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场合,经常看到一些人的坐姿不正确,影响个人和单位的形象。有的女士两腿和两膝离得太远,很不雅观,有如“城门大开”,露出袜口或内裤;有的男士抖动双腿,一刻不停;有的人跷起“二郎腿”,腿跷得太高;有的人手插在衣袋里,或叉腰、托腮,或托于脑后;也有的人扭来扭去,坐不稳当,很不耐烦;甚至有的人贪图舒服,半坐半躺,形成瘫坐。
中国古代对坐姿十分讲究。要求坐姿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与自己的身份相应相称。所谓“坐如钟”,“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若处于庄严环境,则整理风纪,正襟危坐;若处于宴请场合,则尽量身体前倾,方便进餐;若人在休闲之时,身体方可稍向后坐。
应保持身体前倾、腰背挺直,上身姿势与站立姿态基本相同。坐沙发时,最好坐在沙发进深的八九成,不要显得满溢,身体不能“陷”在里面。女士两膝并拢,自然弯曲,不可分开,腿放中间或左右斜向两侧,身体形状分呈“12点半钟”、“4点钟”和“8点钟”。坐时姿态也可以跷腿,但不要太前、太高,两腿也必须合拢,裙子下摆要小心盖住膝盖,不得露出袜口甚至内裤。所以,职场中尤其需要端坐,经常走动、上下楼梯或登高作业的女士,即使从体态效果上说,也不适合穿着短裙。坐时腿部姿势可以变换,但两膝合拢不可分开。双手既可采用站立时的姿态,也可放在膝部或者沙发或椅子的扶手处。
坐姿正确,还应当是在允许入座时,方才入座,这就要求在适当之时、合礼之处。比如,不应先于主人、主宾入座,除非你自己就是主人、主宾;不能在迎送、问候、介绍、握手、交换名片时坐着不动;入座时也要养成整理衣饰、轻轻坐下的好习惯。
礼仪精髓:
正确的坐姿要充分表现庄重和矜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