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黄濑河--一段宿命开始的地方
陌生人前来求见时,侍卫觉得他形迹可疑,怎么也不许他进去,更不给他传话。
这人性格倒也十分倔犟,不让进我就等,一直等。
过了许久,倒是源赖朝自己发现外面有人,一打听,手下说是个20出头的年轻人,自称从奥州平泉来。
听到“平泉”二字,源赖朝愣了一下,“难道是九郎?”想到这,他马上吩咐手下:“快叫他进来。”
来人果然是源赖朝失散多年的九弟,姓源,名义经,人称“源九郎义经”,我们文中还是走简略路线,就叫他“源义经”。
20多年没见面,兄弟俩久别重逢,甚是激动。几乎所有的史书讲到这一段时,都说二人见面当晚彻夜长谈,一边流泪一边各自讲述这20多年的辛酸往事,看来兄弟俩是真的动了情。
当晚,源赖朝一激动,还特地和弟弟一起沐浴更衣,然后去参拜三岛神社。在三岛神社,源赖朝跪拜完毕,还许诺要从伊豆国选一块领地进献给神社,以感谢神灵保佑他与弟弟团聚。
看得出,20多年来第一次见到血亲,源赖朝很高兴。
那么,这个九弟源义经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什么此时突然出现在黄濑河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介绍一下源义经的背景。此人出生于1159年,比源赖朝小12岁,1159年年底,他们的父亲发动兵变时,12岁的源赖朝已经随父上战场,而源义经,当时还是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对家中发生的变故一无所知。
源义经的母亲常盘,本是宫中服侍皇后的宫女,以千里挑一的美貌著称,后来嫁给源义朝做小妾。她一共为源义朝生了三个儿子。
源义朝兵败被杀后,嫡子源赖朝被平氏抓获,流放到了伊豆国。而与此同时,常盘则带着她的三个儿子逃到了大和国(今奈良县),那里有她的伯父。
伯父没有收留她,但好在没有告密。
常盘最终带着孩子辗转逃到了一家寺庙。这家寺庙叫做“东大寺”,可以说是日本寺庙中的泰斗,当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就曾去这家寺庙讲过经。由于佛教在日本的崇高地位,到了这里,常盘母子暂时就算安全了。
然而这辛苦得来的安全,在随后传来的一个消息面前却一下子变得毫无意义。平清盛找不到常盘,便抓了她的母亲,并在京都周围各国放出话来:“不交出你儿子,我就杀了你母亲。”
拿亲人做人质,这一招相当龌龊,也相当管用。
不久,常盘终于出现在了京都当局,带着三个儿子。
就在见到常盘那一瞬间,平清盛眼前一亮。随即,他有了一个新的主意。
“想同时保住你的母亲和你的儿子吗?”平清盛问,“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他们都得救。”
“?”
“你,做我的小妾。”
委身于自己的杀夫仇人来保住自己的母亲和儿子,对一个女人来说,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体会这是什么感觉。常盘当时的心情没有人知道,大家知道的,只是她最终答应了平清盛的条件,做了他的小妾,后来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
当然,这三个儿子平清盛是不会养的。他提出,不杀可以,但以后这三个小杂种都必须出家为僧。
这就是源义经的两个同母哥哥都是和尚出身的原因了。他同母大哥被送到醍醐寺出家,法号“全成”;二哥被送到圆城寺出家,法号“元成”。
而源义经,当然也得做和尚。他小的时候小名叫“牛若”,7岁时被送到了京都附近的鞍马寺。
鞍马寺是间很大的寺庙,有着规模庞大的庙产,所以小牛若的出家生活并不清苦。在鞍马寺的钟声与青灯佛卷中,牛若的童年生活简单而快乐地流淌着……直到有一天,一位游僧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这位游僧法号“正门”,本名镰田正近,是源义朝家臣之子。当年源义朝兵变失败后,镰田正近的父亲战死沙场,而他本人则逃脱了平氏的追杀,出家当了和尚。
正门和尚的出现,彻底打破了牛若小朋友幸福而平静的生活,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一颗复仇的种子也开始悄悄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从这一天起,撞钟和念经便再也不是小牛若生活的全部,他开始跟随鞍马寺的武僧苦练剑术。
