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端端的国家让不懂事的皇帝、穷凶极恶的宦官以及好斗的朝臣们折腾成了这个样子,已经到了国败民穷、社会凋零、政治黑暗的地步,老百姓愿意吗?
答案是:老百姓不愿意,他们正在准备造反!
其实早在安帝时,在现如今的四川一带,当时的益州、永昌、越巂等郡便发生了大规模骚乱和农民起义,被称为“西南夷骚乱”,断断续续前后长达50余年。帝国在这一区域的统治受到严重挑战,到灵帝时情况似乎更严重,天子跟前的部分家伙甚至提出一个馊主意:把益州从帝国的版图中分割出去。
此议虽然没被通过,但对此起彼伏的民变,帝国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安帝统治十九年,爆发农民起义四次;顺帝统治十九年,爆发农民起义十三次;冲帝、质帝两位皇帝虽然还是小朋友,但农民起义也丝毫没有忽视他们,也爆发了四次;桓帝在位二十一年,爆发农民起义十四次。
从安帝到桓帝,不过六十来年光景,记载在册的农民起义就多达三十五次。
这些农民起义来势都很猛,开始时都轰轰烈烈,但一旦遭到镇压,就会很快沉寂下来。原因很多,但有两条应该至关重要:缺少明确的思想纲领,没有特别牛的领导。
这种情况到灵帝时终于发生了变化。终于等来了一位猛人,成了为东汉帝国的掘墓人。这个人是一个流民,纯粹的无产者,名字叫张角。之所以能成为猛人,没有像其他数十次农民起义领袖那样,被杀后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是因为他有文化。
有文化的人在那个时代是绝对的少数,张角有文化,所以可怕。张角喜欢看书,他最喜欢看的是一本叫《太平清领书》的书。
传说《太平清领书》的作者是著名方士于吉(也叫干吉、干室)。所谓方士,就是有方术的道士。所谓方术,是古代用自然的变异现象和阴阳五行之说来推测、解释人和国家的吉凶祸福、气数命运的医卜星相、遁甲、堪舆和神仙之术等的总称。东汉以后,“方士”这个词不太常用了,代替它的是“道士”。
于道士写的这本《太平清领书》,据说篇幅很浩大,分为十部,每部十七卷,共一百七十卷。里面内容庞杂,以老庄之道、鬼神信仰以及阴阳五行、神仙家的方术为基础,创造了一套极为神秘复杂的神学体系。这部书里既有老子的宇宙观,《周易》的元气论,也谈长生不老的修道思想。
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这本书真正想谈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政治。在本书中,陈述了一套完事的政治设想,也就是所谓的太平盛世的建设纲领。它不仅描绘了太平盛世的模样,也阐述了要达到太平盛世,必须做到君明、臣良、民顺。
所以,这部书不是教人如何造反的,而更像是向君王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所以,于吉的学生宫崇把这部书直接献给了顺帝刘保,刘保让大臣们讨论了一下,大家却认为这是“妖妄之经”,于是把它封存在国家图书馆(东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