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是外来语,中国人本来不会,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金钱而没有学会使用它,就显得物非所值,触目惊心。而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中国人生而知之,人人会用,所以就掩盖了一个哑巴汉语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的严峻现实。人人都在说哑巴英语的问题,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哑巴汉语的问题。中国大学生对于自己母语的运用能力:在口头交流和文字写作上与应该有的水平差得很远,成为制约他们人生发展的一个不该有的瓶颈。中国大学生,很多很多人不仅说着哑巴英语,其实他们很多人的使用中文的能力,严格说来也属于半哑状态,离“哑巴汉语”也差不了多少!中国大学生不善说话、不善表达、不善写作、不善面谈(interview)、不善辩论、不善沟通、不善谈判、不善兜售自己、不善卖弄自己、不善推广自己、不善经营自己……
哑巴英语使得无数青年进入不了世界500强企业工作,而哑巴汉语呢?则是使得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成为“大学生就业难”浊流中主要泥沙之一。不会开口,不善表达,不能交流沟通,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妨碍青年人发挥才干、获取成功的教育公害,一种影响人们实现自身价值、追求幸福的民族缺陷。
“哑巴英语”现象,其散发的不过是一股中国人学英语时由于综合价值观堆积起来的千年牛粪的恶臭,而那种不善于运用母语来达到自己人生目的的“哑巴汉语”现象,才更加值得我们思考和警觉——至于那种人云亦云、屈从权威、不敢挑战权力、不敢超越常规、缺乏个性、缺乏自由、缺乏创造性、缺乏想象力的“哑巴思维”现象呢?毫无疑问,这种“哑巴思维”现象,才是造成“哑巴英语”和“哑巴汉语”的真正病根。
“哑巴思维”——对于思想、精神、观念、意识、个性、创造性、想象力的压抑和扼制,是中华民族在走向现代化路上随时随地可能下陷的路基,可能出轨的断层。改造这个路基,填满这个深坑,是我们从文化到教育、从家庭到媒体各个社会层面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只有这样,中国人的“哑巴英语”和“哑巴汉语”现象,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
因此,解决语言问题和各种外语证书并没有直接联系。你说你大学阶段已经过了专业八级。其实不一定要八级,甚至六级都不必考。为什么呢?因为你只要口语好就够了。假设你有八级证书,但是你的英语发音特别恶心,面试时一定会被刷下来。但是反过来,即使你没有过八级,但是有非常流利的英语口语,面试官绝对不会怀疑你。所以一张纸不能证明你的能力,证明你的能力的人还是你自己。倘若你花那么多的时间就为了那张纸的话,没有任何意义。
的确,很多外企要求你至少拥有六级证书,那是去面试的前提条件。但是许多人有六级证书,但他不能开口说话。如果你考不出六级,但你的英语口语通过面试得到认可了,你照样是成功的。也就是说,英语的实际能力更重要。有人曾经问我,如果他没有六级证书,在求职简历上写有六级,我支持他这么做吗?我当然不支持这样做。但这其实是个求职技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