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辽沈战役:高粱红了(16)

解放战争(1948.10-1950.5 下) 作者:王树增


九月三十日,蒋介石飞抵北平。在北平的圆恩寺中,他给驻守锦州的范汉杰写了一封信,让范汉杰在“决定突围”、“死守待援”和“不能守”中选择其一。空军的飞机立即起飞前往锦州空投此信。不久,范汉杰的回电到了,内容是:死守待援。蒋介石立即命令国防部第三厅与傅作义商量如何增援锦州。傅作义表示,可以海运独立九十五师和新五军去葫芦岛,但陆路增援部队只同意抽调第十六军和第六十二军,因为华北的聂荣臻部已经攻占集宁,归绥方向的军事压力日渐明显。第三厅向蒋介石汇报之后,蒋介石决定先将独立九十五师海运到葫芦岛,并以第六十二军代替新五军由秦皇岛开赴葫芦岛,增援部队统归驻守锦西、葫芦岛地区的第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指挥。

十月二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召集军长以上会议。

关于东北战局,无论卫立煌和廖耀湘有什么意见,在蒋介石面前已经没有任何作用。蒋介石的意图非常明确:锦州的范汉杰已经把林彪的主力拖住了,大军必须立即自海路和陆路全力增援锦州,以期与东北的共产党军队进行最后决战。至于决战的结局,蒋介石说得也很清楚:能够歼灭林彪主力,保住东北当然最好;东北即使不能确保,撤退之前也要给林彪主力以重创。蒋介石特别警告说,锦州一失,沈阳的下场将不如长春,因为现在长春还可以指望沈阳增援,到那个时候沈阳依靠谁来增援——“形势的发展,实在出乎所料。锦州是东北我军的咽喉,势在必保。我这次来沈阳,是为了救你们出去。你们过去要找共军主力找不到,现在东北共军主力已经集中在辽西走廊,正是你们为党国立功的好机会。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成功的……万一你们这次不能打出去,那么来生再见……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死了没什么,可你们还年轻,再不听我的话,一个一个都让共产党把你们抓了去!”到会的第四十九军军长郑庭笈说,老头子的最后一句话真是不祥之兆。

林彪到达了郑家屯(辽源)。

在这里,一份重要的情报让他在大战之前再次犹豫起来。

国民党军从华北、烟台抽调的部队已陆续海运至葫芦岛,连同原来驻守在锦西地区的四个师,共十一个师组成东进兵团,暂由第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指挥,自锦西经塔山、高桥增援锦州;同时,由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指挥的十一个师及四个旅以及重炮、战车、装甲车等部队,组成西进兵团,从沈阳北出攻击彰武、新立屯,策应长春守军突围,然后掉头向西经阜新向义县、锦州方向攻击前进,以期与东进兵团在辽西走廊对东北野战军形成南北合击。

林彪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他的形容是:“准备了一桌菜,来了两桌客。”

考虑多时,十月二日晚二十二时,林彪起草了一封发给中央军委的电报,表示在锦州方向援敌已至的情况下,攻打长春更有把握:

(一)得到新五军及九五师海运葫芦岛的消息后,本晚我们在研究情况和考虑行动问题。

(二)估计攻锦州时,守敌八个师虽战力不强,但亦须相当时间才能完全解决战斗。在战斗未解决前,敌必在锦西、葫芦岛地区留下一两个师守备,抽出五四军、九五师等五六个师的兵力,采取集团行动向锦州推进,我阻援部队不一定能堵住该敌,则该敌可能与守军会合。在两锦(锦州、锦西)间敌阵地间隙不过五六十里,无隙可图。

(三)锦州如能迅速攻下,则仍以攻锦州为好,省得部队往返拖延时间。

(四)长春之敌数月来经我围困,我已收容逃兵一万八千人左右,外围战斗歼敌五千余,估计长春守敌现约八万人,士气必甚低。我军经数月整补,数量、质量均大大加强,故目前如攻长春,则较六月间准备攻长春时的把握大为增加,但须多延迟到半月到二十天时间。

(五)以上两个行动方案,我们正在考虑中。并请军委同时考虑与指示。罗荣桓和刘亚楼阅过之后,电报以特级绝密的形式发出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