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贺梦石:掌握自己的命运(1)

最好18岁前就做过这些事 作者:俞敏洪


   贺梦石:掌握自己的命运(1)
  
  她性格开朗,不失稳重
  
  她有一个被放养的童年,她是孩子王
  
  她热爱科学,她尊崇学术,曾获得北京市创新大赛二等奖
  
  她担任学生会校刊副主编,与英国日本高中生一起研讨全球变暖
  
  她口才卓越,背后故事耐人寻味
  
  她热爱艺术,硬笔书法全国比赛二等奖
  
  她运动能力超强,取得跆拳道四级
  
  她说“成长了,就是成功了”
  
  贺梦石,即将走向UCLA的女孩,她的人生真实而精彩!
  
  被放养的童年
  
  “被”是当下的一个热字,我的故事就从这个字开始。
  
  说起我的童年,大部分时候都是“被”放养的。没有太多的外力约束,只有自由本性的成长--这和我的爸爸妈妈的教育理念不无关系:一切以快乐成长为宗旨。
  
  小时候,我们全家都住在军队大院里,我就是大院里最淘气的那个小孩。不管白天黑夜,人多人少,都能看到我在大院里咋咋呼呼地玩闹,带领我们小区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我是我们院第一个滑旱冰的小孩,很快全院的小朋友都会跟在我后面滑旱冰;然后我又开始骑车了,飙车的那种,哪儿人多我就往哪儿骑,大人们骂我也不怕,天黑了还不回家,搞得大院里谁都认识我,谁也拿我没办法。
  
  这一切我爸爸妈妈自然都看在眼里,可他们说不管我就不管我,只要我过得健康快乐!
  
  很快,我上学了,我的快乐没有因为上学而减少,反而变得更多。小学6年我都是在欢乐中度过的,根本没有什么繁重的作业要做,没有什么兴趣班特长班要上,没有什么“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的说教,有的只是自由自在的玩乐。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肯定会感慨,你的童年多幸福啊!话虽不错,可我也不得不承认,我爸爸妈妈对我的放养式教育在给我充分的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甚至是阴影--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一个人起床,过马路,上学。冬天的时候天还是黑的,好冷,没有人牵我的手给我温暖。
  
  放学后,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前呼后拥嘘寒问暖,唯独我,一个人过马路,回家。
  
  记忆中,整个小学阶段父母送我上学的次数不会超过10次。
  
  很多时候,看到其他同学有父母的关心呵护,我心中会暗暗地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公平。
  
  别人可以无缘无故地对父母撒娇,然后换来无限的爱怜,可是我却不能,因为我撒娇了也不会有安慰。所以说,凡事皆有两面,快乐和痛苦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没有人绝对地幸福,也没有人绝对地痛苦,就看我们如何理解了。这道理并不简单,但很小的时候我就明白。
  
  因此,我的内心其实很释然,我觉得自己是值得的,相比起童年的自由和快乐,那些小委屈实在算不得什么--何况,我知道,我爸爸妈妈并不是真的不管我、不疼我,只是他们的教育方法和其他父母不一样罢了。
  
  或许,每一次我独自过马路时,我受伤哭泣的时候,我的身后都有一双关切的眼睛吧。
  
  并不能说哪种教育方式对,另一种就错。严格管教出来的孩子比较有纪律,有规则意识,但是有时候会比较僵化,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想象力。放养出来的孩子可能在规范上不如严格管教的孩子好,但是他们拥有自由的心灵和开放的价值观,我认为这两点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小学时候在父母的逼迫下天天去学奥数和剑桥英语,在班里的成绩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高中后,他们竟然成了给班级成绩拖后腿的学生,原因都是上了初中后,逆反心理突然爆发,再也不听家长的管教了,原来取得的成绩都没有了任何意义,他们能做的,只有在高考前才开始担心自己的前途。
  
  不同的教育方式,各有利弊,各有风险。一种是前期收益高,但是后期要担很大的风险;另一种是收益比较平均,后劲足,而风险小。我父母选择了后者。我想如果是我,也会这么选择。毕竟,孩子不是股票,钱赔了可以再赚;孩子赔了,就是毁了一辈子。
  
  我的爸爸,我们总吵架
  
  不管如何,能够这样对待自己小孩的父母,神经一定很强大。
  
  所以,现在我得好好介绍下我神经强大的父母了。
  
  首先粉墨登场的是我的爸爸。
  
  我曾经问过我爸:我那么小,你们就让我一个人过马路,你不怕我出事啊?!结果我爸淡淡飘来一句:如果你过马路都能被车撞死,那还养你干吗呀!我倒!这实在是我爸的经典句式,可以用于各种情况:如果你上学都能丢了,如果你骑车都能摔了……那还养你干吗呀!
  
