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旗子弟的颓废美学(2)

北京的红尘旧梦 作者:刘东黎


   八旗子弟的颓废美学(2)
  
  由于不被许可从事任何经济活动,又不许擅离驻地,八旗子弟们要像鸟儿一样被关在笼子里一辈子。为了找到心灵上的平衡与慰藉,艺术开始成为他们调节生活的重要途径。于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们在吹拉弹唱、戏曲曲艺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整个族群的艺术化的倾向愈演愈烈。
  
  对于当时的八旗贵族而言,他们的生活空间是相对狭小的,皇帝手中掌握着上三旗,还有五旗则在八大铁帽子王爷手上,这些王爷手握重兵,相互走动多了就容易出事。为了怕王府间勾结谋反,清王朝有一个规定:王族宗室未经过批准,不准出内城四十里。正因如此,王爷们闲得无聊,也就只能在自己家里闹腾,过自己的文艺生活。据溥杰说,肃亲王府的日常生活就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每天都要在王府里热热闹闹地唱戏,一天不落,而当时剧院一年中也不过上演二百场。其他的王府也各有各的爱好,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王爷们大都艺术造诣很上乘,直到清朝崩溃后,那些王族的后裔中还在源源不断地出艺术家。
  
  在一种纵情声色、挥洒自如的氛围中,他们用诙谐幽默的生活情趣来排遣光阴,甚至于还把日常的礼节礼貌都安排得充满艺术性。泡茶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老北京的茶馆,有只供应清茶、偶尔加上点杂耍的清茶馆,还有表演各种评书、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的书茶馆。茶客们一杯清茶、一盘五香瓜子,就能得半日逍遥。老北京的茶馆屋子非常高大,摆着长桌与方桌,长凳与小凳,都是茶座儿。隔窗可见后院,高搭着凉棚,棚下也有茶座儿。屋里和凉棚下都有挂鸟笼的地方,玩鸟的旗人每天在遛够了画眉、黄鸟之后,要来这里歇歇腿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北京的茶馆,涵养出了满人闲适、优雅的气质风度。
  
  除了喝茶,旗人日常生活还有一个重要的消遣就是养鸟。旗人养的鸟有南北之分,北鸟鸣声婉转,种类一般分为画眉、百灵、红子、黄鸟、胡伯劳、蓝靛颜、红靛颜、柞子等;南鸟则外观美丽可人,以观赏为主,种类一般有鹦鹉、八哥、鹩哥、白玉鸟、珍珠鸟、沉香鸟、芙蓉鸟等等。我们印象中的八旗子弟就是这样一个提笼架鸟的形象,鸟儿是他们悠闲生活的寄托品。
  
  “在满清的末几十年,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汉人所供给的米,与花汉人供献的银子而外,整天整年的都消磨在生活艺术中。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们都会唱二黄、单弦、大鼓与时调。他们会养鱼、养鸟、养狗、种花和斗蟋蟀。他们之中,甚至也有的写一笔顶好的字,或画点山水,或作些诗词——至不济还会诌几套相当幽默的悦耳的鼓儿词。他们的消遣变成了生活的艺术。”入关后锐不可当、铁骑纵横大江南北的满洲骑士们,由弓马骑射发展到走票唱曲,固然能培养出一批文化精英,但同时也会造成人性的萎弱。
  
  到了鸦片战争时期,八旗子弟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堕落一群。他们一代不如一代,生命力和人格力量同步衰变。同时,随着清王朝与各国列强签订的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随着不断的割地赔款,白银外流,国库空虚,天朝对于八旗子弟的供养,也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他们的生活明显开始走下坡路。据《清稗类钞》记载,有很缺德的一伙宗室子弟,竟然干起了下作的勾当。“道、咸以还,京师风气日偷,宗室子弟往往游博无度,资尽则辄往荒僻,攫农家乳孩以归。次日,故张贴招领,托词途中拾得者。至农家来赎时,则又多方勒索酬金,必取盈而后止。”他们赌输了钱,竟然跑到乡下去偷农家的婴孩,然后从中勒索。八旗子弟沦落到这个地步,清王朝不灭之真是天理难容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