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许多人还不能从这样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举个例子。在《图穷对话录》中,沙玫到万事达工作,去了一天以后,她发现这份工作只能做一个礼拜。而她之前已经有一份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作。她就问我怎么办,是不是放弃两千块钱一月的工作?我说你当然放弃。为什么我敢让她放弃一份固定的工作而去接受一个礼拜的短工呢?我的分析就是,万事达肯定要成为中国消费者的主流。汇丰的情形也有些类似。据我所知,汇丰现在的业务范围主要针对高端客户,五十万是一个界线。五十万以下也可以,但是每个月必须向银行缴纳一定的服务费。不过可以预料的是,它很快就会向中低端发展,比如说开放到二十万以下。一旦它进入中低端领域,汇丰的发展空间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你要充分认识到你所处的这个平台的巨大优势。
我突然想起我的第一个秘书。她是英语系毕业的,英文口语非常好,而且气质特别像海归。许多人跟她谈话,就说老师你是什么时候留学回来的。你看这么一个优秀的女生,英语好到那种程度,而实际上那个时候她才读大三。可是她后来去国外读书研究老舍,她的才能显然就被湮没了,因为这个没有任何出路。那是1996年的事,当时我根本没有想过要劝阻她出国,因为那个时候出国还是一种不可遏制的时代的力量。就好像90年代初香港人要移民加拿大一样,那是一种时代的力量。我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其实当时她如果不出国,就在国内工作两三年,一定会挣到不少钱,然后再出去读MBA,现在百分之百的是像在摩根斯坦里可以拿年薪20万、30万美金的人。现在国内很多上市公司的团队,有许多都是新东方培养出来的。像我的一位在高盛的朋友,当年也是我的学生,她每一次见着我都说,她自己就是新东方的一个产品。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我到汇丰去的时候,看见门口的警卫都会说流利的英语。可以想象,会说英语的警卫,工资一定远远高于不会说英语的警卫。而最令我震惊的是,过一会儿来了个日本人,那个警卫也能说简单的日语。你的口语一定很好,即使在你的班级里不是最好的一个,也一定是达到了汇丰的标准。而这恰恰是你的职场生涯产生核聚变般的效应的最重要原因。
可控人生核聚变是我引以为傲的徐氏好概念,是我最早在《图穷对话录》里提出来的。什么是可控人生核聚变?简单地说,那就是有计划地按照人生设计的日程,引爆自己的生命力量。说得庸俗一点,它指的是:当同学们平均工资都在两千五百块时,通过人生设计,你的工资达到五千块;当同辈人平均工资都是五千块时,你的工资超过一万大关。不要小看了这个“一倍”——根据国民经济十年翻一番的高速度,你已经整整比别人领先十年了!生命的能量,以提前十年的速度在释放,不是人生核聚变是什么?货币是衡量一切劳动的尺子。一个人才到底有多少价值是可以用钱来计算的——虽然人才创造出来的思想、精神、发明、发现,有时候无法用货币衡量——在市场上,如果你的身价能够超过别人一倍的话,其实你已经是百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的优秀人才。一万个人的才华在你一人身上凝聚爆发,这不是人生核聚变是什么?而实际上,你现在的工资水平已经大大地超过了我设定的“一倍”的标准,我只能称之为超级核聚变了。
所以,你的故事,对于所有面临职场的大学生的意义,那就是如何让自己成为企业选定的人才。对于外企来说,最核心的问题其实就是语言。如果能解决语言问题,人生核聚变的产生就有了最扎实的基础。
说到语言,我必须谈一下“哑巴英语”和“哑巴汉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