练剑之余,牛若也不忘读书。
鞍马寺藏书很多,佛家经典,儒家古籍应有尽有。然而最吸引牛若的,是一本从中国传来的古书--《孙子兵法》。我想如果平清盛知道这件事,一定宁可把牛若养在身边,也不肯送他来鞍马寺吧。
一转眼,牛若长到了16岁。此时的他已经取了法号,名唤“遮那王”。“遮那”二字取自梵语“毗卢遮那”,汉语意译为“大日如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如来佛祖。
这一天,鞍马寺来了一位衣着华丽的男子。此人名叫吉次信高,是个黄金商人。不过他此次来到鞍马寺并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奉北方陆奥国镇守府将军藤原秀衡之命,带走这个叫“遮那王”的小和尚。
这个藤原秀衡,当时的势力范围包括日本最东北部的陆奥、出羽两国。别看只有两国,这两国的面积可大得不得了。事实上,只陆奥国一国,面积就比源赖朝后来所拿下的安房、上总、下总、武藏、甲斐、相模、骏河、伊豆这些关东诸国加在一起还要大得多。
这两国的位置,相当于现在日本的山形县、秋田县、福岛县、宫城县、岩手县、青森县,总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小半个辽宁省。在当年的日本,这简直就是大得超乎想象。
藤原秀衡虽名为镇守府将军,但实际上,由于日本的官职是世袭的,所以他基本上相当于在那里占地为王,独自拥有17万兵力。他既不受平氏的控制,也不与关东武士为伍,只是独自经营着这片广袤的土地。
不管外面什么样,我只求我这里是个世外桃源。
事实上,他做到了。
当时藤原秀衡所在的城市,也就是陆奥国首府平泉,十分富裕,而且据说是当时人口仅次于京都的大城市。这里地处偏僻,怎会如此富裕?原因很简单,这里有两样比较特别的特产--黄金和战马。
黄金自不必说,战马在当时的日本也是十足的紧俏货,一般只有高级武士才有战马骑。在当时的关西,一匹战马的价值甚至不能用钱来衡量,因为很多时候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当然,经营一片广袤的土地,只有钱是不够的。
无论在任何社会,都不能忽视人才的重要性。
藤原秀衡需要人才。
他听说京都鞍马寺有个遮那王,文才武略十分了得,便让经常往返陆奥、京都之间的黄金商人吉次信高把那孩子带过来。
那么,远在陆奥国的藤原秀衡,又是怎么知道鞍马寺“遮那王”的呢?
说起来这还要感谢平清盛。
原来,源义经的母亲常盘给平清盛做小妾后,并没有被宠爱太久。几年之后,平清盛就将她赐给了一个名叫“一条长成”的四品小官。也就是说,一条长成是源义经的继父。而同时,一条长成又是藤原秀衡老丈人的表叔。
关系是有点绕,不过亲戚总归是亲戚。
总之,藤原秀衡知道了“遮那王”,并让吉次信高把他带过来。
商人的嘴永远是很有说服力的,这位黄金商人只用了一句话,就打动了这个少年的心:“如果你将来起兵讨伐平氏,奥州(陆奥国又称“奥州”)的17万兵力,他日也可为你所用。”
够了,只这一句就够了。有了这句话,源义经就不是要去,而是非去不可!
在去往平泉的路上,16岁的“遮那王”正式改名,取父亲名字中的“义”字,改名为源义经。
藤原秀衡十分赏识这个16岁的少年,他相信,这个年轻人会辅佐他,把奥州的繁荣继续下去。
可是,在源义经的心里,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替父报仇的念头。
转眼间,5年过去了,16岁的少年如今已经21岁。
1180年的某一天,源赖朝起兵的消息传到了源义经耳中。这一天终于来了!
然而,藤原秀衡的态度是:不许去。
藤原秀衡的原则很明确,不管源、平两家怎么闹,都与我无关。我不去惹你们,你们也别来惹我。
事实上,确实没人敢惹他。不但平氏掌管朝政的几十年从不插手奥州的事,就连源赖朝平定全日本之后,唯一一处不敢涉足的地方也是奥州。
当然,他不答应源义经前去参战的原因,除了不想蹚源、平两家的浑水,我想应该还有一条,那就是以他的年纪和阅历,料到源义经此去的结果并不是件难事。
义经,你知道吗?24年前(1156年)那场“保元之乱”,你的父亲因立场不同,曾亲手杀死你的爷爷。将来,你能确定你的哥哥不会以相似或者更残忍的方法对付你吗?
