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不会有智慧。只有广泛涉猎、勤于求教,才能长见识。《论语》中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孔子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历后的经验之谈。千百年来,能领略孔子话中三味的人很多,其中包括苦学而最终有成的苏秦。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曾经往东到齐国求师,向鬼谷子先生学习纵横之术,想以此出人头地。可游历几年后,却四处碰壁,十分困窘地回家后,又受到兄长、弟弟、嫂子、妹妹、妻妾的笑话。苏秦十分惭愧,这才觉得自己的学问还差得太远,于是闭门不出,找出《六韬》、《阴符》等兵书,足不出户,埋头攻读。“头悬梁”、“锥刺股”地读了一年书后,苏秦记熟了各国的地形、政治情况和军事力量,研究了各诸侯的心理状态,然后于公元前334年开始游说六国。
他最先游说周显王,周显王身边的人向来对苏秦很了解,都看不起他,不信任他。苏秦于是就向西至秦国。当时秦孝公已死,苏秦对秦惠王说:“秦国是一个四面据有天险的国家,背靠华西,渭河绕境,东边有函谷关、黄河,西面有汉中,南面有巴蜀,北面有代郡和马邑,这真是天府之国。凭借秦国士兵和百姓的众多,兵法的普及教化,就可以吞并天下,建立帝业。”秦惠王当时刚刚诛杀商鞅,对论辩之士很痛恨,所以不用苏秦,说:“羽翼还未丰满时,就不可以高飞;国家的大政方针还未清明,就不可以去兼并别的国家。”
苏秦于是向东到了赵国。当时赵肃侯任命他的弟弟为相,号为奉阳君。奉阳君不喜欢苏秦。
苏秦离开赵国后又到了燕国,过了一年多才得以见到燕国国君。燕文侯听了苏秦的一番游说后说:“你的话是对的,但是我们的国家很小,西边被强大的赵国胁迫,南边靠近齐国,齐国和赵国一样都是强国。你如一定要以合纵之策来使燕国安定,我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你。”于是出资给苏秦配置车马金帛,让他去赵国。
当时奉阳君已死,苏秦就趁机对赵肃侯大加游说。赵王说:“我年纪轻,继位的时间短,不曾听说过关于国家社稷的长远计划。现在你有志于保全天下,安定诸侯,我将恭敬地让整个国家听从你。”于是准备了一百辆装饰豪华的车子、千镒黄金、一百双白璧、一千束锦绣,让苏秦去邀约各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