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曹操的日常工作就是在宫内值班,参加重要的朝廷会议和活动,在天子需要的时候随时来到天子跟前。
他有权从到尚书台那里查阅相关的文书和诏令,了解最新动态,以便及时向皇帝提出决策建议。
干这样的工作,混日子也容易,只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胡说八道就行,但要想干好也挺难,必须有经验,有韬略,又得熟悉自己的老板——天子。
议郎没有固定的编制,少的时候几个人,多的时候二三十人。年纪大的多属学究型,都是经学、儒学方面的名宿,不管问什么前朝典故、经学疑难,都能对答如流,脑子里像装的了个电脑硬盘。曹操想,这种人只能做崇敬的对象,学是学不来了。
年轻一点能进来的,都有点门路和背景,来这里大多是为了混资历,跟天子套近乎,只等有朝一日出去做大官。凡是这样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好表现,抓住一切机会在天子面前显露自己。如果再说一个共同点,那是好嫉妒,人家表现好了,自己一定会上去踩一脚。
曹操是个新手,当学究太嫩,想表现一时间还没有资本,只能小心翼翼地干工作,还得提防随时被人踩下去。
从现在起直到光和六年(183年),前后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曹操一直担任着议郎的职务。根据史料记载,曹操至少有三次重要的谏言。
第一次是曹操上书为陈蕃、窦武平反。陈、窦事件发生时灵帝尚年少,在曹节、王甫等宦官的操纵下,陈蕃、窦武被杀。曹操旧事重提,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因为主要当事人曹节仍然大权在握(另一个当事人王甫已在一次宦官内斗中被诛杀)。这次上书的后果,是“灵帝不能用”,但与上次棒杀蹇叔事件一样,宦官阵营也没有发起报复行动。
第二次是光和五年(182年)正月,这次谏言的起因是“谣言”,“谣”是民谣的意思,即当时老百姓编的很多讽喻时事的顺口溜,把一些贪官污吏的丑事编进去到处流传,这玩意的传播速度一向很快,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事。
有些也传到了宫里,宫女、宦官也会了不少,刘志听到了很生气,让三公牵头查一查,看看这些顺口溜里面说的事属不属实,都涉及到谁,以此为线索往下挖,有犯罪行为的移送司法部门查处。
灵帝想查谣言本是件好事,但这种事一定要交给正直又敢碰硬的人去办,否则不如不办。灵帝交给三公去查,当时的三公是太尉许戫、司空张济和司徒陈耽,其中许戫和张济都仰宦官的鼻息,自己带头贪污受贿,怎么能把清查工作做好?
陈耽虽然正直,但孤掌难鸣,而且三公素以太尉为首席,司空居次,自己顶多是三把手,说了不算。结果清查名单出来了,一共二十六人上榜,这些人都是清正廉洁、不肯与宦官合作的人,应该在这个名单上的反倒一个没有。
陈耽彻底出离愤怒了,他直接向灵帝上书,揭露事实真相,与陈耽同时上书的还有曹操,他认为三公府拿出来的这个名单,纯粹是颠倒黑白,是“放鸱枭而囚鸾凤”。
奏书“其言忠切”,灵帝被打动,对于三公府报上来的名单有所怀疑。加上这时候有不少官员跑到宫门外上访,反映清查活动弄虚作假。灵帝于是下令重查,调查结果,确实是把鸾凤当成了鸱枭。
灵帝申斥了许戫和张济等人,但也只是申斥而已。对于上了名单的这二十六个人,既然查实是有德有才之人,灵帝下诏全部征为议郎。这样,光和五年正月,曹操一下子就多了二十多个新同事。
第三件事还是发生在光和五年。这一年从春天开始,各种异常现象又不断出现,包括旱灾、火灾以及神秘天文现象等,五行学说爱好者刘宏心里又不禁发虚,于是再次诏群臣问对。
对于天子的问题,大部分人都打了马虎眼,说了些不知所云的话搪塞过关,只有曹操“争谏”,但也没有下文。
这让曹操认识到,政治的衰败已经很严重,靠他一个区区的议郎改变不了任何事。而且,一再激怒宦官阵营,他终将成为这些政治群狼们打击的目标。六百石的官位不足惜,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也无所谓,可要因此危及到父亲以及整个曹家安危的话,曹操心里还是充满了顾忌。
于是,曹操选择了沉默。史载:“是后政教日乱,豪猾益炽,多所摧毁。太祖(曹操)知其不可匡正,遂不复言。”
这不是曹操的个性,但他们现在必须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