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行如风”。中国古代既重坐相也重走相,甚至从姿势和速度上对行走进行了分类:“足进为行,徐行为步,疾行为趋,疾趋为走。”同时,不同场合采用不同走相,才符合礼貌的要求。有所谓“室中之时,堂上之行,堂下之步,门外之趋,中庭之走,大路之奔”。“趋”是快步行走,是中国古代对尊、长、贵、宾者表示尊敬的一种行走的式样。
现今人际交往场合中,同样要求走姿自信。最能够也是最常表现人的精神面貌的姿态当属走姿。由走姿别人可以了解你主要的状态是否积极和热情。
不正确的走姿,奇形怪状,脚步拖沓,步履迟缓,八字脚、“鸭子步”,勾肩搭背,东倒西歪,塌腰驼背,懒散怪异,当然看起来无精打采,没有自信,缺乏风度。当然我们不可能像模特般地训练,但也应注意养成良好的行走姿势。正确的走姿是,头正颈直,挺胸收腹,两臂自然前后摆动。看上去身体协调,姿势自信,步伐从容,步幅适中,步速均匀,直线行走。妇女穿长裙或旗袍行走时,步幅应小,步速要紧,这样更具美感。如果行走姿势健康优美,你会发现你的身体被拉高、曲线更漂亮。走姿正确非一日之功,要靠自我约束、长期养成。
重要场合,要避免多人一起并排行走。如遇领导、贵宾、尊长,应礼让先行。上下楼梯时,不要一步并作几步踏多级台阶,也不要奔跑抢道;要尽量沿里侧行进,留出扶手一边,让给他人如尊长或事情紧急者使用。进出电梯时,一般应遵循先到先行和先出后进的原则。
礼仪精髓:
男士走姿应尽显阳刚之气,女士走姿应表现轻盈和阴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