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学习礼仪不能机械地模仿那些条条款款,它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外化。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礼仪培养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它需要我们从内在的道德修养做起,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修养和礼节的表现和谐统一起来,达到礼仪培养真正的目的。
大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自己的礼仪。
1.加强道德修养
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如何,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表现出来的。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事大事小,都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
首先是社会道德。从小我们就知道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是对大家提出的一个很广泛的要求。事实上,如诚实正直、团结互助、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都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其次就是职业道德。我们所说的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其特定的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医生、教师、服务人员、商人、警察,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职业道德。最后是个人生活道德,即个人行为规范。它是指在一个人的生活工作中所遵守的规范和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它是一种高层次的道德,是人们的自觉行为。所以,只有拥有较高思想境界的人才会产生强烈的礼仪意识,不断自我完善,使自身礼仪修养不断提高。
2.注重个性修养
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包括个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个性是一个人涵养的反映,良好的个性能够塑造一个人美好的社交礼仪形象。在现代社会,要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拥有健康、良好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人在个性上都不相同,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个性就自然地流露出来。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过程中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内外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气质具有恒常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它是一个人的真正魅力所在。与容貌相比,人的气质是不受年龄制约的,气质会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中表现出来。因此,礼仪修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气质做起。
性格是指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稳重、坚强、寡断、懦弱等都是人的性格特征。礼仪总是在特定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性格制约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开朗、耐心、宽容、顽强、沉着、富有幽默感的个人性格更加能够赢得大家的喜爱。这些健康的性格是与他人能融洽相处的一个重要条件。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并直接影响活动效果的心理特征,能力与效果直接挂钩。所以,与他人交往的效果如何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水平,而能力包括人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自控能力等等。在礼仪方面,可以进一步概括为社交能力,它是其他一些能力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