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谎 言(1)

身体语言:教你超强读心术 作者:(英)詹姆斯·博格


5谎 言

我们对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也总认为自己的看法很全面。然而,果真如此吗?大多数的我们,通常只是看到或听到自己想知道的部分罢了。

-- 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

广告业务经理查理刚从客户那边回来,他去见老板:“好消息,我说服他们在封底登广告,只要他们确信那确实有效果。”

老板也很高兴:“是在七月吗?”

“哦,也不是,要等客户确认以后……”

针对“说谎”这个课题,虽然已经有过无数的相关研究,但是对心理学家来说,依旧是个非常迷人的研究领域。

一个沟通能否成功且有效率,基本上取决于交流双方如何传递和接收讯息,而不是你想怎么传递讯息。所以这是一种认知行为,而且重点在对方如何认知。

有句话这么说:“所谓的谎言,经常只是认知的错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世界上所有人都一样,用自己的想法解释别人的语言(嘴巴和肢体说的所有语言),可是每个人都常常会不经意地说错话,用字错误、语调错误、眼神错误等等。因为一方送出错误的信号,另一方又有认知上的错误,欺骗的印象就此造成。

综合一下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其实最关心的也就两个:

·  人缘--我怎么知道人家是不是喜欢和我交往?

·  诚实--我怎么知道人家有没有骗我?

欺骗的种类

对于欺骗说谎的基本认定,就是“没说实话”,或者没有把话说完整。这个范围非常广,任何人都不敢说自己没说过假话。形形色色的谎言,可以仅仅是善意且无害,例如某人唱歌五音不全,我们会说他的歌声很有特色;也可以大到危害社会公益,例如前“纳斯达克”主席麦道夫(Bernard Madoff)的庞氏骗局。但是,即使最好的法官或检察官都同意,不管是什么样的骗局,都不可能瞬间被揭穿。

不过,我们为什么撒谎?大部分是因为社交因素,也就是所谓善意的谎言。比如去参加一个家庭晚宴,你称赞女主人的慕斯蛋糕做得真好,比外面买的还好吃;事实上呢,你不小心在他们家车库里发现装慕斯蛋糕的盒子,上面还留有标价。但是你不想破坏宴会的气氛,更不想破坏彼此的关系,所以选择撒谎。一般人很容易脱口说出善意的谎言,因为如果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何必让人家下不了台呢?

但是也有点例外,有时候,有人来告诉你一些事,而你知道说话的人并不了解真相,不过是人云亦云;或者你很清楚,对方就是睁眼说瞎话。比如说你正装修客厅,发现墙壁油漆的颜色不对,所以你跟油漆工人提意见了,可是他们却说是你跟另一个工人这么讲的,“随便你,如果你要换颜色,我们会帮你重新粉刷。”你很难说工人撒谎,可能真是有人传错话,完全不是他的错,当然也可能是他在推诿责任。

在这种情况之下,仔细观察对方的整体行为,如果没有太多的负面信号(等会我们会详谈),那么他应该真的被他人误导了,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这也说到一个很平常的现象,有人告诉你地球是平的,而且坚信地球是平的,那就这样吧,不要去做无谓的反驳和争论了。

我们一生有大半的时间在和他人沟通交流,如果我们永远是有话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么这世界早毁灭了。更严肃地来说,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就是彼此信任,失去信任,也就是失去彼此的关系。听说过一个比喻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玻璃球,一旦掉到地上,玻璃球就碎了,而且就算修补,也有很明显的裂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