外面那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不适合你。义经,还是留下来吧,在平泉,我藤原秀衡永远都会真诚地对待你。
可是,对一个脾气倔犟的年轻人来说,任何劝说都是徒劳的。
你不让我走,我就偷着走,总之是一定要走。
当藤原秀衡发现找不到源义经时,立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既然留不住,那就送上一程吧。
藤原秀衡派出家中两名得力家臣佐藤继信、佐藤忠信两兄弟,让他们带上几十名士兵追上源义经,一路上护送。
义经,我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源义经日夜奔波,本想赶在富士川之战之前投奔到哥哥旗下,也好在战场上尽一份力。谁知平维盛这么不经打,他还没到富士河,平氏大军就已经无影无踪了。
不过,虽没赶上打仗,兄弟相认也还是喜事一件。不管后来发生了什么,此时此刻,兄弟二人的心中还是相当喜悦的。
第二天,源义经随大军一起回镰仓。
回到镰仓的第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毕竟,大家伙跟着你干,可不都是冲着“源氏家臣”这个名号来的。所谓“打土豪、分田地”,没有田地分,谁跟你打土豪。
源赖朝的封赏很慷慨,以前没有领地的,分给你领地;以前就是大地主的,在原有领地基础上,还给你分一些。
总之,他的意思就是:跟着我源赖朝混,没有你的亏吃!
封赏的土地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平氏那边的土豪手里抢来的。
所以,有人封赏就有人受刑,而在众多受刑的平氏家臣中,有一个人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这个人就是伊东佑亲。
富士川之战开始之前,他从伊豆国渡海,打算跑到骏河国与平军会合,结果还没出海就暴露了行踪,最后被抓到源赖朝面前。这个倔犟的老头,从看管源赖朝那天开始就坚定地站在平氏一边,从来没有动摇过。
杀了我吧,大不了一死!
但是,源赖朝下令放了这个老头。这倒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多么宽宏大量的人,而是因为,伊东佑亲的女婿替他求情了。
那么伊东佑亲的女婿又是何许人也?连源赖朝都要给几分面子?
呵呵,这个女婿不是别人,正是前面提到过的三浦义澄。三浦家满门皆忠,这个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家臣,他的面子是必须要给的。
在幕府草创期,家臣的重要性,源赖朝比谁都清楚。卖三浦义澄一个人情,既能收买人心,又能显示我源赖朝的宽宏大量,况且眼前这个小老头再也没有兴风作浪的能力了,放了他也无所谓,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在得知源赖朝下了特赦令之后,伊东佑亲自杀了。
原因很简单,源赖朝的所谓宽宏大量,他是不稀罕的。
这个小老头对源赖朝的恨,是深入骨髓的。这种恨,不是因为他对平清盛有多忠心,而是因为,源赖朝让他失去了一个女儿。
大家还记得伊东八重姬吗?那个曾和源赖朝生下一个儿子的可怜女人。
当年,她被伊东佑亲嫁人后,源赖朝逃到了北条乡,投奔了北条时政。按理说,他们两人的故事就应该到此为止了,可是八重姬实在很痴情,她决定要男人不要老爸,找了个机会就偷偷逃出家门,打算跑到北条乡投奔源赖朝。
可是在那里,等待她的却是北条家紧闭的大门。源赖朝不要说接纳她,甚至连见都没有见她一面,因为此时他身边已经有了政子。
那么这个女人的结局怎么样了呢?各种资料记载不一。有的说她投水自尽了,有的说她不久便病死了,总之这是个很悲惨的女人,悲惨到没有哪个写史书的人愿意多分给她一笔。
你说伊东佑亲老顽固也好,说他当初不能慧眼识才也好,无论如何,在他的眼里,是源赖朝毁了他的女儿。
虽然不能杀了你,我也不能仰你的鼻息而活!
