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一个诗人的云水襟怀(3)
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结成伉俪。婚前曾遭徐志摩拒绝,接下来徐志摩又与自己的父亲有过激烈争吵,但最后他不得不接受这桩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次年徐志摩就出外求学。知书达理的张幼仪留在家里,帮助公公掌财理家。
徐家是江南富商,家里开办有电灯厂、布厂、裕通钱庄等。1921年张幼仪曾到英国陪读。这桩婚姻最后还是以离婚收场,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徐志摩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宣言,宣示中国青年追求恋爱自由的新世纪已经到来,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接下来就要说到林徽因了。1921年春,林长民赴英游学,同时送爱女到英国读书。徐志摩对正值芳年的林徽因一见钟情,林徽因则要求徐志摩先离了婚再来谈他们的婚事。但徐张于1922年3月协议离婚后,林徽因却已悄然随父回国,成了孤家寡人的徐志摩,随着他的浪漫天性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情感灾难。
后来林徽因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相爱,二人秉承梁启超之意,双双赴美读书,学成之后再结婚。林徽因和徐志摩刚刚有个美丽的开始便已结束,但其后二人为何又频频书信往返,当事人至死也未有说明。倒是张幼仪曾说徐志摩“到头来又是为了林徽因”,透露着徐志摩终其一生始终没有忘怀林徽因。而林徽因心底也深藏着对徐志摩的思念——据费慰梅讲:“她(指林徽因)对我用流利的英语进行题材广泛、充满激情的谈话可能就是他们之间生动对话的回声,那在她作为一个小女孩在伦敦时就为她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当然二人间恋情真相究竟如何,至今依然是个谜团。
在认识陆小曼之前,徐志摩遇见了慧妍多才的凌叔华,她个性温顺善解人意,与徐志摩是“真能体会,真能容忍,而且真能融化”的知己,是真正了解徐志摩“灵魂想望”的朋友。她与志摩有过短暂交会,但不久便与北大外交系教授陈西滢结为连理。凌、陈结婚两个月后,徐志摩与陆小曼就结婚了。
对徐志摩后半生影响最大的是陆小曼。陆小曼的父亲陆宝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长达二十余年。1920年小曼父母选中曾留学美国西点军校、时就职于北平警察局的王赓为婿。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陆小曼最终离开了她的第一任丈夫王庚,这位曾与艾森豪威尔同学的青年军官。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平相识相爱,在家庭、老师、社会一片反对声浪中,徐志摩仍要执意地寻找自己的灵魂伴侣。他们在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后终成眷属,又成为当时最轰动的社会新闻之一。
在北平的北海公园举行婚礼时,场面颇为壮观热烈,然而前来赴宴的胡适、梁实秋等好友对徐陆的婚后生活都充满了隐忧。更有意思的是徐志摩执意请梁任公证婚,任公说必须让他在婚礼上行训斥礼,徐志摩慨然应允。大庭广众之下,试看任公的证婚词:
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要尽妇道之职。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祝你们这一次是最后一次结婚!
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结成伉俪。婚前曾遭徐志摩拒绝,接下来徐志摩又与自己的父亲有过激烈争吵,但最后他不得不接受这桩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次年徐志摩就出外求学。知书达理的张幼仪留在家里,帮助公公掌财理家。
徐家是江南富商,家里开办有电灯厂、布厂、裕通钱庄等。1921年张幼仪曾到英国陪读。这桩婚姻最后还是以离婚收场,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徐志摩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宣言,宣示中国青年追求恋爱自由的新世纪已经到来,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接下来就要说到林徽因了。1921年春,林长民赴英游学,同时送爱女到英国读书。徐志摩对正值芳年的林徽因一见钟情,林徽因则要求徐志摩先离了婚再来谈他们的婚事。但徐张于1922年3月协议离婚后,林徽因却已悄然随父回国,成了孤家寡人的徐志摩,随着他的浪漫天性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情感灾难。
后来林徽因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相爱,二人秉承梁启超之意,双双赴美读书,学成之后再结婚。林徽因和徐志摩刚刚有个美丽的开始便已结束,但其后二人为何又频频书信往返,当事人至死也未有说明。倒是张幼仪曾说徐志摩“到头来又是为了林徽因”,透露着徐志摩终其一生始终没有忘怀林徽因。而林徽因心底也深藏着对徐志摩的思念——据费慰梅讲:“她(指林徽因)对我用流利的英语进行题材广泛、充满激情的谈话可能就是他们之间生动对话的回声,那在她作为一个小女孩在伦敦时就为她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当然二人间恋情真相究竟如何,至今依然是个谜团。
在认识陆小曼之前,徐志摩遇见了慧妍多才的凌叔华,她个性温顺善解人意,与徐志摩是“真能体会,真能容忍,而且真能融化”的知己,是真正了解徐志摩“灵魂想望”的朋友。她与志摩有过短暂交会,但不久便与北大外交系教授陈西滢结为连理。凌、陈结婚两个月后,徐志摩与陆小曼就结婚了。
对徐志摩后半生影响最大的是陆小曼。陆小曼的父亲陆宝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长达二十余年。1920年小曼父母选中曾留学美国西点军校、时就职于北平警察局的王赓为婿。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陆小曼最终离开了她的第一任丈夫王庚,这位曾与艾森豪威尔同学的青年军官。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平相识相爱,在家庭、老师、社会一片反对声浪中,徐志摩仍要执意地寻找自己的灵魂伴侣。他们在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后终成眷属,又成为当时最轰动的社会新闻之一。
在北平的北海公园举行婚礼时,场面颇为壮观热烈,然而前来赴宴的胡适、梁实秋等好友对徐陆的婚后生活都充满了隐忧。更有意思的是徐志摩执意请梁任公证婚,任公说必须让他在婚礼上行训斥礼,徐志摩慨然应允。大庭广众之下,试看任公的证婚词:
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要尽妇道之职。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祝你们这一次是最后一次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