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选:一份遗嘱,两份遗产(2)

转身 作者:王春元


在王选确诊癌症开始治疗的900多天里,他写了大量的文章。这些文章并不是科研论文,而是他人生的总结。他表达了对年轻人的厚望,对我们这个国家充满热爱和对科研事业的倾心情怀。他的这些人生体验是用自己的心血换来的,毫无保留地就留给了我们这个时代。这其中有特别值得说的一点,他临终前告诫那些当官的人,手中有权的人,一定要理解和帮助那些比你们有才华的人,使年轻人更早释放自己的才华,这是他的亲身体验。他说所有有志向的小人物,都希望获得成功的机会。我王选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他说这可能就是我留下的另外一份遗产。

在王选的后期,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那份遗嘱。这份遗嘱不长,共有八条。在程堃銶记忆中,王选写遗嘱那天的反常状况至今历历在目:王选每天早晨准时到北大的校园里打一套太极拳,但那一天没去,就在那一天早晨他写下了遗嘱:

第一,人总有一死,这次患癌症即使有扩散,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像当年攻克科研难关一样与疾病作斗争,争取恢复到轻度,我还能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二,一旦医生会诊确定癌症已全面转移,并经中医实验治疗无效,医生认为治愈无望,只能延长寿命,我坚决要求安乐死,我的妻子程堃銶也支持这样做,我俩都很想得开,我们不愿意浪费国家和医生们的财力物力和精力,这点恳求领导给予满足,我要带头安乐死。

第三,在安乐死或正常脑死亡时,捐献我身上有用的东西,包括角膜。

第四,取出器官后,务必12小时送我到火葬场,骨灰不保留,完全避免遗体告别、追悼会等我最反对的程序。

第五,死了以后不要麻烦人,不得用公款为我设基金,除非我和程堃銶自己的捐款才可考虑设基金,基金也不一定用我的名字命名。

第六,我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二十一世纪中叶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强国,我能够在有生之年为此做一点贡献已死而无憾。

第七,我对方正和北大研究所的未来充满信心,年轻一代必须超越王选,走向世界。希望方正和北大计算机研究所,一代代领导以德服人,团结奋斗,提拔比自己更强的人到重要的岗位上去。

第八,我死后的财产全部属于妻子程堃銶,我常说我一生有十个重大的选择,其实我最幸运的是与程堃銶的结合,没有她就没有激光照排,由她决定何时捐出多少财产,她对名利看得十分淡薄。

最后,感谢担心我的领导、同事和同志们,务请按我遗嘱办事,有些未了的心愿口头交、待给了程堃銶。

在王选的追悼会最中间挂了一副程堃銶亲手写的对联,写得非常凝练用心,就八个字:“半生苦累,一生心安。”王选的成绩太大,得到了各种荣誉。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名人,但是他对名利看得很清楚。他当了政协副主席,别人说你现在是“首长”了,他伸出手说我是这个手掌。他后期很多名言,比如说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凡人用的东西就是废物。名人喜欢喝酒是豪饮,凡人是贪杯等等,非常精彩,他的演讲一直讲到中南海,给很多国家领导人去讲。 他最后一次演讲时的一段话,我觉得应该把它记录下来。他说当我获奖时,我再一次想起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获得了一个品德优秀生奖,那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获奖,也是永生难忘的一个奖励,我由此懂得,团队精神和人品在人生当中的重要性,要想做好学问,先要做好人。什么叫好人?季羡林先生说,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就是好人。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算好人。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依靠团队,千方百计地为优秀的年轻人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是我能够获得最高科技奖的原因。他讲完这段话以后,全场鼓掌经久不息。

这时候有一幅画面让我特别感动:会场下面,程堃銶也在听演讲,她坐在最后一排,她望着丈夫,默默地为他祝福。她是激光照排核心软件部的负责人和设计师,同样为我们国家印刷技术做出重要贡献,从丈夫辉煌那一刻起,她却退到幕后,做一个普通的博士生导师,培养优秀人才。这些年她荣辱不惊,一直是王选坚决忠实的后盾。此时此刻,程堃銶眼睛里的王选,不是众人瞩目的英雄,而是那个病弱却值得托付一生的北大助教,她最关心的不是巨款,而是丈夫的平安、健康和幸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