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小语
如果有人坚称地球是平的,而且从他的身体语言的表现来看,他确实相信这是真理,那就随他去吧,不要跟他争论事实。
难于上青天
我们必须有个共识,谎言并不是很被容易证明的,这个共识适用于外行人,例如父母,内行人,例如警察、法官和政客(其实政客最能撒谎)。实验显示,一般人只能识别出最多50%的谎言,也就是说,你有一半的机会被骗得团团转。
记住,当我们想知道一个人有没有撒谎时,必须全方位地解读肢体语言,简单地观察一两个动作,绝对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事实上,大家扪心自问,谁没有撒过谎?从我们会表达意见开始,我们就学会了“骗”,大大小小的谎言,几乎是天天练习撒谎术,几十年下来,怎能不精通此道呢?
所以啦,分辨一句话的真假,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首先,你要精通“听”的技巧,仔细分辨真话与假话之间的差别,一定有差别,问题在于你能不能听出来罢了!
行为底线
分辨真假的困难度,会随着你和对方的熟悉程度而改变,你和对方越熟悉,就越容易听出真假的差别。因为你知道对方平时的行为举止(行为底线),一旦行为改变,你很快可以感觉到。如果面对的是个陌生人,例如参加一个会议,那所要观察的行为底线就相对简单;基本上,你看对方举止是否自在,言谈是否轻松随和;换言之,有没有让你觉得别扭的地方?如果有,你就得小心一点了。
当你和对方开始有些交往,渐渐熟悉了对方平日的行为举止,那么你的观察范围就会比较复杂,包括脸上的表情、眼神的转动、四肢的动作等等,我们前面提过的各种肢体语言,你都要好好看到脑子里,然后再做判断。
智慧小语
研究表明,如果能精准地解读肢体语言,那么有90%的谎言将无所遁形。
脸部表情
脸上的表情,应该是我们的重点。记得伊科曼博士提出的“微观表情”吗?在我们的大脑边缘,有专门负责处理情绪的地带,当我们脑子里有负面的情感冲突时,比如内疚或羞愧,这个地带会发出生理信号,指挥脸蛋儿改变表情。这个自发性的讯号很快会被心智控制,所以出现的时间很短,动作也不会很明显,但是会像一幅油画般的真实。问题是,你看到这幅微观表情的画了吗?
微观表情的出现与消失,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随之就是面具(关怀、喜悦,或根本面无表情)。但是不管时间有多短暂,那半秒钟不到的真情流露(冷笑、奸笑,或其他不怀好意的笑),如果懂得“看”,足够看到一切了!
实话,就从这些短暂的面部表情里泄露出来,问题在于我们看到了没有?一般来说,无关紧要的小谎言,脸上表情的变化很微弱,不容易看出来,比如明明喝了两瓶白酒,偏偏要骗老婆说只喝了一瓶。撒谎的等级越高,危害的程度越广泛,脸上的表情变换也就越明显。
撒谎之前的微笑
一般人心里多半有个假设,如果一个人说谎话的时候,通常会在脸上堆满笑容。这假设并非无中生有,基本上一个人在决定说谎的当下,面部表情一定会有极端的变化;而微笑则是个很好的表情,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可是很有趣的是,所有关于说谎表情的研究结果都一样,所谓的“极端变化”,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笑容可掬,反而是笑得比较少。其实理由很简单,说谎的人也是人,也同样认为笑容是掩盖说谎的最佳表情,为了不让人马上揭穿他的谎言,于是尽量减少笑容。
智慧小语
研究的结果显示一个人说谎时的表情,并不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笑容可掬,反而是给人严肃的感觉。因为说谎的人也是人,也和大众有一般的认知,觉得嬉皮笑脸的表情,会很容易让别人识破。
而且,说谎的微笑并不难辨认,一定是假笑。还记得前面说过假笑的特征吧?嘴笑眼不笑的那种。再提个特征,假笑就是人皮面具,随时可以戴上,也随时可以取下,想戴多久就戴多久,毫无限制。
这里再提真笑的特征之一,需要慢慢地酝酿情绪,才能笑得真心真意,而且也不会马上消失,可能还会回味无穷。撒谎者本身心虚得很,哪有时间去酝酿什么情绪,除非他撒谎的本意就是想开个玩笑。还有,假笑的表情会让脸蛋儿不对称,嘴角不是往上翘,而是往两边平展;出现这种笑容的人,十有八九正在胡说八道。但是,绝对不能单凭一个笑容就断定对方说谎,还得多观察观察,再做判断。
撒谎的眼睛
一般人怎么描述说谎的眼神呢?大概不会离开奸诈、狡猾、飘忽不定之类的词语。事实如何呢?如同上述的“笑”一样,一个正在说谎的人,他的眼神通常看起来很诚恳,而且会盯着你一直看。易科曼博士的研究指出,我们一般认定的所谓奸诈狡猾,比如金光党、诈骗集团,都有此类行为。
你现在可能很迷惘,全世界人类相信了几个世纪的论点“说谎者的眼神不敢直视对方”,竟然与事实刚好相反!
为了求得更令人信服的结论,我在一个研习营里做了个实验:让一个女孩随机抽张牌,接着告诉我她拿到什么牌;我则观察她的行为举止,然后判定她是否说谎。长话短说,她只说过一次谎,也是她唯一一次与我做有意义的眼神接触,很短但是很紧张的眼神,泄露了她的心事。其他的时候,她要么跟身边的人说说笑笑,要么就东看西看,整个人看来轻松自然。
游戏结束之后,我和大家讨论如何看出她说谎,大家答案很一致,都说是“眼睛”。没错,我确实是观察她的眼神转变,但是和其他人认定的不同,也就是和事实相反。其他人都以为我看出她说谎,就是因为她没看着我;事实上却是,她就只认真地看过我一次。
当然,我不否认有人就是像大家知道的那样,一撒谎,眼睛就东躲西藏;就像小孩子一样,撒谎的时候,眼睛就盯着地下。但是,你也不要忘记,很多小孩也会睁大眼睛看着你,一脸无辜可怜的样子。所以,再次提醒大家,不要只看单一的行为,综合所有的语言,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们先前提过的行为底线,你大概已经倒背如流了!如果你对某人很熟悉,知道其平时行为如何,那就比较容易察觉什么不正常的举动。比如说某人说话从来不看人,或很少看人(害羞或不好意思),突然某天说话的时候,把眼睛盯到对方肚子里了,那么这时你心里就要提高警觉了。
眨眼的频率也是一个指标,当然也是和平日行为做比较,而且一定要配合观察其他的行为,我们在第二章曾经说过,紧张或烦躁也会让眨眼频率增加。
智慧小语
当一个人说谎的时候,身体的活动会明显地缓慢下来。
还有的人喜欢扳手指,不停地转笔,玩空杯子,拿笔在纸上乱画,这都是一个警告讯号。哦,再提一次,这些都要跟行为基本面相比较,有的人就是喜欢扳手指玩,并不能说明他天天撒谎。
腿部的活动
别惊讶,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撒谎的行为,最主要来自臀线以下的腿部。我们在前一章说过腿部的神经比较少,也就是说不太受大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