陌生人前来求见时,侍卫觉得他形迹可疑,怎么也不许他进去,更不给他传话。
这人性格倒也十分倔犟,不让进我就等,一直等。
过了许久,倒是源赖朝自己发现外面有人,一打听,手下说是个20出头的年轻人,自称从奥州平泉来。
听到“平泉”二字,源赖朝愣了一下,“难道是九郎?”想到这,他马上吩咐手下:“快叫他进来。”
来人果然是源赖朝失散多年的九弟,姓源,名义经,人称“源九郎义经”,我们文中还是走简略路线,就叫他“源义经”。
20多年没见面,兄弟俩久别重逢,甚是激动。几乎所有的史书讲到这一段时,都说二人见面当晚彻夜长谈,一边流泪一边各自讲述这20多年的辛酸往事,看来兄弟俩是真的动了情。
当晚,源赖朝一激动,还特地和弟弟一起沐浴更衣,然后去参拜三岛神社。在三岛神社,源赖朝跪拜完毕,还许诺要从伊豆国选一块领地进献给神社,以感谢神灵保佑他与弟弟团聚。
看得出,20多年来第一次见到血亲,源赖朝很高兴。
那么,这个九弟源义经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什么此时突然出现在黄濑河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介绍一下源义经的背景。此人出生于1159年,比源赖朝小12岁,1159年年底,他们的父亲发动兵变时,12岁的源赖朝已经随父上战场,而源义经,当时还是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对家中发生的变故一无所知。
源义经的母亲常盘,本是宫中服侍皇后的宫女,以千里挑一的美貌著称,后来嫁给源义朝做小妾。她一共为源义朝生了三个儿子。
源义朝兵败被杀后,嫡子源赖朝被平氏抓获,流放到了伊豆国。而与此同时,常盘则带着她的三个儿子逃到了大和国(今奈良县),那里有她的伯父。
伯父没有收留她,但好在没有告密。
常盘最终带着孩子辗转逃到了一家寺庙。这家寺庙叫做“东大寺”,可以说是日本寺庙中的泰斗,当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就曾去这家寺庙讲过经。由于佛教在日本的崇高地位,到了这里,常盘母子暂时就算安全了。
然而这辛苦得来的安全,在随后传来的一个消息面前却一下子变得毫无意义。平清盛找不到常盘,便抓了她的母亲,并在京都周围各国放出话来:“不交出你儿子,我就杀了你母亲。”
拿亲人做人质,这一招相当龌龊,也相当管用。
不久,常盘终于出现在了京都当局,带着三个儿子。
就在见到常盘那一瞬间,平清盛眼前一亮。随即,他有了一个新的主意。
“想同时保住你的母亲和你的儿子吗?”平清盛问,“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他们都得救。”
“?”
“你,做我的小妾。”
委身于自己的杀夫仇人来保住自己的母亲和儿子,对一个女人来说,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体会这是什么感觉。常盘当时的心情没有人知道,大家知道的,只是她最终答应了平清盛的条件,做了他的小妾,后来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
当然,这三个儿子平清盛是不会养的。他提出,不杀可以,但以后这三个小杂种都必须出家为僧。
这就是源义经的两个同母哥哥都是和尚出身的原因了。他同母大哥被送到醍醐寺出家,法号“全成”;二哥被送到圆城寺出家,法号“元成”。
而源义经,当然也得做和尚。他小的时候小名叫“牛若”,7岁时被送到了京都附近的鞍马寺。
鞍马寺是间很大的寺庙,有着规模庞大的庙产,所以小牛若的出家生活并不清苦。在鞍马寺的钟声与青灯佛卷中,牛若的童年生活简单而快乐地流淌着……直到有一天,一位游僧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这位游僧法号“正门”,本名镰田正近,是源义朝家臣之子。当年源义朝兵变失败后,镰田正近的父亲战死沙场,而他本人则逃脱了平氏的追杀,出家当了和尚。
正门和尚的出现,彻底打破了牛若小朋友幸福而平静的生活,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一颗复仇的种子也开始悄悄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从这一天起,撞钟和念经便再也不是小牛若生活的全部,他开始跟随鞍马寺的武僧苦练剑术。
