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医生的救赎 第三章(1)

一个医生的救赎 作者:朱晓军


小徐是一位毕业于警校的女性,她是抱着看一看的想法走进上海协和医院的,可是她却像中了邪似的一步步地陷了下去;在病人小马的手术进行了一半时,医生通知她的丈夫说,又发现4种妇科疾病,外加阑尾炎,结果手术费一下子翻了一番;农村的小翠是没有子宫和阴道的石女,医生却说经过治疗能够生孩子,小翠为了这一梦想不仅花去了所有积蓄,还借了两万元的高利贷。

1

陈晓兰他们在寻找做过“宫-腹腔镜”手术的病人时,那些病人还希望与绝望之间煎熬着。

小徐是2007年11月1日做的手术。手术前,她犹豫了许久,按理说应该跟老公商量一下,可是她还是自己做了主。一是她不想跟老公说自己患有不孕症,二是想在怀孕后,送老公一份惊喜。

小徐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女性,语言特别流畅,而且一是一,二是二,干净利索。她不像上海女人那么细皮嫩肉,个头儿不算高,却给人一种身材颀长的感觉。

小徐23岁那年毕业于湖北一所警察学校。当初报考警校就是想当一名人民警察。可是,她没赶上好时候,毕业时公务员需要考试录取了,当警察必须先报考公务员。

23岁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年龄,在这种年龄理想有时会被随意的一个什么念头所改变,就像正一步步小心翼翼接近羚羊的幼狮,突然又发现离自己最近的一匹小角马。小徐就是在这时发现理想的路边冒出一条岔道。几位要好的同学约她去上海闯荡。上海那是国际化的大都市,生长在湖北一座小城市的小徐过去不敢向往上海,没想到上海离自己居然这么近,只要想就可以去。

去上海就不能当警察。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可是,谁能告诉她当警察和去上海哪个是熊掌,哪个是鱼?别人只能告诉她公务员今年不考明年还可以考,去上海可就没人能划分得那么清楚。小徐选择了去上海,反正她只有23岁,今年不考还有明年,明年不考还有后年。不仅是小徐,许多人都会这么选择的。往往最有机会的事情反而没了机会,自己书架上的书随时都可以读,读的却最少,借来的书几个通宵就读完了;家门口的风景总说要看,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看,天涯海角的名胜却游览了无数。

小徐到上海之后就再也不想回湖北考公务员了。过去在警校读书时,她接受的是封闭教育,过的是集体生活,父母半个月去看她一次,给她带些钱或好吃的。到了上海,尽管远离了父母,她要一个人生活,父母不能来看她了,她只有年节才能回家看望父母了,可是她却没感到过孤独和困苦。她越来越喜欢这上海这座城市,觉得这里不论文明程度还是社会治安都比湖北好。另外,她跟同事们相处非常好,因此不管多么苦,多么累她都感到很快乐。

6年过去了,小徐一直在上海从事销售工作,做过管材和电器。她的收入像出手的风筝――越飞越高了。看来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2005年5月,小徐结婚了,丈夫是湖北某监狱的狱警。小徐没机会当警察了,嫁给了警察,这也算是理想了。婚后,小徐继续在上海打拼,丈夫留守湖北。小徐是贤惠的女人,有了老公之后,上海不再是原来的熊掌了,心思大多在老公身上了。可是,小徐不能一下子撤离上海,她在上海做得很好,每年都有十来万入账。这回也可能熊掌和鱼兼得了,老公也可以辞职到上海定居,他们可以在上海买一套房子,将来孩子可以在上海读书,成为地道的上海人。她想等怀上宝宝之后就不做了,钱赚多少算多啊?相夫教子才是硬道理。她渴望有个宝宝,有了宝宝,她那个家才是完整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