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贰拾伍 短线玩玩不如长期持有(3)

我的战国我的策 作者:王立坤


公子异人一听“不过”,就知道吕不韦一定是有妙计在胸,马上说:“先生肯定不是单纯找我谈心的。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只要我能回到秦国,并且顺利坐上王位,那我就将天下的一半分给先生。”

吕不韦大喜,说道:“公子果然是做大事的人,看来我没看错。只要公子肯相信我,我一定有办法让您回国,并且继承王位。我先替公子到秦国去斡旋一下,必定想办法接您回去,做一个风光无限的海归。”

“哈哈哈……”两个人相视大笑,随即击掌庆贺,开了瓶“芝华士”,满了两杯,杯子一撞,一饮而尽。吕不韦觉得这是人间最甘甜的美酒,公子异人的感觉又何尝不是呢?两人的交往逐渐频繁,交情日益深厚。

“吕不韦”这三个字我仔细琢磨了半天,最后像一个算命的先生一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吕,上下两口,即口才出众,一个人有两张嘴的功夫,口才出众者必定头脑聪慧,反应机敏;不,表示否定,不走寻常路,听过做买卖的,没见过这位这么大手笔的;韦,熟牛皮,穿连书简用的,《吕氏春秋》也确实有赖吕不韦才得以出版。韦,主要是连接的作用,从他辅助异人坐上皇位看,这个作用也起到了。但是,“不韦”加在一起又是“不是熟牛皮”的意思,这又怎么解释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最终的结果。也许以后我就是路边摆摊算命的先生了,忙时看手相,不忙时看美女,反正有墨镜,你看不到我呆滞的眼神停留在何处。

终于挑了个黄道吉日,吕不韦跟公子异人告别,风尘仆仆地奔赴秦国。他早就想好了去秦国游说的第一站——秦王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那里。无非是花钱贿赂阳泉君手下的人,找个机会见面。办事不难,难的是没钱还想办事。吕不韦有钱啊,所以很顺利地就见到了阳泉君。

阳泉君仗着姐姐得宠,心高气傲。听说远道来了个商人要求见,那嘴咧的,都快到耳根子了,根本瞧不起吕不韦,“一个死做买卖的,求见我无非是要点好处。”阳泉君心里想。

但阳泉君还是接见了吕不韦。阳泉君没给吕不韦赐座,也没有上茶,就是堆在真皮沙发里,一个突兀的肚子显示出他的养尊处优,很不屑地看着吕不韦,屁股都没抬。

吕不韦知道这样的主儿就得下点猛药,要不然油盐不进:“阁下您知道么?您的大祸就要临头了!阁下罪已至死!”

阳泉君知道这些个商人、策士都喜欢危言耸听,以便于贩卖自己的观点,但是这次的这个人说得有点太狠了。人都有这个毛病,你说得越离谱,他反倒越有兴趣听下去。比如现在的曾轶可那惊世骇俗的“绵羊音”。

阳泉君把身子挺了挺:“哦?”

吕不韦原来不仅是个商人啊,对事情的分析也很到位:“阁下请仔细想啊,您门下的宾客无不位高势尊,可以说在您这里镀过金的人都是‘黄埔直系’,相反,太子门下的人却无一尊贵。而且,阁下您府中的珍宝、骏马、美人多不可数,老实说,这些确实是好东西,但是对您来讲,这些太多了未必是好事。如今的大王年事已高,一旦大王撒手人寰,太子即位,那阁下就危如累卵,且性命在旦夕之间了,别看你是他名义上的舅舅。小人我倒是有条权宜之计,可保阁下富贵恒久远,高位永流传。”是啊,你吃的、穿的、用的比太子都好,要是太子没想法那反而奇怪了。这一点阳泉君不会不明白,所以阳泉君的额头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阳泉君赶忙让座施礼,非常谦卑地表示请教。吕不韦满意地看了看他,果然是识时务之人。也是吕不韦说的这番话触动了阳泉君的痛处,所以他才会对吕不韦表示谦卑,以求自救。往往当你对别人来讲有利可图、有可利用之处的时候,你也会收到各种不同形式的谦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