练剑之余,牛若也不忘读书。
鞍马寺藏书很多,佛家经典,儒家古籍应有尽有。然而最吸引牛若的,是一本从中国传来的古书--《孙子兵法》。我想如果平清盛知道这件事,一定宁可把牛若养在身边,也不肯送他来鞍马寺吧。
一转眼,牛若长到了16岁。此时的他已经取了法号,名唤“遮那王”。“遮那”二字取自梵语“毗卢遮那”,汉语意译为“大日如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如来佛祖。
这一天,鞍马寺来了一位衣着华丽的男子。此人名叫吉次信高,是个黄金商人。不过他此次来到鞍马寺并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奉北方陆奥国镇守府将军藤原秀衡之命,带走这个叫“遮那王”的小和尚。
这个藤原秀衡,当时的势力范围包括日本最东北部的陆奥、出羽两国。别看只有两国,这两国的面积可大得不得了。事实上,只陆奥国一国,面积就比源赖朝后来所拿下的安房、上总、下总、武藏、甲斐、相模、骏河、伊豆这些关东诸国加在一起还要大得多。
这两国的位置,相当于现在日本的山形县、秋田县、福岛县、宫城县、岩手县、青森县,总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小半个辽宁省。在当年的日本,这简直就是大得超乎想象。
藤原秀衡虽名为镇守府将军,但实际上,由于日本的官职是世袭的,所以他基本上相当于在那里占地为王,独自拥有17万兵力。他既不受平氏的控制,也不与关东武士为伍,只是独自经营着这片广袤的土地。
不管外面什么样,我只求我这里是个世外桃源。
事实上,他做到了。
当时藤原秀衡所在的城市,也就是陆奥国首府平泉,十分富裕,而且据说是当时人口仅次于京都的大城市。这里地处偏僻,怎会如此富裕?原因很简单,这里有两样比较特别的特产--黄金和战马。
黄金自不必说,战马在当时的日本也是十足的紧俏货,一般只有高级武士才有战马骑。在当时的关西,一匹战马的价值甚至不能用钱来衡量,因为很多时候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当然,经营一片广袤的土地,只有钱是不够的。
无论在任何社会,都不能忽视人才的重要性。
藤原秀衡需要人才。
他听说京都鞍马寺有个遮那王,文才武略十分了得,便让经常往返陆奥、京都之间的黄金商人吉次信高把那孩子带过来。
那么,远在陆奥国的藤原秀衡,又是怎么知道鞍马寺“遮那王”的呢?
说起来这还要感谢平清盛。
原来,源义经的母亲常盘给平清盛做小妾后,并没有被宠爱太久。几年之后,平清盛就将她赐给了一个名叫“一条长成”的四品小官。也就是说,一条长成是源义经的继父。而同时,一条长成又是藤原秀衡老丈人的表叔。
关系是有点绕,不过亲戚总归是亲戚。
总之,藤原秀衡知道了“遮那王”,并让吉次信高把他带过来。
商人的嘴永远是很有说服力的,这位黄金商人只用了一句话,就打动了这个少年的心:“如果你将来起兵讨伐平氏,奥州(陆奥国又称“奥州”)的17万兵力,他日也可为你所用。”
够了,只这一句就够了。有了这句话,源义经就不是要去,而是非去不可!
在去往平泉的路上,16岁的“遮那王”正式改名,取父亲名字中的“义”字,改名为源义经。
藤原秀衡十分赏识这个16岁的少年,他相信,这个年轻人会辅佐他,把奥州的繁荣继续下去。
可是,在源义经的心里,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替父报仇的念头。
转眼间,5年过去了,16岁的少年如今已经21岁。
1180年的某一天,源赖朝起兵的消息传到了源义经耳中。这一天终于来了!
然而,藤原秀衡的态度是:不许去。
藤原秀衡的原则很明确,不管源、平两家怎么闹,都与我无关。我不去惹你们,你们也别来惹我。
事实上,确实没人敢惹他。不但平氏掌管朝政的几十年从不插手奥州的事,就连源赖朝平定全日本之后,唯一一处不敢涉足的地方也是奥州。
当然,他不答应源义经前去参战的原因,除了不想蹚源、平两家的浑水,我想应该还有一条,那就是以他的年纪和阅历,料到源义经此去的结果并不是件难事。
义经,你知道吗?24年前(1156年)那场“保元之乱”,你的父亲因立场不同,曾亲手杀死你的爷爷。将来,你能确定你的哥哥不会以相似或者更残忍的方法对付你吗?
