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来自香港的职场新物种(2)

职场新物种 作者:徐小平


大二的时候,我跟几个朋友参加一个创业比赛,最后我得了第二名,赢了5万块奖金。我是把这个实战演习当作真正的事业去做的。通过这件事我发现,我很喜欢尝试和挑战,喜欢做一些别人不喜欢做的事情。作为学生来讲,我也许不算是最好的学生,不过我的成绩还可以,关键在于我会干一些我自己愿意投入的事情。所以我最后选择在大学阶段自己创业,在创业的过程里,我发现我的角色跟我去公司工作时完全不一样。我这样自己做公司,搞了差不多两年。公司最初只有两三个人。做到最大的时候,全职的有十几个,包括兼职的人员在内,有大约200人的规模。

大三刚毕业的时候,公司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当时香港电讯行业刚刚开放,产生了几家上市公司。我就想到我们可以去为这些上市公司做独立的电讯顾问。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个很好的朋友,他也是一个企业家。他就跟我说,如果他是我的话,他会放弃这个公司。他觉得我应该去内地发展。他这么说时我就觉得很奇怪,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也做得相当不错。他说不是的,你做事不能只看眼前,要看它的长期。长期地看,香港曾经有黄金30年,那么现在哪里会出现新的黄金30年呢?就在中国内地。内地应该有黄金50年。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我就跟他说,我普通话都不懂,去内地怎么创业?他说你先回去读书,把你的人脉先打理好,自然会有机会。

第一年考的时候,所有的书都看,我是当时香港惟一一个最后可以参加面试的人。面试的时候,清华的老师就说,你普通话都不懂,怎么来读?之后他又面试了我的数学,他觉得数学的程度还不够,因为经济学院的数学程度要求特别高。所以当时叫我回去了。当时我就想,要不然还是留在香港自己继续创业吧,或者找家公司进去工作。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考研。这件事瞒着我家里所有的人,因为他们所有人都反对。到2005年的时候,我又第二次来到了清华面试。我对面试的老师说,我是第二次来的,如果你觉得我不行,我回去再准备,三年以后再来。最后那个老师也感叹说你来到清华上学不容易。但最终还是没有通过。

第三年,转折点终于来了。我认识了清华的一个师兄,他把他的经验跟我分享,告诉我该怎么面试,给我讲了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虽然我找他找得很辛苦,但太值得了。我这才意识到,香港和内地在考试方法上,以及面试的要点,都有很大的区别。于是,第三次面试终于通过了,就这样我进了清华。因为我对自己职业发展的道路设计得很清楚,我在金融方面也还是相当不错。

读研究生时,一方面,我去了投资银行做事。另一方面,我和朋友开始一起搞了一个帮助大学生找工作的平台。我们做的平台就是网站,我们不向学生收费,而向企业收费,让企业通过我们来招聘,让企业可以更有效率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人。我为什么要搞这个东西呢?对我来说,我觉得可以帮助很多同学。因为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很优秀,如果他们更早意识到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或者更早有机会了解不同的行业,我觉得他们可以发展得更好。而这正是我自己一直以来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内地同学就业难,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不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也不去做好就业的各种准备。坦白地说,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从小时候起你就得慢慢地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你才知道,如果要进这个行业,你要准备一些什么样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