  我不甘心,接着问出多年来一直温暖我内心的那个猜测:其实你们一直在我身后暗中保护我来着,对不对?我爸爸听后大笑三声:哈哈哈,你真能想。然后,全然不顾我满脸黑线,得意扬扬地对我说:我给你一个多么自由和快乐的童年!我决定不再沉默,开始反驳:就是因为给了我快乐的童年,所以现在我的青年生活很痛苦。别人小时候,家长都带着学英语去了,然后考个TOEFL110,SAT2200,结果我就这么悲惨地落了个不到2100的分。
  
  于是,我们两个人就开始吵架,吵得不亦乐乎。
  
  我和我爸经常吵架,原因很简单--我实在太像他了,而且我俩都特别极端,两个极端的人碰在一起不吵架才怪。吵了很多次,吵了很多年,吵着吵着,我们早已习惯,甚至享受,觉得吵架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沟通方式。
  
  我们吵架的话题很多很多,上到国家大事,下到我们家的小事,都能够成为我们争论的焦点。吵到最后的经典处理方式就是,各自摔门,回去睡一觉,第二天早上没事了。
  
  然后又换一个话题继续吵。
  
  吵着吵着,我就大了;吵着吵着,他就老了。吵着吵着,我突然不言语了,我爸很不适应,问我怎么了,是不是服输了。我还是不说话,因为我突然需要控制下感情。
  
  爸爸,如果我们可以一直吵下去,而你永远不会变老,那该多好!
  
  我的妈妈是女强人
  
  下面轮到我妈了,很多时候我都感慨:我之所以还比较上进,能有过得去的今天,都是因为我妈对我的影响。
  
  我妈是研究员,她非常非常勤奋,绝对的女强人。女强人除了对别人要求严苛外,对自己更是残忍,我妈曾经因为工作太辛劳把自己给累病过,在医院躺了3天没起床,一醒就晕,然后开始吐。然后又像教科书上说的那样,在身体尚未恢复的时候,不顾医生和家人劝阻,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是很理解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辛劳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直到我大了一点,跟着我妈到外地开会,参加学术论坛,然后看到别人对她无比尊敬的样子,看到我妈在讲台上风采无限的样子,我突然感到很自豪。
  
  在学术圈,要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只能靠学术来说话,别无其他花样。
  
  妈,你知道吗?当你在台上充满自信,非常流利地发表你的学术演讲时,别提多帅了,那一刻,身为你的女儿,我真的感到很光荣,我突然好想好好学习、奋斗,和你一样,通过自己的实力,去赢得他人的尊重。
  
  OK,还是回到女强人这个话题,我说那么多,其实是想表明:这样的妈妈对自己女儿的要求绝对是低不了的。
  
  所以,童年的我虽然自由,但不是没标准,而且标准并不低。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因为以放养为前提,所以我妈只有少数时候会同我理性分析事件,从来不会说你必须要怎么怎么样,她永远是给我分析这件事情的利弊,然后扔下一句:你自己看着办。
  
  就这样,从小到大,几乎我遇到的所有事情最后都是我“自己看着办”,很多事情其实是父母可以帮我做的,而且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举手之劳”,但他们一定会“袖手旁观”,看着我自己解决问题。远的不说,就拿出国留学来说,申请学校需要存款证明,我一没存款,二没证明,怎么办?只能向爹娘求助,爹娘一如既往地在一大堆让我头晕目眩的分析后抛下那句话:你自己看着办。
  
  于是我只能看着办了,拿着我爸爸的卡,骑个车,在不同的银行之间奔跑。手续特别多,每个银行的流程还不一样,绕弯路是必不可免的了,最痛苦是折腾了半天,还没把事办好。于是,最悲惨的一幕出现了--大冬天,北风那个凄厉地刮着,瘦弱的我骑个小破车在巨大的城市里不停穿梭,最后一事无成地从银行里出来,饥寒交迫,委屈更大,只能哭泣,哭了半天,擦干眼泪,继续骑车跑银行。那天回家后,天色已晚,我也累到了极点,不过我什么都没有和他们讲,因为我知道讲也没有用,他们也没多问我,因为他们知道既然决定了这么做问了也没用。
  
  所谓长大和成熟,或许就是在这种不管不问中慢慢孕育的,现在很多人都在感慨“你的独立能力好强,你的动手能力更强”的时候,谁知道我冬天骑着自行车奔波是多么辛苦?
  
  小时候,当我一个人收拾东西、买东西、给自己做饭、处理事务的时候,我可能觉得委屈,可能埋怨父母对我的关心太少。但是现在,我即将出国了,就要一个人面对一片陌生的土地,开拓出自己的天地了,现在我相信,由于父母已经给了我18年锻炼的机会,所以难题在我面前都可以被轻易解决。
  
  亲爱的爸爸妈妈:
  
  虽然你们没有像别的父母那样对孩子无微不至地关心,但是,我理解你们都是为我好,为让我以后能更快地适应生活,更好地照顾自己。我希望你们也能在我出国后照顾好自己,我知道我走了,在国外上4年学,你们一定特孤独、特寂寞。爸爸妈妈,请你们放心,希望你们相信我的能力,相信我自己会照顾好自己,会努力学习。我更希望你们不要为了我把自己弄得太累,我知道这4年的学费会对你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你们已经很不容易了,千万不能再为了我委屈自己,你们幸福是我最大的安慰,这也是女儿对你们最大的请求,答应我,好吗?
  