外面那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不适合你。义经,还是留下来吧,在平泉,我藤原秀衡永远都会真诚地对待你。
可是,对一个脾气倔犟的年轻人来说,任何劝说都是徒劳的。
你不让我走,我就偷着走,总之是一定要走。
当藤原秀衡发现找不到源义经时,立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既然留不住,那就送上一程吧。
藤原秀衡派出家中两名得力家臣佐藤继信、佐藤忠信两兄弟,让他们带上几十名士兵追上源义经,一路上护送。
义经,我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源义经日夜奔波,本想赶在富士川之战之前投奔到哥哥旗下,也好在战场上尽一份力。谁知平维盛这么不经打,他还没到富士河,平氏大军就已经无影无踪了。
不过,虽没赶上打仗,兄弟相认也还是喜事一件。不管后来发生了什么,此时此刻,兄弟二人的心中还是相当喜悦的。
第二天,源义经随大军一起回镰仓。
回到镰仓的第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毕竟,大家伙跟着你干,可不都是冲着“源氏家臣”这个名号来的。所谓“打土豪、分田地”,没有田地分,谁跟你打土豪。
源赖朝的封赏很慷慨,以前没有领地的,分给你领地;以前就是大地主的,在原有领地基础上,还给你分一些。
总之,他的意思就是:跟着我源赖朝混,没有你的亏吃!
封赏的土地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平氏那边的土豪手里抢来的。
所以,有人封赏就有人受刑,而在众多受刑的平氏家臣中,有一个人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这个人就是伊东佑亲。
富士川之战开始之前,他从伊豆国渡海,打算跑到骏河国与平军会合,结果还没出海就暴露了行踪,最后被抓到源赖朝面前。这个倔犟的老头,从看管源赖朝那天开始就坚定地站在平氏一边,从来没有动摇过。
杀了我吧,大不了一死!
但是,源赖朝下令放了这个老头。这倒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多么宽宏大量的人,而是因为,伊东佑亲的女婿替他求情了。
那么伊东佑亲的女婿又是何许人也?连源赖朝都要给几分面子?
呵呵,这个女婿不是别人,正是前面提到过的三浦义澄。三浦家满门皆忠,这个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家臣,他的面子是必须要给的。
在幕府草创期,家臣的重要性,源赖朝比谁都清楚。卖三浦义澄一个人情,既能收买人心,又能显示我源赖朝的宽宏大量,况且眼前这个小老头再也没有兴风作浪的能力了,放了他也无所谓,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在得知源赖朝下了特赦令之后,伊东佑亲自杀了。
原因很简单,源赖朝的所谓宽宏大量,他是不稀罕的。
这个小老头对源赖朝的恨,是深入骨髓的。这种恨,不是因为他对平清盛有多忠心,而是因为,源赖朝让他失去了一个女儿。
大家还记得伊东八重姬吗?那个曾和源赖朝生下一个儿子的可怜女人。
当年,她被伊东佑亲嫁人后,源赖朝逃到了北条乡,投奔了北条时政。按理说,他们两人的故事就应该到此为止了,可是八重姬实在很痴情,她决定要男人不要老爸,找了个机会就偷偷逃出家门,打算跑到北条乡投奔源赖朝。
可是在那里,等待她的却是北条家紧闭的大门。源赖朝不要说接纳她,甚至连见都没有见她一面,因为此时他身边已经有了政子。
那么这个女人的结局怎么样了呢?各种资料记载不一。有的说她投水自尽了,有的说她不久便病死了,总之这是个很悲惨的女人,悲惨到没有哪个写史书的人愿意多分给她一笔。
你说伊东佑亲老顽固也好,说他当初不能慧眼识才也好,无论如何,在他的眼里,是源赖朝毁了他的女儿。
虽然不能杀了你,我也不能仰你的鼻息而活!