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总降临给有准备的人
不管是第一家工作单位还是跳槽后的单位,一旦进入到集体中就需要得到人们的认可。如果以“找到工作就万事大吉了”或“只要拿到工资就行了”的心态去工作,那么你只能成为不受欢迎的员工。当所有人都在努力向前推进的时候,你却在原地踏步,又怎么能融入到公司的团队中去呢?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当中,并不是让你以排挤他人的方式升到更高的位置。不使用排挤他人的方式也能强化推进力的机会,并不是在决定离职的一瞬间形成的,而是在进入一家公司的那一瞬间开始用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
若想在未来的某一瞬间,成为备受其他企业青睐的知名人才,就要从现在开始为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未来做好计划,并把计划一一付诸行动。
我们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受父母或家庭环境影响的学生时期;其次是拿工资为公司效力的员工时期;最后是经营自我的隐退后的时期。而在员工时期,所要做的工作即是为未来的自身创业收集各种情报和专业资料,或同未来的客户构建良好的人脉关系。
在职场生活中,如何才能让自己成为顶级的知名人才?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实现这个问题的途径。
对于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最大的喜悦是能靠自己的能力自力更生。用自己挣的钱买菜、买衣服,并把剩余的钱存入银行,这些都会让年轻人感到十分满足。但是这些满足感不会维持太长的时间,因为我们所要面对的现实世界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面对的问题很严峻。大众媒体频频揭示的“老龄化”等问题,是摆在我们眼前最为严峻的社会现实。若想五十岁之前能够顺利地退出工作岗位,就要从现在开始为五十岁以后的幸福生活制订完善自己的计划。因此,你现在所做的一切,直接决定了你未来的老年生活是安详,还是漂泊不定。
我们喜爱的电影中,有些是通过跨越时空回到过去的某一瞬间,改变曾经做过的决定或曾经结交的姻缘,从而最终改变现实结果的电影。我们现在的某一个抉择和行为,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某一瞬间后悔莫及想要改变的抉择和行为。因此,为了明天不再为今天的所作所为后悔,我们现在就要拿起笔,做好人生的规划书。
25岁~30岁,自我发现期
对自身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的了解,仅仅通过学校的专业学习和教养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学生时代,会同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做一些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而步入社会以后往往要和自己不喜欢的人一起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过去从未从事过的陌生工作,或许会让你感到莫大的喜悦,也可能会让你完全失去信心。好不容易进入大企业从事人事的工作,却突然发现自己对业务或市场销售更感兴趣,从而内心充满矛盾。又或许会发现比起业务工作,自己对企划工作更有信心。在步入社会以后的五年至六年的时间内,要尽可能地让自己挑战更多的工作,从而正确寻找自己在未来的二十年岁月里所要从事的工作,并且培养自己的能力。
这一时期,不仅是要在工作中建立自信的时期,也是通过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形成人脉关系的最基本框架的时期。因为实力超群,从而凭借个人的能力顺利完成一切工作的人是不存在的。大部分人,都需要通过与其他人合作获得业绩。分析与公司同事、上司或客户的交流,并逐渐形成自身的特点,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自己同何种类型的人共事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同何种类型的人在一起工作时效率会降低。透过自己的上司,我们还可以想象十年后的自己要具备的管理态度。
30岁~35岁,品牌人生的构建期
在过去五六年时间里,你或许一直供职于一家公司,也或许已经跳槽了两三次。或许你最初选择的业务工作非常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获得了显著的业绩,又或许从业务、企划到市场销售不断地变换工作。如果,你已经认真思考过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有必要在这一时期确定自身的发展道路。在这一时期,需要对自己提出“我要为一家企业做出何种贡献”“发挥出自身的优点从而获得何种成果”“直至今日从事的业务中,哪些是倾注自己一切精力发展壮大的业务”“如果有必要加强的部分,需要做出何种努力”等更为具体的问题。
度过了比起影响他人,更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的初涉社会时期之后,大概就能知道自己要同何种类型的人建立人脉关系才是最为理想的选择。而这时期建立的人脉关系,能维持一辈子的概率非常高。如果是明白人脉关系重要性的人,就会把这一时期认识的人一一加入到自己的网络数据库里,并加以管理。这里的“管理”一词,可能在有些人眼里具有否定意义,其实只是要提醒你,这其中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四年前相识的K会计师,直至今日,每天都向自己数据库里的人们发送写有业内消息的邮件。如果向一千个人发送邮件,起码会有20%的人会认可他的真诚和努力。而这些认可他的二百多人,即是K先生最大的财富。
35岁~45岁,经营理念积累期
到了30岁至45岁这一时期,就应具备领导一个组织的基本能力。需要不断推出新颖构思的IT领域,三十几岁后期的CEO们已坐在了企业领导的职位,带领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同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也会向刚过40岁的部长级干部要求带领一个组织的领导能力。因此,这时期需要在原有“自身品牌”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建构“我们的品牌”的能力。若想领导一个组织向前发展,仅仅靠原有领域的专业性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具备财务、会计、营销、销售等公司运营过程中所需的多方面知识,以及领导所有成员向前推进的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决定人生最后三十年的重要因素。试想一下,一个人从工作岗位中退下来以后有了自主创业的想法,但是一个企业实现盈利目标,成为“成功”企业的概率是很小的,能维持正常营业的概率也并不算很高。因此,如果计划以后创业,我们必须在35岁前,积累专业知识、人才管理能力、财政管理能力等以组织管理为目的的经营者的素质。
也许上帝会在天上嘲笑我们人类。因为很多人在一生中一次又一次错失最好的机会。在远方的某一处躲藏着机会,我们却认为那个机会不会光顾自己,这种想法让我们一辈子都不曾牢牢把握住本可以拥有的机会。但是我们现在拥有防止这些事情发生的灵符,那就是制订只属于自己的工作计划书。一个计划和准备着未来发展的人,必定会超过那些只懂得盲目向前推进的人们。如果你是有远见的女性,就和我们一起来制订一个可以牢牢抓住机会的工作计划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