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导读 如果你真的了解我(2)

身体语言:教你超强读心术 作者:(英)詹姆斯·博格


智慧小语

我们都比较喜欢眼见为凭,而不是耳听为信。主要是因为我们头脑的记忆方法,图片往往比语言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自我省视

我举一个很平常的实例:我们为什么喜欢或讨厌某人?喜欢某人,因为某人总是笑眯眯的;讨厌某人,因为他开关抽屉总是很大声;同样说句谢谢,你觉得某人说得诚恳真切,某人就是一脸敷衍了事等等,其实都是肢体在搞鬼。好吧,那么现在来想想今天,自己的肢体有没有乱说话?传达了什么讯息给别人?

现在,回答自己几个问题:

·  你是台冷气机吗?常常能很快让原本热烈的气氛冷却下来?

·  你是否常不经大脑就说出一些自己也不清楚的事?让人觉得有些信口开河?

·  你是否很难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或做法?

·  找工作的时候,面谈往往是失败的主因?

·  跟别人在笔上或网上谈得很好,可是一见面就连路人都不是了?

·  总觉得自己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时间和地点也都很恰当,但是对方依然一脸茫然?

类似的问题,几天几夜都写不完;但是答案可能都差不多,不当的肢体语言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不知道或不在乎自己的行为给别人什么感受,也不知道或不在乎别人的言行举止透露什么消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在人生的战场上,当然逃不过屡战屡败的命运。

接下来我将肢体语言分为七个篇章,每个篇章包含两部分,一是探讨行为本身的含义,二是如何解读他人的行为语言。不过在进入本文之前,我先说说几个肢体语言常用的概念。

情感与情绪

想要与一个人深交,最重要的是能了解对方的心情与感受;而情绪呢,最容易从肢体语言中被看出来。比如某人的心情如何?看表情就可以猜个八九。最近几十年,心理学出现一个新名词,你应该也很熟悉:“情绪智商”或简称为“情商”。虽说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几乎没人不知道这个词,可以说是人类开始注重情绪和感受的里程碑,当然也是因为文明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要所致。基本上,增加情商的方法有下列五项:

1. 了解自己的情绪;

2. 控制自己的情绪;

3. 观察别人的情绪(肢体语言);

4. 了解别人的情绪;

5. 与众人快乐相处。

要成就最后的第五点,你必须能顺利地完成前面四项才行。

严以律己

其实,人人都知道自己的肢体会说话,但很多人由于懒惰、心情恶劣、缺乏耐性等等因素,便放任自己的肢体胡言乱语,当然更不愿意认真地“听”别人的肢体语言,久而久之,自身信誉一天天地降低,形象也渐渐变坏。

在与他人沟通之前,我们首先要控制自身的情绪;所有的不安、欢快、焦虑、愉悦等等,都会在潜意识里转化成肢体语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沟通成效。所以,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至少不要把坏情绪带给别人。

为什么我们说要先要求自己呢?来做个换位思考吧,看看别人的肢体语言正在说些什么?心不在焉?无聊?烦躁?生气?或者你根本什么都没看见。也许对方刚听到坏消息,比如保险公司拒赔被飓风吹坏的屋顶等等。看到对方一脸的烦躁,我们的感觉如何?自己心情可能跟着变坏,对吗?

接下来的重点则在于,如果我们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自己不太愉快的心情转换成一种理解和同情,对方一定能感觉到雪中送炭的温暖,日后当然就愿意与你继续交往。

肢体语言是情绪的重要指标之一,脸上的表情就不用多说了,说说一个人的姿势改变吧,例如原是轻松开放的坐姿,突然变成双手合抱的封闭坐姿。此时此刻,你若能敏锐地察觉到这些改变,进而回溯到姿势改变的发生时间(或空间),也许就能知道对方为何改变态度,赶紧顺水推舟地改变谈话策略,这样的结局也许不会如当初所愿,但是至少对方觉得你这人还挺识相,以后可以来往!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

第六感

我们把人类的内心世界比做一幢房屋,肢体语言便是房子上的一扇窗户,我们都希望有个知心至交,彼此能推心置腹。在此之前,我们自己要先了解自己,进而了解别人。而如何去了解呢?观察和解读肢体语言,便是一条绝佳的捷径。

第六感这个名词,大家都不陌生。听起来很神秘,是种强烈情感累积的后续思考。强烈情感怎么来的呢?少部分的人是具有天生的敏锐,大部分人则可以靠平常的思维来寻找。那么就先说说平常的思维,基本上有三面墙组成:同理心、敏感度、接受度。

同理心

能不能让对方觉得自己不是敌人,而是朋友,这是建立个人信任度的关键,也就是所谓的同理心。在情商的领域里,同理心相当受重视,几乎被看做人际关系的领先指标。我们还可以这样解释同理心:不靠有声的语言,直接感受别人的感受。有句老话这么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其实一个人是否真诚,不是靠语言,而是靠他的姿态、表情和说话音调;换言之,不是听他说了什么话,而是看他“怎么”说话!

一个人“怎么”说话?这就是肢体语言。

敏感度

细心的人,向来容易感觉到周围人的心境变化,这些所谓的变化,自然是由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而来;比如细微表情的转变、手脚的动作等等,都是对方心情的窗口。知道了对方的心境,接下来是调整本身的整体表现,这是所谓的“理解力”。我们一定要记住一点,任何的沟通都是双向道,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对方,当然也就知道你有没有“感同身受”,然后决定是否继续交往。

理解力

看到对方心境有所转变,我们接下来怎么做?个人以为首先要理解对方,然后调整自己的状况。一般我们收到这些资讯,很快会在脑子里画出对方的情绪状况(称之为直觉);这些过程都在潜意识里发生,看起来好像是隐藏的秘密,其实很多被肢体泄露了!问题在于,肢体语言有没有“说”得太多?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懂得适当地反应对方的情绪,技巧性地融入之后的交流中,这样的沟通结果才不至于失败。

把同理心、敏感度以及理解力结合起来,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认识他人,也认识自己。这是我们一般人总说的直觉、第六感、读心术,现在说穿了就是自己心细不细的问题。

读什么呢?

前面提到肢体语言是人类心灵房屋的窗户,只要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窥探到屋内的种种。问题是,我们到底要看到什么,才算是不虚此行呢?简单来说,我们不仅仅是要看到对方的心情,更要了解对方为什么出现某种心情,这样才算真正懂得解读肢体语言。

因此,善用你的第六感(ESP),认真地学习如何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假以时日,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有所变化,一切都会与往日不同。

我们的思考会渐渐凝聚成一种想法,进而转化为情绪,然后不经意地被肢体语言泄露。我们观察这些无声语言,其实就是默默解读别人的心思。

心灵的窗口--肢体语言

我们一直强调肢体语言是心灵的窗口,也一再强调沟通是双向行为,我看着你的姿态、眼神、面部表情等等,你也同样这么看着我。所以,我们自己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是想借此瞒骗别人,主要是为了传达真正的自己。如何达成这个目的呢?我们简略说一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