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的读研与好的读研(1)
W:
现在回想两年的读研生涯,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一旦明确了目标,就很容易集中精力为进入职场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了。我自己喜欢用“境界”这个词来概括我读研的收获,虽然这个词有点虚。本科毕业时的境界不够高,因为太多的精力分散在不同的事情中,都没有时间来好好总结和反思。本科只是在积累量,人的提高需要从量变到质变,我在读研时终于完成了这个质变。
徐小平:
我的核心思想,就是读研要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要有职业目标。读死书而不考虑就业可能,求学位而不追求就业技能,是中国教育最大最大的弊病之一。
你的考研经历,无论是你考研的动机,还是你选择的专业以及导师的类型,还是你在读研阶段所进行的大量社会实践,都恰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类“考研”制度暗合,都属于那种典型的“职业研究生”。也可以说,你就是“好的读研”的典范!
※※※
W的基本资料:
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大经济学院,此后继续读研究生。
在读研期间一直为能加入顶级投资银行准备,并最终加入荷兰银行投行部,年薪60万。
W:
我看过徐老师写的文章,您一般是不主张本科后直接读研的。我完全赞同徐老师的观点,因为您是针对很多盲目考研的学生说那样的话。但就我自己的情况来说,我觉得我这两年研究生读得还是挺值的。这两年,我思考了很多东西,明白了很多东西。简单地说,我考研是为了想明白自己未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我本科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时,我也是比较贪心的人,什么都想要尝试一下。因为本科期间我给自己的一个定位,就是要尝试不同的东西。从大二开始,我自己做了不少学校的社团工作,也参加过一些出国交流活动,还利用假期和课余的时间在公司里实习或兼职。各式各样的实习我都去做过,包括证券、咨询等等,还有朋友的私人公司我也去帮过忙。
最后到了大四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却发现不知道干什么最好。一方面是因为体验了很多以后,有一点迷茫,没有找到特别明确的发展方向。看着周围的同学去宝洁、壳牌、“四大”之类,觉得自己想过一种和他们不一样的生活。另一方面,我认为自己未来一定要进入顶尖的工作领域,这就要求很高的竞争力,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准备。而当时我在心态和能力上的储备都还不够。通过实习,我已经基本了解了几个自己有兴趣的方向,以及这些行业对人的基本要求,所以非常希望能够更好地让自己做好准备。于是,读研就成为我进入自己心仪的行业前的一个非常必要的缓冲和准备阶段。
W:
现在回想两年的读研生涯,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一旦明确了目标,就很容易集中精力为进入职场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了。我自己喜欢用“境界”这个词来概括我读研的收获,虽然这个词有点虚。本科毕业时的境界不够高,因为太多的精力分散在不同的事情中,都没有时间来好好总结和反思。本科只是在积累量,人的提高需要从量变到质变,我在读研时终于完成了这个质变。
徐小平:
我的核心思想,就是读研要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要有职业目标。读死书而不考虑就业可能,求学位而不追求就业技能,是中国教育最大最大的弊病之一。
你的考研经历,无论是你考研的动机,还是你选择的专业以及导师的类型,还是你在读研阶段所进行的大量社会实践,都恰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类“考研”制度暗合,都属于那种典型的“职业研究生”。也可以说,你就是“好的读研”的典范!
※※※
W的基本资料:
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大经济学院,此后继续读研究生。
在读研期间一直为能加入顶级投资银行准备,并最终加入荷兰银行投行部,年薪60万。
W:
我看过徐老师写的文章,您一般是不主张本科后直接读研的。我完全赞同徐老师的观点,因为您是针对很多盲目考研的学生说那样的话。但就我自己的情况来说,我觉得我这两年研究生读得还是挺值的。这两年,我思考了很多东西,明白了很多东西。简单地说,我考研是为了想明白自己未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我本科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时,我也是比较贪心的人,什么都想要尝试一下。因为本科期间我给自己的一个定位,就是要尝试不同的东西。从大二开始,我自己做了不少学校的社团工作,也参加过一些出国交流活动,还利用假期和课余的时间在公司里实习或兼职。各式各样的实习我都去做过,包括证券、咨询等等,还有朋友的私人公司我也去帮过忙。
最后到了大四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却发现不知道干什么最好。一方面是因为体验了很多以后,有一点迷茫,没有找到特别明确的发展方向。看着周围的同学去宝洁、壳牌、“四大”之类,觉得自己想过一种和他们不一样的生活。另一方面,我认为自己未来一定要进入顶尖的工作领域,这就要求很高的竞争力,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准备。而当时我在心态和能力上的储备都还不够。通过实习,我已经基本了解了几个自己有兴趣的方向,以及这些行业对人的基本要求,所以非常希望能够更好地让自己做好准备。于是,读研就成为我进入自己心仪的行业前的一个非常必要的缓冲和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