  永远爱你们的女儿
  
  煽情完毕。下面该开始我的初中生涯了。
  
  写到这里,一阵悲凉之意首先涌上心头,为啥?因为我小学光顾贪玩了,竟然没有学过英语。不要惊讶,请冷静,你真的没听错,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就是我做的,这还不算狠,狠的是我不但没学过英语,我连奥数的边都没有碰过,是不是很没人性?
  
  哈哈,有人要说了,连英语和奥数都没学的人怎么可能考上好的中学呢?好吧,我没有让你们失望,我的初中确实很一般,就是那种最普通的中学。普通人上普通中学没什么不好的,我每天按时上课,准点回家。上课认真听讲,回家认真写作业,成绩一直还不错,我挺满足的了。如果让我在那些天才云集的重点中学,那还不得排倒数啊,那我得多么不开心啊!
  
  算了,不解释了,解释等于掩饰,我承认,没考上好的中学对我打击其实挺大的,看着小学同学们一个个去了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等牛校,我还是很失落的。第一次,我觉得荒度光阴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情,第一次,我觉得好好学习是多么重要。
  
  我不想再后悔,所以,初中3年,我学习一直挺用功的。而且初中生活其实对我帮助很大,我胆小自卑的性格就是在初中时得以彻底扭转--什么!你不相信?我为什么不能胆小?我为什么不能自卑?胆小自卑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我非要往身上贴--小时候我虽然很淘气,我爸爸妈妈虽然不管我,但还有我的奶奶管我。如果我爸爸妈妈对我的教育是快乐为本,放任自流,那我奶奶对我的教育就是挫折教育。不管我做什么,她都认为不好,学习不好,穿衣服不好,连吃饭的姿态都不好,久而久之,我就真的认为我什么都做不好了,自卑犹如魔鬼,在我本来单纯的心中落地生根,一直到了小升初,我的成绩那么糟糕,和小伙伴们相比,天上人间,于是越发胆小自卑,算是定了型。
  
  初中时,我一直过得谨小慎微,反正好事也轮不到我,我也没什么大的抱负,直到有一天,学校举行歌唱比赛,我的一个好朋友鼓动我和她一起上台演唱,我想也没想就拒绝了,结果她还挺执拗,非要我上台不可,我什么都不在乎,唯独在乎友情,最后只得硬着头皮上去了,闭着眼睛瞎唱,结果最后拿了全校第三名。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也可以在那么多人面前展示自己,原来我不是什么都做不好,原来我也可以拥有掌声,原来我并不是自己一直以为的那个胆小无助的女孩。
  
  是的,我需要更多的尝试,通过这些尝试,来真正了解自己。
  
  那天以后,朋友眼中的我仿佛变了一个人,从原来只顾自己玩乐、对外界活动退避三舍的那个人变成了热衷于集体活动的一个人,我很快参加了很多学校的社团,作演讲,搞竞选,开大会……我的生活逐渐丰富起来。
  
  通过这些活动,我慢慢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意识到自己身上其实蕴藏着挺大的能量。直到现在,我都不认为我已经完全认清楚了自己,我还想进行更多的尝试,包括现在出国读书。因为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优劣势,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
  
  再说下我初中时的一些学习方面的故事。
  
  初中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的英语老师。前面我坦白了,上初中之前,我几乎没有学过英语,所以相比我的同学,我的英语基本功差得不是一天两天。想到上英语课我就头痛,是我的英语老师改变了这一切,因为他很少教课文上的内容,每次简单讲好语法后,他总是让我们自己用英文写一些剧本,拍一些短片,甚至表演一些情景剧之类的。这些方式,让我很快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了兴趣自然有了动力,每次,我都精心完成他布置的作业,于是英语水平提高特别快。我想,如果我初中的时候没有刻苦地把英语补上来,现在我SAT能考1800分就不错了。
  
  总之,我初中3年过得还算丰富且有意义。3年不算短,我完成了性格上的蜕变,3年不算长,中考转眼呼啸而至。中考波澜不惊,我算是取得了正常水平发挥中的最烂分数,考了522分。考试一结束,我爸就带我去俄罗斯旅游了。我妈对我和爸爸抱怨说你们也真淡定,让我一个人承受等待的痛苦。因为我报考的高中是首师大附中,大家估首师大附中的分数线是523左右,我的分数特别悬,所以我妈特紧张,整日都是和同单位的妈妈们猜测孩子的录取情况。而我和爸爸却一点儿都不急,手机都没带就走了,偶尔拿别人的电话打一个电话回家问下情况,安慰我妈两句,然后继续玩儿。
  
  说不紧张其实不客观,问题是,都过去了,分数也下来了,紧张也没辙,还不如好好休息休息呢。
  
  事实也证明我是对的,因为最后我真的如愿以偿进入了首师大附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