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注重礼仪是社交活动的需要
社会越进步,分工越细致。一个人想创造自己生存所需求的一切,衣食住行全靠自己生产,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靠自己的创造和别人的创造进行交换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另外,除了物质的需要,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中还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于是,人的生存需要,就构成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社会交往活动。
举例来说,在家里,我们要和家人接触,要和街坊邻居接触,逢年过节要走亲访友;在工作单位,要与同事一起协作,要与领导和下属打交道,要处理好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要处理对外的很多联系,遇到商业上的纠纷,还要上法院;在外出办事的时候,要与公交车、出租车、火车、飞机、轮船上的工作人员,甚至乘客打交道;购物时,要与商店的售货员打交道,还有生病到医院、进餐到饭店、住宿到旅店等等。可见,一个人平时要跟很多人打交道。
另外,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行业、地区,甚至国家,都不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求生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在谋求合作,只有在合作中才能获得发展。总之,人的社会交往,说其频繁,是因为人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与别人发生联系;说其复杂,是因为这些关系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既可能是单个人,又可能是一群人、一个组织,甚至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所以我们说,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不与别人交往,而这种交往又是频繁而复杂的。一个不注重礼仪的人必然会处处让人觉得他别扭,甚至会处处碰壁。所以,我们说注重礼仪是社交活动的需要。
4.注重礼仪有助于增进国际交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渐频繁,为了增强国际合作,学习各国各民族的礼仪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当然,我们也要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礼仪传统。在对外交往中,既要向别人学习,也要展示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增强民族自尊心,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在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们又成功举办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人与外国友人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所以,我们更应该把讲文明、讲礼貌、热情大方、自尊自强的良好精神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礼仪精髓:
礼仪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一句热情的问候、一个亲切的微笑可能为你赢得一份友情,一声“对不起”、“请原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