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不是一个记性好的人,常常会忘记今天是星期几、昨天跟别人说过的话、上周就该缴的账单,以及那些一辈子都该刻骨铭心的教训……所以我开始习惯随手记录一些事情,因为虽然当时很清楚,但可能随时都会忘记。所幸这不是病,因为我知道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如果这是一种病,那么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都生病了。那么这些该怎么解释呢?应该比较像“习惯”吧!
我们都活在“习惯”之中,“习惯”不见得不好,但是它绝对容易让人思考模式僵化、没有变通性,尤其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如果我们是靠着习惯在生活,势必有一天会深深体悟到与时代趋势脱节的失落感。励志格言就是一个例子!许多言之有理的格言,不管时代如何演变,它总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适时地借以激励自己;但并非每一则励志格言放在任一时代都适用,有些观念如果不能变通,反而会变成一种滞碍,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整理出一些需要改变的励志格言的原因,因为我们必须了解,时代变了,别让这些曾经鼓舞自己的励志格言成为我们身心进步的包袱。
在构思这本书的时候,有朋友问我:“难到你不怕得罪了那些资深的励志作家吗?”其实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这一点,因为说到“励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励志作家,只是看你写得好不好,就像有些人一夕成名,他愿意将成功的经验借以文字分享给大家,他就是个励志作家;将你认为相当具有启发性的观念写在笔记本上用来提醒自己,你就是自己的励志作家!这之间唯一的差别仅在于“有多少人认同你”,没有人认同你,就代表你过气了、没说服力;如果你的主张能够影响别人,资不资深都不会让你自傲或担心。或许这本书引起回响之后,也会有人急着要推翻我,只要他言之有理,我一定虚心受教,假如我都能有这样的认知,我想资深的励志作家一定会表现得更大气!
这本书里面出现的每一篇文章,讲的都不是理论,而是经验,我会清楚地点出某些励志格言放在现今社会中的适用性,然后以曾经发生在我生活或是工作中的真实案例来为大家举例,并且让大家清楚地了解在自我言行或观念的转变之后,你有可能得到什么样不同的“心视野”,让大家了解只要动心转念,就能够让你的身心质量得以提升。
其实在撰写这本书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状况,譬如我认为应该有很多励志书籍所主张的格言是很容易被推翻的,但是我几乎翻遍了市面上的励志丛书,竟然找不出什么题材写,因为这些书中引用的励志格言还真是千篇一律啊!所以我必须更加努力地去找出一些常见的励志格言。但是也有因祸得福的地方,譬如当我文稿完成三分之一的进度时,计算机竟然无预警地死掉,之前写的东西就全都等于白写了,我只能凭借着之前存放在笔记本电脑中的零碎草稿来找回记忆,结果大部分主题都找了回来,内容却几乎跟原先的完全不一样,这表示要理直气壮地推翻某些旧有的励志格言一点都不难,而且利基点还可以很多元!
我不但要感谢忍受我迟交书稿的、辛苦工作着的编辑们,还要感谢我自己,愿意在可预料引起侧目的情况下,能够执着地去完成这本主题相当明确的“反励志”励志书,这不但花了我相当多的时间去收集数据和市调,也花了更多的心力去构思字句,让它成为一本具有可信度,而且给读者带来好的影响的书籍。衷心期盼不久的将来,这本书能够成为读者朋友们再三品味及分享亲友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