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这样可以免除各种牵累;克制不合理的行为,减少邪恶的行径,这样可以避免过失。一言以蔽之,人无求则无敌。这个求,就是“欲望”。成功的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成功的条件,都是在立下宏图大志后,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而一步步达到的。立志是一切成功的起点,但立志却必须从“绝嗜禁欲”开始,就像一个走远路的人必须轻装上阵一样,排除一切杂念,心里唯有自己要实现的目标,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最终走向成功。在这一点上,最典型的例子,当数越王勾践。
据《史记》载,越王勾践的祖先是夏禹的子孙,经过二十多代,传到允常的时候,与吴王阖庐交战结下仇怨,相互攻伐。元年,吴王阖庐听说允常去世,就兴兵讨伐越国。允常的儿子越王勾践就派敢死队排成三行,到达吴军阵前,大声呼喊着刎颈自杀。吴军光顾着观看,越军趁机袭击吴军,射伤了吴王阖庐。阖庐临死之际,对他的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要忘记报吴之仇。”
三年后,勾践听说吴王日夜操练军队,将要报复越国,就想在吴国没有出兵以前先去攻打它。范蠡进谏说:“不可以。我听说兵器是不祥之物,战争是违背道义的,争夺是最差劲的处事方式。暗中策划违背道义的事情,喜欢用凶器,亲身尝试着去干最下等的事情,上天就会禁止,干这种事的人必定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于是发兵。吴王听说后,调动全部精锐部队打败了越军,把越军包围在了会稽山。
越王对范蠡说:“因为不听你的意见而落得如此地步,怎么办呢?”范蠡说:“能够保守成业的人必定会得到上天的保佑,能够力挽危局的人必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能够节俭做事的人必定能得到地利。现在只有低声下气,向吴王敬献厚礼,如果他还不答应,就只能把您自己作为抵押去给吴王做奴仆。”勾践于是让大夫文种去吴国求和,文种跪地用膝盖前行,向吴王叩头说道:“君王的逃亡之臣勾践派陪臣文种大胆地向您报告:勾践请求做您的奴仆,妻子甘愿做您的侍妾。”吴王原本准备答应他,可伍子胥对吴王说:“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不能答应他。”文种回到越国,向勾践报告。勾践想杀掉妻子,烧毁宝器,拼命决战。文种劝阻勾践说:“吴国的太宰伯很贪婪,可以用利益诱惑他,请让我暗中向他游说。”于是勾践就把美女和宝器交给文种,让他暗中交给吴国太宰伯。伯接受了,就带大夫文种去见吴王。文种叩头说道:“希望大王赦免勾践的罪过,把越国的所有宝器都收归吴国。如果不幸没有赦免他,勾践就将杀尽他的妻子儿女,烧毁他的宝器,率领所有的五千人马与吴军决战,吴军一定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伯趁机劝吴王说:“越王已经降服为臣,如果能赦免他,这对吴国有好处。”吴王又准备答应他,可伍子胥再次进谏说:“现不灭了越国,以后必定后悔。勾践是个贤明的君主,文种、范蠡是贤良的大臣,如果让他们返回越国,将会作乱。”吴王不听,最终赦免了他们,撤兵返回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