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给孩子更多的爱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 作者:方刚


  许多家长送孩子去幼儿园的重要理由往往只是家长需要上班,幼儿园又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但在我们看来,去幼儿园对孩子最大的益处是,使他们进入最初级的社会生活,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技能,同时调整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冲突。
  
  因为受精神分析学影响较深的关系,我们此前对儿子采取的是尽情纵容的家教政策,总是尽可能不对孩子说“不”,以免使他幼小的心灵受伤。我们不惧怕让孩子认为他是“家庭中心”,我个人反对那种认为“中心感”必将导致自我膨胀的观点。我以为如果对“中心感”正确引导,可以确立一个孩子的充分自信,以及自我成就意识,形成“我是唯一的,我是重要的”这种人本主义理念。
  
  但是问题在上幼儿园之后出现了。在家庭中,儿子随时随刻都被关注着,被浓厚的爱包裹着。但到幼儿园后,一个老师面对十几个孩子,分身乏术,不可能总是盯着一个孩子。我以为缺少关注是影响儿子愉快接受幼儿园生活的最重要原因。但是,这又是儿子必须学会接受与适应的,因为社会毕竟不是家庭,我们必须让孩子懂得这之间的差别。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讲,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懂得爱的概念。
  
  一天,幼儿园肖老师告诉妈妈,儿子中午吃饭的时候突然站起来满屋子跑,让他坐下后,便一口不吃了,只是哭。凭着对儿子的了解,我们懂得,突然跑起来的儿子实际上是想吸引老师的注意,多给他一些关注,甚至希望老师去喂他。这也是他平时在家里采取的方式。而当他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被要求立即坐下好好吃饭的时候,他自然会感到强烈的失落,委屈地哭起来。
  
  那天晚上,我和他妈妈的心情十分不好。我们知道老师们都是十分尽职的,问题出在我们的家庭教育态度与社会群体生活的冲突上。我甚至问自己:“也许是我们的教育观点错了?”转天,妈妈去向园长请教,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家庭与社会的冲突。园长安慰了妈妈,告诉我们,儿子的情况在同期入园的孩子之中还算好的呢。
  
  那以后的几天里老师们显然给了儿子格外多的关注,妈妈再接儿子的时候,儿子不哭了,快乐地笑了,甚至有几次说喜欢去幼儿园。当奶奶问他哪个老师对他最好的时候,他竟然会说:“肖老师!”但是,我们并不认为事情到此便顺利了,一个幼小心灵的成长是需要经历多种反复的,而且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但我们开始学会平静地接受这一切,我们知道这都是儿子成长所必需的。
  
  有意思的是,妻子一直没敢告诉老师们,她自己也是幼儿师范的毕业生,当过多年幼儿教师,还获得过优秀教师的称号。妻子怕老师们笑话她,自己是幼师,还不懂得如何带孩子。但问题是,理论是一回事,现实是一回事;对别人家的孩子是一回事,对自己的孩子又是另一回事了。
  
  儿子最激烈地反对去幼儿园的那一个星期,每天早晨都要在家吃些早点,而幼儿园的老师并不反对。妻子回忆说,自己在幼儿园当老师的时候,这是不被允许的。老师们告诉家长,这不利于养成孩子在幼儿园充分进餐的良好习惯,不利于孩子成长。但我们的亲身体验是,这种说法至少在孩子初入园的一段时间里是不足取的,早餐时孩子们还可能在哭泣,往往不会很好地吃饭,所以应该允许在家中提前吃些东西。
  
  每天下午等着接孩子的家长们站在园门口聊天。有家长说,在美国,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在幼儿园里度过最初的一个月。这一个月间,孩子适应了幼儿园里的一切,从而避免了中国幼儿园中所必见的哭哭啼啼。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经验,据说北京某大学的幼儿园也已实行这一方法,允许家长陪伴半个月,我以为有在全国幼儿园进行推广的价值。
  
  但这里还有一个隐患,不是所有新入托孩子的家长都有这个条件,那些没有家长陪的孩子,他所体验的被抛弃感注定比现在还要强烈。但这又可以通过分置于不同教室中而被避免。所以,肯定是利大于弊。
  
  妻子回忆说,当她在幼儿园当老师的时候,有一个孩子曾回家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老师今天对我笑了!老师摸我的头发了!”任何一点细小的关怀,都可以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温暖。
  
  孩子是真正的弱小者,所以世界各国的任何一种社会理论,在充分保护儿童这一点上都是没有任何异议的。这种保护绝不仅仅是充分的食品与医疗,更重要的应该是使他们的心灵一直在温暖的爱的阳光中成长,使他们成年后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人类已有的教育理论,实际上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而这首先便要向孩子学习,因为他们最有权利告诉我们什么是他们需要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