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礼貌≠以貌取人

找回不抱怨的自己 作者:(韩)韩京娥


到她们美得把尾巴翘上天的样子,我心里更难过!”

“那么,你跟她们倾诉后问题解决了吗?你会高兴吗?”老人继续关切地问。

“解决问题?怎么会?”秀晶叹了口气,“也就是发发牢骚罢了,能有什么用?每次我回家后都会大哭一场。”

“没错,你说到点子上了。”

“什么?!”

“因为你不能接受自己,所以便从抱怨中求得慰藉。然而,向别人诉说你不喜欢自己的地方,只能使你继续对自己不满。对朋友抱怨--通常被称为“发泄”,可能只是让自己放纵负面情绪的借口罢了。把抱怨挂在嘴边的人,身边一定不会有几个朋友,因为他身边的人都会对他无休止的倾诉感到厌烦,认为自己的能量被抱怨者榨干了,继而敬而远之。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呢?表面上,你抱怨只是自己的事,但实际上,这种思想已破坏了你和他人的感情关系,不利于你扩大社会交往。”

“我就发发牢骚而已,至于吗?啊,我知道了,这些日子我抱怨得太多,奶奶您一定是听烦了,对不起……我以后……还是不来了。”

秀晶有些失意,站起来就要走。老人并没有阻止她,只是问道:“但是,你到我这儿来抱怨,和向别人抱怨后的感觉不一样,是不是?”

“是啊。”秀晶又坐下了。

“从您这儿走后,连失业,都变得特别开心!”

“这是因为你抱怨的问题,在我这里得到了解决。”老人笑

了。

“当别人可以帮助你时,你向他们抱怨能解决问题,就是好事。但反之就不是,对吗?”

“啊,我知道了。”秀晶似有所悟,“比如,我又快要迟到了,向您抱怨,您立即开车送我到公司,就是解决问题;否则,我与其和您念叨,让您和我自己一样厌烦,还不如立即跳下公车,打的士从小路抄过去,然后大家的心情都很愉快,是吗?”

“很对!”老人连连点头,“但是,你为什么认为打车抄小路会快呢?”

“因为我认识路!”

“这就是说,你相信自己的决定,接受你自己的选择。”老人赞许地说,“刚才咱们谈的还局限于友谊,如果在工作中,抱怨的害处就更多了。记得你跟我说过,毕业后刚刚工作时,你也曾经非常努力,可是你做对了却得不到表扬,做错了却被冷嘲热讽,很快你的工作热情就消失了,是这样的吗?”

“是。”秀晶体会太深了,如果当时有人能多鼓励她、赞美她,而不是变本加厉地抱怨,她一定不会像今天这样糟糕。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你绝对不会选择和爱抱怨的同事一起工作,对吧?因为要是无论你做了多少,他都能挑出更多的毛病,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对他产生厌烦,不知不觉地,你就从心底强烈抗拒他所要求的任何事。如果他是你的合作者,他提出的建议即使再好,你也会束之高阁,因为你觉得要是做了,只会惹来更多抱怨的批评,对吗?”

“当然!”秀晶毫不犹豫地回答。

“将心比心,如果这个爱抱怨的人正是你呢?”老人话锋一转。

“这……”秀晶感到喉头像被什么东西噎住了,好一会儿,才低声说:“我明白奶奶的意思了……可是,如果我遇到烦心事不说,心里该多不痛快啊……”

“如果这样也有办法。比如,陈述事实,就不算抱怨。”

“可是,什么话算是抱怨,什么话又算是陈述事实?”秀晶迷糊了。 “心理学家说:‘一项特定的陈述是否反映出怨气,取决于说话者的内心是否感受到了不满。’”

老人说:“比如,你到小吃摊买了一份烤鱿鱼,不巧厨师失手,盐放多了,这时你脱口而出的话是什么?”

“我?”秀晶想了想,“盐太多,没法下嘴!少放点就好了!”

“这就是陈述事实。”老人表示赞同,“但是否每个人都会这样表示呢?”

“不是。”秀晶在烤鱿鱼摊位前流连的次数太多了,“有人会说,‘这家厨师的手艺太差了!做的烤鱿鱼要多难吃,就有多难吃!’或者‘把我当能吃盐的壁虎啊!下次再也不上当了!’”

“这就是典型的抱怨了。”老人微微一笑,“然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摊主会向我道歉,却和大声抱怨的人吵起来,甚至可能会大打出手。”这样的事,秀晶并非没有经历过。

“这就是陈述事实和抱怨的不同结果,你的问题解决了,而抱怨者的问题却愈演愈烈,无论谁输谁赢,都会使怨气成倍累积,严重影响情绪,最后大受伤害的,只有抱怨者自己。”

“可是……”秀晶理解了老人的话,但又想到了新问题,“如果我和同事朋友吃烤鱿鱼时盐放多了,他们向我抱怨怎么办?我要是不听,他们会不高兴的。”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也不必指责对方。”老人耐心地分析,“如果别人向你抱怨,你不能阻止,就静静地听,不要发表意见,对方没有了倾诉目标,抱怨很快就能停止。如果别人的抱怨涉及第三者,你更要注意,不要把消极的思想或不利于第三者的内容传播出去,不要成为闲言碎语的传声筒。对不对?”

“我知道了!”秀晶有所领悟,“还有吗?”

