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独立性的培养是爱的管教,简单四个字,却有极深的内涵
可以独立生活的孩子,往往具有健全的人格、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即使面对棘手的问题也会保持清醒的头脑;还具有坚强的意志,面对困难也会知难而上。可以独立生活的孩子,还会将独立精神运用到学习之中,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精神。
社会是复杂的,孩子要成为社会中独立自主的人,就必须具备独立的精神,一个缺乏独立精神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社会需要的。美国人认为,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是教育和独立。
独立性的背后还意味着选择力和判断力,没有独立性的孩子也意味着没有选择力,小到对穿衣不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大到不能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决定。而我们的人生几乎每时每刻都面临大大小小的选择,缺乏这个能力将让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面临困境。独立性的背后还有情绪的管理能力,独立不仅仅意味着独立完成事情,更深层的意义是独立管理自己的情绪,独立性越差,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就越差。
独立性培养,父母必须先破除两个重要的迷思。
迷思1:父母是孩子的朋友。
许多现代父母都想不计代价地成为孩子的朋友。他们担心孩子生气、不高兴,破坏了亲子之间的关系。例如小孩在学校做错事或表现不好,家长会一直解释原因。“同理”完孩子之后,却没有“改变”孩子的行为。小孩犯了错,先去打电话告诉家长。因为只要打过电话道歉或告知就没事,不需要改变或处罚了。但是,正确的做法是:在优先级上,父母要学会“先做好父母,再做好朋友”。孩子需要有界限的父母,帮助他学习面对人生的挑战。能理解行为界限的孩子,可以自我调节并尊重界限。
迷思2:孩子的表现,是父母的成就。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表现,当成是自己的成就。不论是成绩、才艺、乖巧、礼貌?.孩子的成就,就是父母生命的意义,结果造就了亲子间沉重的负担,往往也让管教更复杂,流于情绪化。例如年纪小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父母担心面子挂不住,于是衍生不必要的责备,反而让管教失效。许多青少年都有同样的心声:“我考得好就是爸妈的儿子,考不好就不是。”这种情况在中国社会尤其严重。
独立性培养的前提是让孩子接受“责任”。
孩子从小就可以开始学会做选择,并且学会为自己选择的后果“负责任”。很小的孩子就可以开始放手让他做一些小小的决定和选择。最常见的是,孩子丢三落四,忘了带课本上学,父母除了叮咛提醒外,也要“放手”让孩子遭遇粗心的“后果”。
孩子行为表现不恰当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感受到挫折,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从小让孩子学会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刺激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让孩子培养“我能”的胜任感,进而拥有独立性。例如,与同学为了抢东西吵架,与其叫他们“不要吵”或责备处罚,不如问他们“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另外,为了培养孩子的道德感和良心,孩子犯错觉得不舒服时,不要试图立刻消除他的罪恶感,因为罪恶感是学习判断对与错的基本。培养孩子独立性,家长可以这样做。
建议1:孩子要“娇”不要“惯”。
“娇”是父母必须对孩子付出的疼爱,“惯”则不同,它是对孩子的放纵,缺少必要的严厉。理性的父母应该掌握好尺度,给孩子自己做事的机会,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别急着去帮忙,先让他们自己试着解决好了。
建议2:严格的要求。
给孩子立一些小规矩,帮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
建议3:根据孩子的年龄,交付简单的生活小任务。
3~4岁的孩子,可以让她自制简单的三明治,用安全剪刀剪下折价券;5岁的小朋友可以整理书包、摆碗筷、擦桌子;8岁的小朋友可以扫地、洗盘子;年龄再大一些的小朋友则完全可以洗衣服、洗菜、缝补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