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占领了一个叫做瓦尔赫伦的小岛,这个岛上到处是沼泽地。他们在那儿待的四个半月里,有超过4000人死了。其中在战斗中丧生的人数刚过一百,其他的人都死于发热性疾病。疟疾,可能还与斑疹伤寒症相结合,这是造成大量士兵死亡的主要原因。英国人在11月份撤军。一年以后,仍有12000名退役老兵未病愈。
部队对耶稣会士树皮的需要再明显不过了。然而,获得树皮并非易事。金鸡纳树生长在安第斯山脉上海拔数千米高的难以到达的地区。这一地区的两边,一边处在亚马逊河的保护之下,另一边处在热带雨林的保护下。另外,这类树在颜色、形状和尺寸上差异很大,这些树彼此愉快地进行杂交,这样,那些想要获得它们的人永远处于矛盾当中。
在维塞利亚的《人体组织》(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1543年发表之后,解剖学开始被严肃地、系统地研究。漫长的18世纪目睹了生理学的广泛发展,而化学则发展成为这样一个学科:开始正确地识别元素和化合物。到了19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时候——对于瓦尔赫伦的士兵们来讲,这太晚了——有人从金鸡纳树树皮当中成功地分离出了最主要的化合物。奎宁,仍然按照它以前的称谓,人们发现不同种类的树中,奎宁的浓度是不同的。佩里蒂尔和凯文托在巴黎科学杂志《巴黎理化记事》(Annales de Chimieet de Physique)上发表了他们1820年的研究成果——“奎宁的化学研究”。这篇论文开辟了一条识别最有用的金鸡纳树树种的道路。另外,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发现是化学的进步,而不是物理的进步。识别出金鸡纳树树皮的有效成分,并没有让任何人都能生产出它。活体生物体的分析超出了化学家们的能力,他们认为会永远这样。他们所称的这些“有机体”的分子,被认为只能是活着的细胞发展进程的结果,而不是实验室的化学家做实验的结果。许多人认为,这是因为这些细胞中包含着某种灵魂的碎片,这些碎片是上帝在创造生命的时候放置的一些有特性的部分。人类努力用技术达到相同的效果,这普遍被认为是徒劳的。
不能生产出奎宁本身,人们就继续着他们获得那种树的努力。从1829年,欧洲人有了把金鸡纳树的种子从南美运到欧洲的某个地方来种植的计划,还有偷运整株树的计划作为补充。纳撒尼尔?沃德是来自伦敦的一个家庭医生,他在试图设计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孵化蝴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在封闭的箱子中保护活的植物的办法。这些沃德式的箱子,使运输变得容易,使人们能够运输异域的鲜花以及成功地从中国走私珍贵的茶树。但事实证明,金鸡纳树的运输是更为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