“有啊,不过更简单。”老人笑了,“你给自己规定一个日期,比如10天、15天不抱怨。美国有本畅销书,叫《不抱怨的世界》就提出了 “21天不抱怨目标”,你可以画一张漂亮的表格,每当你一整天不抱怨时,就在这一天的方格内打个钩、画个可爱的小图或贴张漂亮的贴纸作为记录,等到时间满了,你再抱怨个够!”

“过10天?15天?21天?”秀晶调皮地做了个“OK”的手势,“那时我一定不记得抱怨什么了!”

“这样不是很好吗?你的生活会很开心,不是吗?”老人还想说下去,望了望窗外,却站了起来:“天黑了,明天还要上班,早些回去吧!明天起,你将要面临全新的环境,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抱怨,要自爱自信,相信自己的价值!至于我这儿,一周后再过来,好吗?”

“奶奶不要我了?”秀晶撅起嘴,故作撒娇地说。

“怎么会?咱们秀晶的路,才刚开始呢!”老人关切地说,“不过,你刚上班,精神高度紧张,晚上要早休息。再说,你一定会有很多不顺心的事想向我抱怨,然而我一不知道店里情况,二不懂珠宝,没法解决你的问题。不过,我也知道咱家秀晶下星期过得肯定不容易,所以,七天后,我会给你个小礼物--教你心想事成的方法,怎么样?”

“心想事成还有方法?”秀晶十分好奇,“您能现在就告诉我吗?至少,提示一句也行?”

“天机不可泄露!”老人的神情有些神秘,又有些顽皮。

“钻石的价格是呈几何数递增的。克拉数越大的,价格……增长越快,而且切工、形状……啊,还有产地,都会影响钻石的价格……”

秀晶一边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红珊瑚自然纹理上的灰尘,一边反复默诵着。

今天,已经是秀晶上班的第五天。

第一天工作时,秀晶如履薄冰:晶莹剔透的冰种翡翠如意,似乎重如千斤;镶有珍珠、宝石的皇冠,虽为现代仿品,也足以令她目瞪口呆;而当注视着镶着21颗椭圆和梨形彩钻的手链时,秀晶的脑海里,忽然掠过一个可怕的念头:

“要是把它弄丢了,就是把我倒卖100次,也赔不起……”相比之下,打扫卫生间反倒成了件最放松的事。躲在卫生间的隔间里,插上门,秀晶长舒了一口气。也许我不应该做这种工作,我不行、我不配、我不能……清晨的阳光泼洒进来,敞开的窗户外飞来一只蝴蝶,忽而一动不动,忽而扇着翅膀飞舞,幻化成一瓣会飞的花。秀晶的心绪慢慢沉静。

--你的话语都是在讲述你不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你想要的东西,你把思想的焦点都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抱怨的都是负面的、出错的事情,结果,你想的那个东西只会无限扩大,你反而得到了你根本不想要的东西。”

--逮住你的负面情绪,然后释放它,再也不让它回来。当你控制你的思想和言语时,你就迈出了主动创造生活的第一步。--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抱怨,要自爱自信,相信自己的价值!

秀晶定了定神,开始拖地板,卫生间一尘不染时,她笑了笑,换了块干净抹布,再用指甲轻点了一下衣袋里的红宝石,从容地向珠宝柜台走去。

几天过去了,经过反复自我调节,秀晶已不再紧张,从昨天起,她甚至已经可以边擦工艺品,边背珊瑚送的《珠宝首饰ABC》了。其实,珠宝店不是超市,常常没有顾客,秀晶学习时间很多,但她知道自己基础太差,一分钟也不愿浪费。

“嘎……”玫瑰色大门响了。

“有客人!”秀晶立即放下手里的书和抹布,恭恭敬敬地站好,脸上挂着礼貌的笑容。“要待人亲切温和,微笑服务。”进店第一天,珊瑚曾如是教导。

但接着却是哐当一声。

一个男人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身后的背包足有1米多高,全身星星点点溅满了油点和奇怪的物质,并多处泛起了毛边。男人的面容更是憔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色如纸般苍白,蓬乱的胡子支棱着,估计已数天彻夜未眠。

当然,估计也是数天未洗澡--因为他刚走过来,就随风飘来了一种混合着汗味、腥味和男人体味的浓烈怪味儿,秀晶连连后退,终于忍无可忍。“客人……”秀晶极其勉强地挤出这个称呼,“您……你走错地方了吧?这是珠宝店,不是面包房!”秀晶狠狠地斜了男人一眼,转过身去,拾起空气清洁剂向空中用力喷起来。但是,男人却毫无动静!

“脸皮真厚!”此时,秀晶已经把老人“不要抱怨”的告诫彻彻底底地丢在了脑后,“这身打扮不像要饭的,天啊,该不是离家出走吧!”

想到这里,秀晶胆子反而大了,语调也就更加不客气。“你还不走?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难道让我报警吗!”

珊瑚正在记账,被秀晶惊动了,站起来向大门瞥了一眼,皱了皱眉头。

“糟了。”秀晶暗想,“这样邋遢的人我都打发不了,珊瑚姐一定要责怪我。”

然而,珊瑚却没有支持秀晶的迹象,反而轻柔地说:“秀晶,你来帮我上网查查首尔最新的黄金报价,好吗?”

“知道了。”秀晶极不情愿地在电脑前坐下,却见珊瑚向男人迎了上去:“东元兄弟,你回来了!找到亚特兰蒂斯了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