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对方的心思
面试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对话来表现自己的能力,并共享公司信息和发展前景的过程。没有理解好问题的重点,单方面回答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得到的提问是自己最有自信的问题,所以开始长篇大论的回答等,这些做法都不会得到好的结果。一个优秀的求职者,在面试的时候会懂得把握面试官的心思,做到既尊重对方的意思,又能平静、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平时坚持不懈地努力和积累。面试的时候,你也会面对不同的面试官,有的面试官口气生硬或略带有攻击性,常让人感到惊慌和紧张;有的面试官们会问你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以至于让你不知如何回答。但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你的心态总要保持“我想对你说出我最真诚的回答”,所以偶尔也需要反问面试官:“刚才提出的问题是这个意思吗?”再次确认问题的重点后再回答问题。
避免说出一些不利前公司的事情
如果你经常参加面试,那么面试官提问你为何辞掉以前的工作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经常跳槽,就要提前准备好关于跳槽的原因;如果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那就要准备为何现在要换公司的理由。
公司的管理者有问题、公司的发展状况不好、公司选择了毫无前途的项目等,本人认为实质性的问题应该很多,但凡事都要先反省自己,而不是围绕着别人。在听者的立场上,这些理由根本不会给他们留下好印象。就像是在人际关系中,如果看到喜欢贬低别人的人,你就会怀疑这个人会不会也在别的地方贬低自己。所有的事情,都是由自己做出的选择,那么责任当然也都在于自己。所以一定要铭记,你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了更高地跳跃,才会站在这里的事实。
每天拿出10分钟的时间跟自己对话吧。反复讲述关于“我”的故事,久而久之,就不会感到尴尬了。比起华丽的辞藻或迷人的口才,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更为重要。因为,最自然的话语,会给人最舒服的感觉。
你的价值取决于相识时的前3秒
一个人的形象除了取决于视觉与听觉,还有一些情感因素。态度、服装、表情、礼仪等视觉上的因素以及声音、语气等听觉上的因素,还有交融这些因素的情感因素会形成一个人的形象。特别要提到的是,一个人的印象大部分取决于初次见面。不管对方是面试官、客户还是进行咨询的猎头顾问,或者是第一次上班的新同事,我们都希望给别人留下“我们是一个很优秀的女性”的印象。
好印象是指,在几秒钟的时间内给第一次见面的人留下自信和信赖感,同时还能留下亲切感的印象。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做整容手术,其实除了那些有特殊情况的人之外,有必要整容的人并不多。最能博得别人欢心的秘诀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和有礼貌的态度,而不是外表。
无礼的态度和诚恳的态度,犹豫不决的态度和果断自信的态度,带有攻击性的态度和积极而又充满活力的态度,这些态度之间的差别,就像铜币的正反面。
进行咨询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说话时的态度和行为习惯都各不相同。有魅力的部分与需要改正的部分当然也都各自存在。紧张时,就会抓住椅子把手;回答问题之前,总会眨一下眼睛;专心致志听取对方意见的时候,总会皱眉头等。每个人都会有各种不同的行为习惯。为了给人留下好印象,在身上喷了一点香水,但因为香水味太浓,不得不提前结束面试;因为口臭,被销售部淘汰等。除此之外,还会发生很多意外的情况。
气质和时装是最能够体现出自身魅力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掌握好都有哪些习惯会让人感觉不舒服。
有一个叫做“1:2:3规则”的,即跟对方进行对话的时候,如果你说了一句,就要听他说两句,然后要应和三次。跟对方谈话的时候,利用这种规则,发挥一下你的“对话能力”吧。很多人都愿意在“能说会道的方法”上进行投资,但对“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方法”却毫不关心。其实,只要你认真听,并随时应和,就可以给人与众不同的印象。
卓越的领导能力比实力更胜一筹
直到三十几岁,我所拥有的热情、知识和业务能力都在我的履历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组织的构造就像一座金字塔一样,不可能让同一时间进入公司的所有职员持续升职,并在同一时间坐到同一个职位。很多企业都在为培养人才而投资金钱和时间,这是因为他们想找出拥有领导能力的人,让他们来管理部下。
虽然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但仍然有很多企业的人事部负责人向猎头顾问诉苦:“缺乏领导能力和专业性强的人才”,说白了就是“找不到有用的人才”。这里说的“有用的人才”不是指那些学历高、工作经历丰富的人。当然,学历高、工作经历丰富可谓是锦上添花,但在组织生活中需要的不是光杆司令,而是可以领导同事及部下的人才。拥有一位优秀领导的企业,获得成功的概率比其他企业要高。
很多公司都会在招聘条件上写上“拥有领导能力的人”。如果求职者的年龄超过30岁,面试官们就会仔细查问他管理过多少职员、负责过哪些项目等。为了能拥有管理者的能力,我们都需要付出哪些努力呢?为了到40岁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领导,要怎样度过这珍贵的20~30岁呢?举几个例子,帮助你摸索一下通往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