家对文物迁移都没有经验,无法估算所需费用,预算案也就通过了。但在讨论文物迁往何处这个问题上,易培基与张继发生了严重分歧。

易培基提出,故宫文物暂迁上海,最好存入租界,这样较为安全。

“这怎么可以?”张继当即顶撞,“把我中华国宝放到外国人那里去,此乃国耻。”

“继兄言重了。要说国耻,丢失国土、丢失国宝才是国耻,而我们是在保护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免遭劫难,何耻之有?”易培基竭力反驳。

张继毫不妥协:“反正我坚决反对把国宝存放到外国人的租界里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那你认为迁到哪里为妥?”易培基试问。

“西安!”张继脱口而出,且振振有辞,“西安是古都,文物存放在那里比较合适。”

“不妥,西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虽为古城,但地面之上并无文物保存条件。”易培基坚持道。

张继也不示弱:“既然你不同意,我身为文献馆馆长,提议将文献馆单独迁往西安,对此我负全责。”

易培基没想到张继会提出分道扬镳的主意,一气之下,狠狠地说:“那好吧!由你!”

“迁移费用怎么说?”张继问。

“你看着办吧!”易培基无奈地答道。

“那我就直话直说,三馆平分,各得两万元。”

大家这才明白,张继是早有打算。他执意要去西安的真实意图,无非是争夺经费的动用权。看在他是国民党元老的份上,也就没有人点穿他,都反过来劝易院长同意张继的提议。

易培基作了让步,副院长周旬达却幸灾乐祸:“文物分开保存也不失为好的办

法,想去西安的去西安,想去上海的去上海,想留北平的留北平,各走各的吧!”

“旬达!”易培基见周旬达竟然想借机将水搅浑,再也忍不住了,拉下脸道,“你这算什么话!保护故宫文物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怎能各走各的路、各打各的算盘?”

李宗侗插话说:“照周副院长的想法,大概有人会想带了文物去日本。那里才是他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

周旬达支吾着:“曲解、曲解,你纯粹是曲解……”

马衡想圆起局面让大家尽快形成共识,站起来说:“文物迁移,实为迫不得已,各种方案,皆非万全之策。如今形势紧迫,应抓紧各项准备工作,即使现在动手,没有一年半载也难以完成挑选和装箱任务,假如议而不决,错过时机,兵临城下,要迁也迁不了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